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关于本科生类论文范文例文,与国内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综述相关论文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本科生类论文格式,关于国内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综述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本科生及班主任及大学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本科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是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后积极探索实践的一项新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本文从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与理论基础、内涵、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应用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客观的阐述.

关 键 词:本科生;导师制;高校;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86-03

近年来,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学分制在各高校中得到普遍的推广,这进一步扩大了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和学习的自主性.如何帮助大学生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确立自己的人生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具备顺应时代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的推广,全面、细致和客观的总结分析其在整个层面上的运作显得颇为重要.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与理论基础

从西方教育史上看,“导师制”概念的产生可追溯到14世纪的英国,由当时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提出并实践,直到17世纪,导师制才普遍被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这时的导师制实际是“个别辅导制”.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于1869年在哈佛大学推行本科生选课制,1872年开始实施学分制.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19世纪末开始仿效美国高校实施学分制,并进一步将原来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推广到本科生的培养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仿照英国牛津、剑桥等高校的经验建立导师制.1937年,英国学者MichaelLinsday在受聘我国燕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时,开始着手推行导师制.1938年,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将本科生导师制普遍应用于本科生教育中.鉴于导师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行之有效的作用,当时国内其他高校相继效仿.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学校普遍实行前苏联的学年制,取代了解放前的学分制,因此,导师制也未能在国内推广.进入21世纪后,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开始在部分院系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国内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起步晚,主要集中在经验、做法等实证研究上.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相对成熟,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比如学习自由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学习自由理论是西方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理论基础,最早是由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洪堡提出的.学习自由理论是指学生选择什么时间学、决定学什么、怎么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独特思想的自由.多元智能理论是在1983年由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中,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现象上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他在《心智的架构》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等范畴.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韩少华、余柏民认为导师是指为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额外进行学科辅导的教师,也指有时与学生及其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教师.发展至后来,导师泛指在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中指导学生学习、进修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师,特指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完成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的教授或副教授.导师制是指导师在一定期间内,对少数几个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内容、研究方向、人生规划等都诉诸于导师的指导,导师和学生之间定期交流和沟通,导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更多是扮演一种“师父”的角色.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实行班级制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制度.

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多年来,很多学者就高校在实行学分制的同时有必要配套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已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全面的本科生学分制应包括选课制、学分绩点制、导师制和聘任制等基本制度,其中选课制是前提,而导师制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我国高校推行的学分制,已与选课制、导师制、学籍管理制度、学分互通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随着学分制的全面启动,建立适合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已势在必行.由此看来,导师制可以说是学分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之一.此外,学生在本科阶段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塑成阶段,因此,有学者认为,导师制应用于本科教育比研究生教育更有意义.

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应用模式

本科生导师制因高校文化的不同、师资力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应用模式.金津在其硕士论文中对中国学者廖英和胡守华就本科生导师制实际应用模式的研究进行了很好的归纳总结.廖英从导师的角度出发细化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不同类型的导师制对教师资格与投入的要求不同.例如,实行“多栖教师模式”的导

关于国内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综述的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于本科生类论文范文例文
师制是指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指导,担任导师的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教学经验.英国剑桥大学便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辅导员模式”的导师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指导,这种模式对导师的专业素质、师生比等要求相对宽松,导师相对年轻化,指导周期可以较长,指导学生的规模较大.“专家模式”的导师制主要是从导师的研究方向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专业指导,因而对导师专业素质及教学方式做了严格的要求.牛津大学是“专家模式”的典型代表.最后,廖英提出我国现阶段应实行“阶段性”、“综合性”、“纵横性”的本科生导师制.胡守华从导师制实施对象及周期的角度将中国目前实行的导师制划分为四种类型:“全程本科生导师制”,从入学起就跟随导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导师从思想、学业、和生活各方面给予全面指导;“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制”,从高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举办讲座和研讨会;“英才本科生导师制”,按照一定标准,在优秀学生中实行导师制;“低年级本科生导师制”,为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学校在低年级学生中实行导师制,帮助学生选课和选专业.五、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尚属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其研究尚处在起步和探索的阶段,许多学者对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的实施给予客观的分析,总结如下:

1.思想上曲解“本科生导师制”含义.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时间较短,加之,中国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比较深,一些高校对学分制教育的实质、特点与意义尚不完全理解,也就决定了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应用缺乏正确的认知.现今,一些高校普遍欠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土壤,缺乏科学的实施方案.同时,一些教师自身在担任导师一职的时候,对自身的定位也不科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身的事情,不能恰当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致使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

2.本科生导师制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的实施尚属探索阶段,很多高校缺乏对导师的激励和监督,随意性比较大.而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没有任何经费的投入,一些导师的工作更多是出于一种“义务劳动”,这不利于增强导师工作į

1 2

关于本科生类论文范文例文,与国内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综述相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论文

幼儿园教学视频

小学语文同步教学

幼儿园教学目标

幼儿教师爱岗敬业论文

幼教培训

音乐教师师德

高中政治教研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国内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综述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