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宪政方面论文范文集,与中国近代宪政文化概述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宪政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中国近代宪政文化概述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宪政及商品经济及经济发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宪政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宪政是宪法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宪政强调国家权力的限制和防范,强调公民的参政权和政治程序.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宪政的理论与实践依照简单的理性逻辑,不断向西方借鉴,缓慢发展.在富国强兵的理想和救亡图存压力下,近代中国对宪政价值与宪政文化理解出现了偏错,使得中国近代宪政之路荆棘丛生、曲折坎坷,且这种实用主义与工具主义的思维模式影响中国的宪法实践至今.厘清中国近代宪政发展历程,反思中国近代宪政实践为何陷入困境,糅合中方传统政治模式与西方宪政文化,最终达到宪政文明.

关 键 词宪政困境反思工具主义

作者简介:傅煜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11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5-143-03

宪政(Constitutionlism)与宪法(ConstitutionOrConstitutionalLax)从英文词源上讲,词根相同.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交替运用宪法、宪政、政体等词语,可见宪政与宪法在历史渊源上并无区别.当然近现代的宪法、宪政与希腊城邦的宪法、宪政有实质上的区别.在近现代意义上,宪政与法治这两个概念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认为“宪政是这样一种思想,正如它希望通过法治来约束个人并向个人授予权利一样,它也希望通过法治来约束政府并向政府授权”①.宪政理论与民主理论有所区分,前者注重于强调公民参与民主政治进程,强调国家权力的限制.纯粹的民主是不能完全保护个人权利的,而与之相应的政府还有实施暴政的可能.只有在法治的基础上,以人权保障为核心,有效地调节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关系,现代宪政政治制度才能够得到建立.

一、中国近代宪政思想的发展

宪政发展史上中国宪政的理论和实践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鸦片战争失败以来,为救亡图存,以宪法和宪政为主体的社会改良理论或革命理论进入到社会各阶层、群体的救国方案中,与此相随的近代宪政思想不断演进,可划分为分为君主立宪的宪政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宪政思想和人民民主宪政思想三个阶段.

(一)君主立宪宪政思想

1.君主立宪宪政思想的起始阶段

魏源的“师夷”主张提出于鸦片战争之后,目的在于将美国和瑞士的政治制度介绍进国内.他认为美国:“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瑞士则是“西土桃花园.”②姚莹认为“制夷之策”,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同时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他描述英国的议会:“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厘满衙门(指议会)公议乃行.大事则三年始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③徐继舍详细的介绍了西方议会民主制度:“英国都城有公会所(指议院),内分两所,一日爵房,一日乡绅房(指上议院下议院).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等一大约刑赏征伐条例诸事,有爵者主议,增减课税,筹办努铜,则全由乡绅主议.此制欧罗巴诸国皆从同,不独英吉利也.”④

魏源、姚莹、徐继舍等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先驱,把西方议会民主政治制度介绍到国内,尽管他们的思想观点受到了时代的局限,但对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政治思想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吸引了一大批原本拘泥于国内的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同时也为后来改良派宪政思想的产生,“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⑤.

2.资产阶级改良派君主立宪宪政思想

1870年前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在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初期,欧美资产阶级社会和政治理论是更为广泛地传播到中国.酝酿已久的早期资产阶级宪政思想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的正式进入国人的视野.

早期改良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理论为指导思想,对长期统治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进行抨击.何启批当时在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的中国,“政则有私而无公,令则有偏而无平.庶民如子,而君上薄之,不啻如奴贱也,官吏如虎,而君上纵之,不啻如鹰犬也.”⑥郑观应批清政府:“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重科,上下隔离人心涣.”⑦早期改良派同样提出了“民权”思想,该思想是西方启蒙思想家“天赋人权”思想的中国式理解.何启、胡礼垣认为“天下之权唯民是主”,“苟无民,何有国了苟无国,何有君?苟无议院,何有朝廷?”⑧与此同时早期改良派明确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主张.郑观应评价君宪体制:“盖五大洲,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等其立法之善,思虑之密,无逾于此.此制既立,实合亿万人为心矣”.⑨早期改良派宪政思想完整性和系统性均不强,且没有与之相配合的政治实践运动,但反映了早期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参与国家政权,走出民族危机的愿望.

中国近代宪政文化概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宪政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该文url http://www.sxsky.net/jingji/0158756.html

3.资产阶级维新派宪政思想

维新派进一步深化了关于议会政治的思想,在进一步对国民宣传的同时,向清政府上书宣扬主张.康有为以为议会政治有三种优势:一为“筹饷为最难之事,民信上则巨款可筹”⑩;二为“政皆出一堂,故德意无不下达”;三为“事皆本于众议,故权奸无所容其私”.同时资产阶级维新派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制定资产阶级宪法,康有为认为在变法的众多事务之中,制定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强调,宪法的基础和保证在于实施新政,只有制定宪章,才能设立变法的标尺,并以此进行政治改革,最终“新政”才能有效实施.如果没有宪法做总纲规定,就会出现“恶之者驳话而不行,决之者仑卒而不尽,依违者狐疑而莫定,从之者条画而不详”.资产阶级维新派同时认为,清政府的政体应该采取三权分立制,“立宪法以同受其治,有国会以会合其议,有司法以保护其民,有责任政府以推行其政”,这才是国家富强之道.

一八九八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宪政理论转化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宪政运动,该运动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宪政理论在国民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很到程度上冲击封建制度,但由于自身固有缺陷,并遭到清政府封建保守势力的攻讦,运动流于失败,维新派的宪政理论未能指导变法的成功,近代中国的命运并未得到改变.(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宪政思想

戊戌变法的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致使民族危机空前,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得到迅速发展,与之相符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宪政思想正式形成,而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孙中山的宪政思想.

1905年,孙中山提出了“国民革命”的口号.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即“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1906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表示:中国几千年来的专制统治是遏制人民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桎梏,封建专制是一切腐朽政治制度的根源,由此,他得出结论即“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他又更进一步的提出了三民主义宪政纲领并设计了以五权分立为基本内容的“中华民国宪法”.在西方资产阶级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的基础上,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监察制度,增加了两个权利.一个是考选权,它由独立的机构直接行使,通过考试等考核方式确定官吏的资格.如果这种选用官吏的方式能够真正落实,那么任人唯亲及盲目选官的情形会大为减少.另一个是纠察权,即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督弹劾政府官员.这两者其实有所重叠,根本上在于希冀通过对官吏的治理间接达到法治的目的.“五权宪法”是孙中山宪政思想的重要组成,也是他

1 2 3

宪政方面论文范文集,与中国近代宪政文化概述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经济学学士服

政治与经济论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经济学硕士就业方向

产业经济学相关论文

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党校经济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经济学专业留学

经济学管理毕业论文

经济学专业 出国

中国近代宪政文化概述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