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哥特式建筑方面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上海天主教堂的建筑特色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哥特式建筑方面有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上海天主教堂的建筑特色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哥特式建筑及建筑设计及哥特式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哥特式建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上海的教堂建筑历史悠久,是西方文化在上海交流、融汇的产物,本文从当时的世界建筑设计潮流、地域文化特点、审美取向和施工技术等方面出发,分析了上海现存的天主教堂的建筑风格及中西合璧的艺术设计特色.

关 键 词:上海;天主教堂;建筑特色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2-0062-02

1.引言

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上海近代建筑,是西方文化在上海交流、融汇的产物;上海现存的古代建筑,则是上海城市发展、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载体.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上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特点.

而上海的教堂建筑历史悠久,造型别致,风格迥异,在近代上海建筑史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大多形成于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的西方传统风格的宗教建筑,反映了当时世界建筑设计潮流、审美取向和施工技术的一流水准.以今天的眼光去观察,可以发现它们以非常具体的形象见证了世界建筑文化发展的脉动,更可举一反三地勾画出上海与世界宗教文化交流的关联.故其历史的、文化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已然是这座城市中一份不可再生的人类文化遗产.本文主要论述上海天主教堂的建筑设计特色.

2.上海天主教堂概述

2.1董家渡天主堂

地址黄浦区(南市)董家渡路、万裕街路口.

早在明朝时期,天主教便在上海传播,但早期出现在上海的教堂是地道的中国建筑,以适应当时中国百姓的审美习惯.进入近代,则是夹杂着一些西方风格的中国厅堂建筑.建于1640年的“敬一堂”是一座中国庙宇式的天主教堂.它是上海地区最早出现的一座正规教堂,也是上海最老的天主教堂.

清朝康熙雍正年问,在全国范围内一度禁止信仰天主教,许多天主教堂被没收,“敬一堂”也变成了关帝庙.

鸦片战争后,根据《中法黄埔条约》规定,西方传教士又开始了在中国建教堂、传教活动.他们进而要求归还已被没收的教堂.由于上海的“敬一堂”已变成了关帝庙,传教士梅德尔通过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等人逼迫上海道台宫慕久用董家渡原大悲阁的庙产充抵为教堂地基.该地块曾一度成为法国水兵的临时驻地,后来西方传教士们又将地块扩展到黄浦江边.在此建起了一座“圣沙勿略天主堂”,俗称“董家渡天主堂”.回溯以往,悄悄探寻天主教在上海尤其是开埠以后传播史实的根底,我们才知道,这是目前尚存最老的天主教堂.位处晚清老城厢边际的董家渡天主堂兴建于公元1847年,1853年3月建成,用了六年时间始建成开堂.现已湮没在南市大片灰色平屋群里的董家渡天主堂——在今天董家渡路和万裕街的交汇处.

2.2徐家汇天主教堂

地址:蒲西路158号.

说起上海的教堂,一般人首先能想到的是著名的徐家汇天主堂.作为中国第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教堂,它那直;中霄汉的哥特式双尖顶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作为上海目前最大的教堂,同时也是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更由于地处主要商业中心地块,徐家汇天主堂吸引了无数惊羡赞叹的目光.到过徐家汇的人,一定会对徐家汇天主堂留下深刻的印象.上海开埠以后,法国传教士便看中了这块地方.1851年,他们在此建起一座教堂,取名“依纳爵堂”,后改名“圣母无原罪胎堂”.以后,由于教徒增多,老堂无法容纳,又于1910年建造了现在的法国哥特式大教堂,又称“依纳爵堂”.

2.3佘山天主教堂

地址:松江城北佘山上.

上海另一座堪与徐家汇天主教堂相媲美的天主堂是佘山天主堂.1925年将原有的教堂拆除重建新堂,历时10年之久方告完工.大堂位于佘山顶部,它的平面为长方形,东侧建有方形翼部.大堂长约56米,可容3000余人.教堂原来的玻璃窗镶嵌着彩色的圣像玻璃,窗顶部为尖拱形,檐部则为半圆形.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文艺复兴时期罗马风格的建筑风采.

2.4伯多禄教堂

地址:重庆南路270号.

伯多禄天主教教堂,1933年由法国华侨集资兴建,次年建成,属拜占庭式建筑,是上海主要天主教教堂之一.教堂正门上面有头戴教皇冠的伯多禄(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石像浮雕,为整块大理石雕成.教堂大厅内没有一根柱子,高敞明亮,祭台由大理石装饰,高耸的钟楼,装置着三只角度的大铜钟,敲响时,声传数里之外.1996年7月因南北高架路工程后移重建.

