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社会经济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宪法意义上的劳动权相关论文格式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社会经济类有关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宪法意义上的劳动权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经济及劳动法及社会发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经济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劳动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劳动权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当今它被写进许多国家的宪法之中.尊重劳动权,维护劳动权,是灌输人权理念的重要途径.劳动权的发展和相关法律的完善标志着人权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关 键 词劳动权社会活动劳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D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8-260-02

劳动权的概念最早在西方国家出现,经过长时间发展,劳动权成为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中发展较快的权利.对劳动权概念的理解国内外学者存在分歧.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1984)将劳动权界定为:“具有劳动力的公民能够得到有保障并有适当报酬的工作权利”.此外各种劳动权定义也有很多,不同的劳动权定义,意味着人们一直在探索着劳动权的概念.随着人权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劳动权的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其特征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总结.例如,从广泛性的角度来看,凡达到就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享有劳动权,不因性别、民族、年龄、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等各种差异而受到不同待遇.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劳动权的权利价值取向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多重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个人走向社会的通道,是所有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尊重和保护劳动权,既是人实现自我的一种肯定,也是对社会整体劳动价值的认同.从劳动权内容构成来看,劳动权是集人身权、经济权、政治权、文化权为一体的权利混合体.劳动权在社会强者和弱者之间所具有的价值分量是不等的,劳动权的充分实现依赖于国家积极介入社会经济生活.

宪法意义上的劳动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经济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该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ngji/0630370.html

一、解析宪法意义上的劳动权

劳动权是人权体系中重要的权利.从权利地位上看,劳动权是基石性权利,劳动权的实现程度对其他权利有重要影响.从权利内容上看,劳动权是既具有经济性也含有物质性因素的权利,同时在宪法意义上也是含有政治性和人身性的权利.首先,劳动权是一种物质形态的权利,精神现象源于物质本原,人权结构中的精神形态权利决定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实在权利,劳动权是这个意义上的物质形态权利.其次,劳动权是一种政治性权利,劳动组织权、劳动参与权等的目的是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但其权利形态带有政治意义.再次,劳动权是一种人格性和人身性权利,含有生命健康、人身自由、尊严、名誉、隐私等多重法益.从逻辑效力的视角看,劳动权是基本人权.人权是劳动权的本质追求.作为基本人权的劳动权,是在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历史变迁中体现的,当基本权利冲突时,保护劳动权是一项重要的利益平衡原则.

二、作为制度性保障的劳动权

(一)劳动权的形式

作为制度性保障的劳动权具有多种形式.我国宪法都作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定意味着国家应当通过立法,建立各种促进劳动就业和保护劳动者的制度,如促进就业制度、职业安全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并明确这些制度的具体内涵.作为宪法委托的劳动权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决定了宪法规范的原则性与抽象性,也决定了宪法规定事项需要进一步由立法者制定法律,具体实施.宪法委托理论表明,公民劳动权的实现需要借助法律的具体规定,使宪法劳动权条款具体化.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规定可以作为立法、司法依据,但也有要求具体化的问题.在宪法委托之下,立法者立法保障劳动权是积极的作为义务.劳动权的三种属性劳动权是一种复合性质的人权,同时兼有自由权、社会权和发展权的

关于宪法意义上的劳动权的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社会经济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权利属性.首先,劳动权是自由权.劳动权包含职业自由权、结社自由权、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权等一系列自由权.劳动者可以基于自己的意志选择劳动或不劳动,可以自己决定职业的地点、场所和类别等,这都是自由权的表现.其次,劳动权是社会权.在市场经济社会,失业原因重点在于结构性的经济、社会原因所致.为此,国家和社会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促使全社会实现充分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再次,劳动权是发展权.平等就业、劳动报酬、职业培训、休息休假等权利,使得劳动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从而分享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发展权的提出及其法律化的变迁,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劳动权性质的认识.1986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表达了人们对发展之于现代社会意义的全球性共识,发展权作为第三代人权的代表性权利,逐渐为各国所关注、确认.在这一过程中,劳动权的发展权性质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知,“体面劳动”的提出,是人们对劳动权发展权性质认识的集中表达.可以说,发展权为劳动权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二)劳动权的宪政意义

劳动权的宪政意义集中表现为其是建构民主社会秩序的基础性力量.首先,劳动权是公民实现政治自由权、政治参与权的基石性权利.劳动权为政治民主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劳动权对于民主秩序的意义,源于其是物质经济性权利,可以为宪政秩序提供物质保障.劳动权的内容涉及民主的多个层面,是民主的组成部分.在民主浪潮中,劳动权的保障对丰富民主的多元内涵和实践价值有重要意义.例如,企业民主管理权是劳动权的重要权项,是经济民主、社会民主不可或缺的内容.其次,从劳动权的历史发展看,其发挥了重要的政治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础.作为社会权利的劳动权,与现代工业化社会有着密切联系.国际劳工组织在其《章程》中认为,“只有在社会正义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世界性的和永久的和平”、“涉及很多人的不公、困难和贫困的劳动条件造成的动乱如此严重,以致世界和平与和谐受到威胁”、“一个国家不采用合乎人道的劳动条件会成为其他国家愿改善其本国状况者的障碍”,在《费城宣言》中强调,“所有人等有权在自由和尊严、经济保障和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谋求其物质福利和精神发展”.这些认识清晰描述了人类对劳动权之社会发展意义的认知深度.

(三)我国对劳动权的立法保护现状

1946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第一次正式规定“人民之生存权、工作权及财产权,应予保障”、“人民具有工作能力者,国家应予以适当之工作机会”等劳动权内容.早在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发起劳动立法运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拟定了《劳动立法原则》和《劳动法案大纲》,提出了包括保障劳动者集会、结社、罢工、休息权利等原则.1925年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进一步提出保障劳动人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的主张和要求.新中国建国后,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下的劳动权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的劳动权的实践与理论都发生极大变化,

1 2

社会经济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宪法意义上的劳动权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资料: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

会展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管理 论文

高级经济师答辩论文

经济学专业自考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

中级经济师论文

经济学专业学什么

关于经济议论文

宪法意义上的劳动权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