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关于道德教育类论文范文集,与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教师权威重构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道德教育类本科毕业论文,关于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教师权威重构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道德教育及青少年道德教育及教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道德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8220;‘去道德’成为当代教育的‘潮流’”[3].美国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提出:“民主更多地是依靠国家产品的多少和核弹头的数量而不是个人道德自律”[4].在科学技术知识成为教育核心的当代,德行教育式微的趋势使得道德教育中教师的权威遭到旁落.

四、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新型教师权威的构建

1.实现道德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跳出来,不能将道德权威看作是握在手中用来让学生无条件服从的绝对权力,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本真应是令学生信服的、向往的精神牵引力.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精神上的引导、心灵上的触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符合自己身份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从知识传授体系中的单向渠道转变为双向渠道,教师不应该仅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也应该成为青少年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合作者,或者是间接传授者和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在这个教育渠道中,学生可以质疑、可以批判、可以提出异议,教师应该在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帮学生答疑解惑,在此过程中学生习得传统道德教育中所缺乏的选择、判断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区别教师个人意志和道德准则,让学生明白教师不是道德准则的制定者,而是教育威权实现的工具.在教育技术上,少些说教,在道德教育中少用“你必须”、“你应该”等指令模式,少些控制、命令,给予学生思考、质疑、评判的空间,通过教师自身的道德权威、行为、师德,激起其心灵的触动,最终激发学生合理正确的道德行为.

2.实现青少年道德分层教育的角色切换

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对教育对象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其显著特征就是教育层次性,包括道德底线教育、道德原则教育和道德理想教育.教师权威应随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层次施以弹性调整.在道德教育的底线教育阶段,要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去约束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制度权威和知识权威的作用,在知识传输过程中让学生聆听教师的教诲;在道德教育的中间层次即道德原则教育,用道德指令或用道德倡议去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应该把教师的道德权威摆在重要位置;在道德教育的理想教育阶段即用道德倡议去激励青少年的高尚道德行为阶段,教师的师德、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理想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3.把握道德教育中教育客体的品德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道德行为的中介过程所涉及的心理成分以及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或动力机制[5].道德教育最终要将道德原则、道德知识内化为青少年的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内化程度和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在内化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性的相互关联性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心理结构的建构,教师应把研究学生心理规律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部份.因而,教师要从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深入去研究和掌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结构和运行模式,结合青少年的品德发展规律开展教育,实行“人性化”的教育.多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少些强制,多些引导,结合学生的生活空间、社会角色、现实需要,合理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在教育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角度合理发挥教师权威的作用,因势利导,激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善行,避免出现教师的主管权威泛滥,导致教育活动中的独断和专制.

4.通过提高教师道德修养获得角色尊重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基石,也是学校德育的精神支柱.在青少年的德育中,教师应为青少年学生树立优秀的精神和人格榜样,首先,应以机制和制度的创建引导师德建设,强化德育教师的他律,建立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和学习机制,创建全方位的师德评价机制,发挥学校、社会、家长、学生的多位监督作用,将激励作为引导师德的动力机制,创立法律、行政、道德约束机制,实现思想和物质双保障机制.其次,要建立师德的自律机制,社会、公众应多予以德育教师广泛的认同和尊重,共同促使教师将社会美德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学习教育、奖励表彰、监督约束促使师德内化,让教师从满足公众需求到自觉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确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师德规范,把教师职业视野从义务拓宽到良心和公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从对权威的惧怕到对权威的尊重的转变中获得对教师角色的尊重.

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对教育客体实施价值规范的引导活动,教师权威在其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应从教师自身、学校、社会各方面来重塑教师权威的价值,提高教师在青少年德育中的技能和技巧,强化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田红磊.论教师道德权威[J].江苏教育研究,2010(19)


该文出处: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5884.html

[2]刘峻杉.探寻道德教育的根性―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J].教育科学研究,2013(9).

[3]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征[J].教育研究,2005(12).

[4]Hersh.R.Miller.J.Fieldinng.G.ModelsofMoralEducation:anAppraisal.NewYork,Longman,1980.

[5]李凤兰,蒋俊杰.品德心理结构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调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

[作者:杨亚凡(1979-),女,云南建水人,云南省红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讲师,硕士;王杰康(1966-),男,云南蒙自人,云南省红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郭振玲】

1 2

关于道德教育类论文范文集,与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教师权威重构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

中学作文教学论文

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教程

教师师德

教学论文范例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叙事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文

幼儿园教师论文参考文献

化学教学论论文

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教师权威重构(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