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科学方面论文范文集,与“求真悦学”到“视学为术”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此文是一篇社会科学论文范文,关于社会科学方面论文范文集,与“求真悦学”到“视学为术”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不知如何写社会科学及哲学史及基础教育方面的经典论文网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社会科学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肖鹰:1962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美学, 当代文化.已出版专著《中西艺术导论》(2005)、《美学与艺术欣赏》(2004)、《真实与无限》(2002)、《形象与生存》(1996),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艺研究》和《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一、求真悦学

王国维是开创20世纪中国新学的大师巨子,陈寅恪说:“先生之学博矣,精矣,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王静安先生遗书》)陈寅恪认为王国维的自沉昆明湖是为殉文化精神而死,他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之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一死以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王国维纪念碑文》)

我赞成陈寅恪此说,但要指出的是,王国维所要伸张的“自由意志”,是“求真悦学”的意志.他认为,学术的本义是“求真”,而“求真”,不是为功利名义,而是“为学术自己故而研究”,追求“纯粹的知识”;要求真,必须“悦学”,而真“悦学”必须以“坚忍之意志,永久之注意”投身于学问.(《教育小言十则》)对于王国维,“求真悦学”既是人的本质所在,又是人生的至高快乐.他说:“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岂不以其有纯粹之知识与微妙之感情哉!至于生活之欲,人与禽兽无以或异.” 他又说:“今夫人积年月之研究,而一旦豁然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或以胸中惝恍、不可捉摸之意境,一旦表诸文字、绘画、雕刻之上,此固彼天赋之能力之发展,而此时之快乐,决非南面之王之所能易者也.”(《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

“好学”在中国文化中是由孔子开启的一个文化传统.孔子以“君子”为理想的人,而“君子”的一个基本品质就是“好学”:“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孔子自己是实践“好学”精神的典范.王国维的“求真悦学”精神是对孔子开启的“好学”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王国维对学术的自由独立怀抱着崇高的理想,以追求纯粹的知识为治学的真义,因此坚决反对学术的功利化和依附性.然而,他在20世纪初遭遇到的正是学术变成工具、点缀和把戏.他说:“夫然,故今之学者,其治艺者多而治学者少.即号称治学者,其能知学与艺之区别,而不视学为艺者又几人矣?故其学苟可以得利禄、苟可以致用,则遂嚣然自足,或以筌蹄视之.彼等于学问,固无固有之兴味,则其中道而至,固不足怪也.”(《教育小言十则》)王国维认为,“学”的真义就是独立自由地追求真理,而“艺”(术)是对真理的转化运用.“治学”是“求真”,而“治艺”是“求利”.所谓“视学为艺”,就是不以“求真”为学术的根本目的,而以学术为功利致用之术.对学术的取舍以功利为标准,其于学术所得必然是半途而废、似是而非的口耳之学.王国维悲叹:“学术之绝久矣.” 所谓“学术之绝”,是指以“求真悦学”为精神核心的学术文化的衰落.

二、视学为术

在当前的中国文化环境中,“求真悦学”精神的缺失和“视学为术”观念的盛行,形成了中国学术“学寡术繁”的畸形繁荣.就“术”而言,当代学者的“业绩”在王国维之上者数以万计;就“学”而言,当代学者的“建树”能望其项背者比晨星更寥落.“视学为术”的文化环境不仅使学者们在学术活动中急功近利,而且滋生了许多“不学而术”的“新型学者”.“不学而术”有两个特点:第一,“不学”,即这些“学者”轻视和排斥自己的学术专业,实际上中止了学术研究;第二,“有术”,指他们利用自己“学者”的职业身份,运用非学术的技术任意使用自己有限的学术知识,以达到其功利目的.2006年因为在中央电视台讲“论语心得”而“突然走红”的于丹,就是当前活跃在传播领域的一个“不学而术”的“新型学者”.

其一,于丹的“不学”

于丹的“本职工作”是高校教授,并且担任系主任,但同时她是“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是京内外众多电视台的“兼职策划”,其中仅在中央电视台,她就在为“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而且她还要“每个星期飞两个省”(谭璐《于丹大众传播之“傻瓜原则”》,《北京青年报》).如此繁忙,于丹何以有闲治学?

《于丹〈论语〉心得》介绍:“(于丹是)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但是,搜索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目录所见,于丹只出版一部《形象 品牌 竞争力》;搜索中国期刊网所见,在1979-2007年间,于丹只在正式期刊发表了6篇“专业论文”.在这6篇文章中,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是一篇笔谈短文,没有在《文艺研究》上发表的论文,在其校报上发表的论文《从〈左传〉描述的迷信现象看先秦宗教观及其实质》(1989),是唯一的“古典文化研究”的“专业论文”;而其他数篇诸如《诗意的陨落――关于〈像鸡毛一样飞〉的分析》,实在不能算“学”,而只能是“术”的表现,至少是与她“长期执教”的古典文学无关.关键是,在她既往的所有论著中,都没有孔子或《论语》的影子!

同时,从于丹在央视讲的《论语》看,无论从文字上还是从义理上,她都没有读懂《论语》.于丹最为观众诟病的一个“硬伤”,就是将小学生都懂得的“小人”释为“小孩”.更有甚者,在讲《庄子》时,于丹将孔子说的“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和孟子说的“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窜讲为“杀生而取义”,活活将儒家的“仁义”学说换成“杀生”学说.仅此两例,足见于丹对《论语》对儒学对学问的草率.

其二,于丹的“有术”

于丹向记者“揭秘”她讲《论语》的诀窍时说:“我是研究传播的,在传播学上有一个原则,就是你要永远保持它那种特别简单甚至是傻傻的笨笨的样子,这才易传播,你把它整得特别深邃的话,就传不出去了.再传播的前提就是使它简单、傻瓜.”(谭璐《于丹大众传播之“傻瓜原则”》,《北京青年报》)显然,于丹的传播术不是尊重大众,而是“愚乐大众”.

于丹不仅将《论语》“整得”“傻傻的笨笨的”,而且把主要功夫用在为观众凑故事、找“乐子”上.于丹如是说:“我对《论语》是只言片语、非学理化的阐述等《论语》也可以这样庸俗化地阅读.我没备课,就是冥想,拿着杯水,想如何把《论语》里做人的道理匹配点故事,拿张白纸,这边是一主题词,那边是一点小故事,鼓捣到一起.”(苗炜《于丹:〈论语〉也可以这么庸俗化地解读》,《三联生活周刊》)


怎么写社会科学本科论文
播放:24332次 评论:4823人

于丹讲《论语》,另一个基本手法是“为我所用”地“肢解”《论语》和“改造”孔子.为了迎合时尚情绪,于丹甚至不顾《论语》的“任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基本精神,一口咬定:“《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Ċ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