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汉语文学类有关论文范本,与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编撰史考察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汉语文学类有关论文提纲,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编撰史考察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汉语文学及文学作品及文学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汉语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40;基本机制.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的演变历程中,知识对象逐步得到了明确,但关乎文学文本评价的价值准则仍处于选择状态,学科化的分析方法仍不固定.根本原因在于文学是一个综合性、功能性概念(而非本体性概念),它的意义不是静态的,而是变动不居、不断生成的.这也就意味着,古代文学史教材的编撰永远是指向未来的,是一项具有未完成性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编撰史考察的硕士论文范文
汉语文学类有关论文范本
340;工程,它的面貌“总是取决于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审美需要和文学观念,取决于研究主体所授用的方法和价值标准”.[14]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文学史既是对文学的历史性建构,又是对历史的文学性书写,这种学科间性决定了文学史的阐释学应该是跨学科的.我们不能无视历史学的文献考据法而一味追求文学中的审美意义,亦不能用社会学知识排斥审美,或是把审美内涵简化为社会学知识.未来的中国文学史编撰者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建构跨学科的文学史阐释学?当下,以批评和介入社会、跨学科研究见长的文化研究势头日益强劲,它或许能带来有效的启迪.

注释:

①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目录:第一篇,古文、籀文、小篆,八分,草书,隶书、北朝书、唐以后书之变;第二篇,古今音韵之变迁;第三篇,古今名义训诂之变迁;第四篇,古以治化为文、今以词章为文,关于世运之升降;第五篇,修辞立诚.辞达而已二语为文章之本;第六篇,古经言有物、言有序、言有章为作文之法;第七篇,群经文体;第八篇,周秦传记杂史文体;第九篇,周秦诸子文体;第十篇,史汉三国四史文体;第十一篇,诸史文体;第十二篇,汉魏文体;第十三篇,南北朝至隋文体;第十四篇,唐宋至今文体;第十五篇,骈散古合今分之渐;第十六篇,骈丈又分汉魏,六朝,唐、宋四体之别.

②较早提出“人类学本体论美学”命题的是李泽厚,参见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和“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这两种理论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钱中文、童庆炳、王元骧.如钱中文的《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审美反映的创造性本质》(《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4期,童庆炳的《文学概论》红旗出版社1984年版,王元骧的《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4期)等.

③以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例,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目录为:概说;第一章,魏晋诗文;第二章,南朝诗文与民歌;第三章,北朝诗文与民歌;第四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同于游本.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绪论;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七章,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将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部分悉数删掉.

参考文献:

[1]戴燕.文科教学与“中国文学史”[J].文学遗产,2000(2).

[2]韩春萌.直面1600部中国文学史[J].中国图书评论,2005:68.

[3]海登.怀特.史元——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意象[M].刘世安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9:1.

[4]郑振铎.我的一个要求[A].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

[5]冯黎明.文学研究:走向体制化的学科知识[J].文艺理论研究,2011(4).

[6]吉平平,黄晓静.中国文学史著版本概览[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25.

[7]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394.

[8]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9.

[9]戴燕.文学史的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10]朱华阳.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著述范式的嬗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1).

[11]贺桂梅.“现代文学”的确立与50-60年代的大学教育体制[Z].教育学报,2009-09-02.

[12]章培恒、骆玉明.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报),1996(3).

[13]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5.

[14]陶东风.文学史哲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88.

[15]高建平.中国美学三十年[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5).

[16]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55.

[17]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18]张荣翼.文学史研究中体现的几种对话关系[J].求索,2005(8).

[责任编辑:陈立民]

1 2 3 4

汉语文学类有关论文范本,与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编撰史考察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

化学教学毕业论文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理论

plc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

成教本科专业

有关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通讯

教学研究论文发表

doc下载 下载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编撰史考察(4)WOR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