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论文范文,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毕业设计论文,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农业信息化及农业信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农业信息化建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重庆已基本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系统,也积累了一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与问题.重庆农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农业 信息化 网络 可持续发展

重庆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直辖市,农村面积占全市总面积99%,农村人口超过全市总人口70%.近年来,重庆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完成了阶段性建设任务.各地充分利用信息网络,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信息服务,实施“信息入乡”工程,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推进基层农技体系的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只有进一步加强重庆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增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人员队伍建设,广泛普及提高农民计算机科学职业技术水平,推进信息网络延伸,增强信息传媒服务,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才能加速在城乡统筹中农业信息化发展,更好地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服好务,实现市府“2010年重庆市农业信息成为中西部领先、全国中等水平”和尽快赶上全国农业信息先进地区的目标.

一、重庆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为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重庆市于1999年专门成立了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并组织有关人员于2000年完成了《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多级投入,共同维护,合理开发,资源共享的思路,现已基本建成了全市农业信息网络框架和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重庆农业政务、农业科技和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

1、市、县级的农业政务系统建设.全市通过拨号方式已实现了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农委、农业局、畜牧局和局直属单位的广域互联,以WEB浏览、电子邮件等方式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各地农业信息的快速传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农业信息网站群建设.市农委建立了《巴渝新农网》,全市区县已建成并开通所有40个区县农业网站,实现《重庆农业信息网》和所有区县级信息网站及部分市级农业专业网站的资源共享共建.从而使重庆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在互联网上县县建立信息网站的省(市),也是全国第一个实现互联网信息资源完全共享的省(市).在这个共享平台上,目前已建立了4C多个独立网站,50多个专题数据库,收录相关信息和文献资料3万多条(篇),网上信息查询每年已超过100万条次,在全国农业网站中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全市农业系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农业综合信息、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开辟了一条农业推广服务的新路.


写农业信息化建设论文的方法
播放:37269次 评论:3692人

3、农业市场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建设.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实现了市场信息的一站式联播和供求信息发布“一站通”,并在互联网上建立了重庆名优农产品专栏,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了农产品流通.据去年底的调查统计,上网发布供求信息已超过了10,000条次,发布重庆各地农业市场行情信息近1,000多条,去年各地从网上实现农产品销售直接增加收入900多万元.

4、农技110咨询服务系统建设.全市40个区县建立农业科技110信息咨询服务点,在实施区域范围逐渐形成农业科技110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市、区县、镇三级联网的农技110共接受信息咨询3万多人次,其中来电约3,000个,来访近1,000人次,邮件及书信咨询300多个,网上查询34,000多人次,收集信息3,000多条,发布信息1,000余条.

5、建立健全信息体系和加强信息队伍建设.全市40个区县农委、:农业局设置了信息科(站、中心),未设置信息科(站、中心)的农业局也明确了负责信息工作的科室.市县两级已有农业信息专职人员90多人,兼职人员200多人.区县农业部门也开展了农村信息员队伍培训,现发展农村信息员队伍1,500多人.一支具有一定基础水平的专兼职信息员队伍开始形成.

6、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按照“五个一”标准:全市乡镇有1-2名兼职信息服务人员,有一套组织(队伍)网络,有一套管理和服务制度,有一套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等),有一条专用线.随着农业信息网络不断向基层延伸,更多的乡镇信息服务站将建立起来,为农村、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各类有用信息,尤其在政策、实用技术、市场价格、农产品供求等方面及时提供信息服务.

7、百户农户问卷调查

课题组抽样对合川区云门镇石簸村、大足县石马镇白光村、北碚区水土镇大地村、秀山县干川乡金惠金银花专业合作社、黔江区南海镇南海村等农村百户农户问卷调查,其有关数据显示:

(1)被调查百户农户基本资料

在被调查人中,男性61人,女性39人,百分比分别为61%、39%,年龄结构60岁以上老人45人,40-60岁中年人38人(且女性多于男性),40岁以下青年17人,百分比分别为45%、38%、17%,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8人,高中25人,大专以上7人,百分比分别为68%、25%、7%,家庭平均人口5人,涉农人数3人,涉农人数占总人口60%,座机仃门,占被调查总户数17%,移动175部,占被调查总户数175%,即家庭拥有手机1.75部,电脑12台,占被调查总户数12%,100%上网获取信息.