2.5君王堂

地址:巨鹿路361号.

君王堂,又名帝王堂,原位于长乐路165号,建于1928年,是专为法租界外国天主教徒设立的教堂.内设弹子房、乒乓和羽毛球房、网球场、茶点室,专供外国教徒享用,这为其他教堂所没有.1985年因建造新锦江大酒店拆除君王堂.1993年4月25日,君王堂新堂在巨鹿路361号开堂,现为卢湾区唯一的涉外教堂.

除了上述天主堂外,上海还有较为著名的浦东唐墓桥天主堂,它是一座单钟塔哥特式教堂,也颇有特色.

3.上海主要天主教堂的建筑设计特色分析

3.1董家渡天主堂——砖木结构的巴洛克式风格,浮雕中西杂糅.

董家渡天主堂的外观造型流露出显而易见的西班牙味——大概因为设计师本身是一位西班牙籍教士,且又受到作为宫廷艺术家的父亲影响.建筑风格则归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式.经典的巴洛克建筑追求动感,喜用富丽堂皇的装饰、雕塑和强烈的色彩,线条也曲折多变.但在董家渡天主堂却表现出略微出人意外的简洁的装饰风格.这所砖木结构的老教堂由于左近厂房的逼仄而显得有些内敛、谦逊.董家渡天主堂为砖木结构,它的正立面带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由两道水平檐口线脚将立面划分为三段.最底下一段是四对八根爱奥尼式壁柱;第二段则安置了两个巴洛克式小钟塔及旋涡状曲线的女儿墙,女儿墙中部安有一座大钟;最上面一段为西班牙式的弧线三角形山花,其顶部立有十字架.教堂的平面为长方形,堂内砌有方形砖柱,柱边各设一座小祭台;大祭台则设在正对中央大门的尽头,祭台与座堂用矮的栏杆分隔.堂内中部有四个大拱圈,上有泥塑装饰,地坪铺大方砖,室内外可悬挂很多楹联,反映了早期天主堂沿用中国装饰习俗的特色.教堂正立面为三段式.下段以四对爱奥尼克式柱划成三间——使大门开有三个入口.进门旁的双柱当间有砖砌的中国式对联,外端的两对立柱间则塑有神龛;中段墙面正中嵌入一只圆形大时钟,其上两端各耸立一座钟楼,楼内铜钟据说是一个半世纪前的原物;上段山墙做成具有典型巴洛克气质的卷涡式样,中央辟出一额,直书“天主堂”三个大字;顶上竖起铁十字架,长近4m,据说有一吨来重.大堂内部采拱顶而非穹顶,辅之以青绿藻井图案构成天花;堂内粗壮的立柱测算来约有四米周长,其中一柱内还有楼梯可上唱经楼.唱经楼是位于进门上的一道夹层,这里遥对远处的祭坛,侧望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堂内墙面高处的精美浮雕.作为中西合璧的具体体现,这些浮雕表现了十分中国化的莲、鹤、葫芦、宝剑、双钱等内容.

上海天主教堂的建筑特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哥特式建筑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董家渡天主堂在上个世纪曾是天主教江南教区主教座堂.自本世纪初徐家汇天主堂落成后,它的传教中心地位才被取代.两堂迥异的建筑特质——前者中西杂揉,后者全面西化也多少折射出天主教进入中国前后不同时期的心境和姿态,由此念及早年来中国的耶稣会会士在打破中国和西方之间文化隔阂方面所做出的煞费苦心的努力.

3.2徐家汇天主教堂——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尖拱门窗樘,铅条彩色圣像玻璃窗.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称为“圣母为天主之母之堂”,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其建筑特色为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是上海市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可容纳3000多名教徒进行活动.大堂内圣母抱小耶稣像立祭台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该堂区现有教友数万名,每天清晨有多台弥撒,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现已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它的平面为拉丁十字形,教堂大门朝东,正门两侧各有一座高50多m的钟楼.外墙用清水红砖砌成,墙基勒脚用一部分青石.堂内有大小楹柱64根,一根大柱子用10根小圆柱拼成,这种束柱向上į

1 2

哥特式建筑方面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上海天主教堂的建筑特色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教育经济学 重点

政治经济学课程论文

农村经济建设论文

与经济学相关的论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经济学专业本科

农村经济导刊

初级经济师论文

经济师职称论文

上海天主教堂的建筑特色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