(2)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

(3)农民需要的农业信息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值得推广的经验

1、北碚区“三抓”“五化”引导农业信息化发展

近年来,重庆北碚区农委坚持以“三电合一”(语音服务、电脑网络服务和电视节目服务功能于一体)为工作重点,创造地开展信息工作,既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建立信息服务平台,铺就农业信息高速公路,又重视“软件信息资源”的挖掘,开办公益性电视节目《北碚农业天地》,丰富信息资源.通过“三抓”,即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信息体系,强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抓协同配合促进信息工作突出特色.努力促进“五化”,即电脑网络化、网站板报化、热线化、电视内容本地化、信息服务多样化,初步实现了农业农村信息的普遍覆盖和资源的共享.该委在2009年4月28日市农委组织召开的“2009年全市农业信息工作会”上作了《加强领导齐心协力,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经验交流发言,并被评为“重庆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该区还获得“全国信息先进区”.

北碚区的“三抓”是:

――建立建全信息体系,领导亲自抓.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区长陈一清为组长的北碚区“信息服务三农”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办公室下设了信息科和信息中心,成立了区信息产业局(与区科委合署办公),区农委成立了专门的信息科,负责全区农业和农村信息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建立了180余人的信息员(操作管理员)队伍,并落实了工作责任制.

――强化服务平台建设,网络重点抓.按“三网一库”(党政信息内网、农业信息交换网、农业信息网站和内部办公信息数据库)的要求,开通了覆盖全区所有涉农部门和镇、街宽带网络平台,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编制了“农信通等农网广播”短信,建立了“巴渝新农网”信息发布平台.

――突出信息工作特色,协同配合抓.与移动公司共建“信息村”,与电信公司共建“快乐村”,与北碚电视台编播《北碚农业天地Ⅺ专题节目148期(创全市之最),被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列入市首批新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六个试点区县之一,与市信息产业局“乡镇风情等数字农家乐”网页发布了全区15个镇及20家重点项目和特色农家乐综合招商信息.

北碚区的“五化”是:

――电脑网络化按有阵地、有电脑电视、有人员、有制度、能上宽带、能看电视的“四有二能”标准,区财政投资144万元对全区15个镇的119个村和25个镇属居委会,近2年全建信息站点144个,每个站点配备了1万元的硬件设备,并建有水土镇大地村、静观镇素心村、澄江镇北泉村3个示范村,实现了全区村级农业信息化全覆盖.

――网站板报化“北碚农业信息网站”拥有栏目28个,发布北碚农业动态信息2113条,提供《北碚农业天地》电视网络视频148期,为本地农业企业和15种本地名优农产品设立了推介网页.搭建了“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和“重庆市农产品市场价格行情查询”2个市级信息共享发布平台.2008年在全区网站考核中获第一名.

――热线化截止2008年10月底,全区共有“农信通”用户37,756户,“农网广播”用户11,321户,农村固定用户29,229户,超额完成了市里拟定的计划目标.

――电视本地化专投资金10万元开辟的《北碚农业天地》电视专题节目从2005年5月至今在北碚电视台一套编播了148期,传授水产畜牧养殖和疫病防治、果树栽培与管理、食用菌栽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23个方面,并制成光碟向农民赠送.

――信息多样化一

1 2 3 4

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论文范文,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宏观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包含哪些专业

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

关于经济学论文

经济管理大专

经济学研究生论文

英文经济学论文

经济与管理期刊

农场经济管理

经济论文期刊

农业信息化建设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