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相关论文范例,与苏轼的书学思想相关毕业论文网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论文是一篇书法相关毕业论文网,关于苏轼的书学思想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书法及书法美学及参考文献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书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在整个宋代的书法发展中,苏轼以他的理论和创作拉开了“尚意”的大旗,他的书学思想是宋代整个“尚意”书风的理论先导,对整个宋代书法创作与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书学思想有三个方面组成:崇晋论、尚意论和简淡论.

关 键 词:崇晋;尚意;简淡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3163(2012)06007204

宋代书法,在书法史上被称为“尚意”书法风格,当然这种界定是后来的书法史学家加给宋代书法的,但是通过对宋代书法的研究,我们发现,这种界定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在整个宋代的书法发展中,苏轼以他的理论和创作拉开了“尚意”的大旗,他的书学思想是宋代整个“尚意”书风的理论先导,对整个宋代书法创作与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没有论书的专门文章,或是以诗论书、论画,或是以跋论书,虽是只言片语,但主题明确,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崇晋论、尚意论与简淡论,这三者间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尚意是核心,而崇晋是前提,简谈则是他对于自我艺术风格的追求.

一、崇晋论

在苏轼的书学思想体系中,尚意是核心,而崇晋是其“尚意”思想的基础与前提.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宋代的书法发展来看,苏轼、黄庭坚、米芾出现之前的书法形势,从欧阳修的品评,是这样的一种格局,“然余尝与蔡君谟论书,以谓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甚于今.”[1]那么这种“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朱文长在他的《续书断》中对李建中、宋公绶有这样的评价,“特工笔法,本朝以来言书者称李西台与宣献云.”[2]李建中、宋公绶是宋代在苏、黄、米出现之前被公认的第一流书家,但在欧阳修看来是“废”,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李宋之书是唐末衰陋气象的延续.苏轼说,“国初,李建中号为能书,然格调卑浊,犹有唐末以来衰陋之气,其余未见有卓然追配前人者.独蔡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草书又次之,大字又次之,分隶小劣.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美之势,识者不以为过.”[3]这是苏轼对宋初书法的一种认定,蔡襄与李建中同时代,苏轼抑李宋而褒蔡.从苏轼艺术创作上来说,讲究的是追求自我,讲求的是出新意,但蔡襄从书风的角度上讲,蔡襄的书法还远远没有达到心手相应,变态无穷的创作高度,他的书风也缺少自家面目,但是在宋初的书家中,苏轼却最推崇蔡襄,以为“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其实苏轼对蔡襄的评价是“行书最胜,小楷次之,章草书又次,大字又次之,分隶小劣.”因为,蔡襄的楷书学颜,而行书、小楷则是直接取法王羲之的,而苏轼的这通评论正是因为他看中的是蔡襄书法中的晋人法度,因为他以为要改唐末的衰陋书风,必须取法魏晋,这也是他的崇晋思想的根源所在.

苏轼从整体上是崇晋而卑唐的,他对张旭与怀素这样开宗立派的大师,也多有微辞.他说:“怀素书极不佳,用笔意趣,乃似周越之险劣.此近世小人所作也,而尧夫不辨,亦可怪矣.”[4]当然他将怀素与周越相提并论这是苏东坡对怀素的一种偏见,是不足取的.而他对张旭的评价正能看出他崇晋而卑唐的思想,因为他批评张旭是一种看似矛盾的结论.他说“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何曾梦见王与钟?妄自粉饰欺盲聋.有如市娼抹青红,妖歌舞眩儿童.”为什么会有这种评价呢,因为他是将旭素二人与谢道韫、王羲之对比的,“谢家夫人澹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5]因为他推崇“林下风”,这是一种晋人风采,所以他对于张旭狂草的是持批判态度的,但却推崇张旭的楷书《郎官石柱记》,也就显得不足为奇了.“今长安犹有长史真书《郎官石柱记》,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应该说“简远”是苏轼书法的一种审美理想,他所追求的正是这种简远之美,而用此来评判张旭,理由很简单,因为他看重的正是《郎官石柱记》中所表现出来的晋人风韵或说是晋人法度.他极力推崇颜真卿,他说“智者创物,能者述焉.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6]但他对于颜真卿的评价是经过了他的理解的,是用他的“崇晋”思想来界定的,他说“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7]他认为颜真卿的出现,使钟王之法式微了,他虽然看重颜氏的“变法出新意”,[8]但他更看重的是他书法中“二王”法,“颜鲁公平生写碑,惟《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非自得于书,未易为言此也.”[9]

在苏轼的思想意识中,晋人的法度是远远高于唐人的,是其书法创造孜孜以求的一种审美情结,但他推重晋人书法,与元代的赵孟有着本质的区别,他强调“晋人风味”的目的并不是要成为晋人书法的重复者、再现者,而目的是要从唐代重“法度”的书法状态下,用晋人的“法”来否定唐人的“法”,借晋人的“法”来开拓宋人书法的新面目,或许这是苏东坡推崇晋人书法与魏晋风味的关键所在和目的所在.钱种书先生说“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表现.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更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也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在.”[10]苏东坡正是在卑唐与崇晋的两重过程中,最终完成了他书法创造的伟大功业,其实这也是中国书法史的一种不二的规律.

二、尚意论

在苏轼的书学思想中,最核心最有影响的是“尚意”书法创作理论体系,这也是他为整个宋代书风所提倡的一个创作基调与审美追求方向.在他的“尚意”理论体系中,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无意于佳、无不尽意和人格生命观照.

1无意于佳

苏东坡的“无意于佳”的思想,来源于他的“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11]其实这正是宋人书法追求与唐人书法追求最大的差异性之所在,因为在宋人看来,书法是一种人生追求,欧阳修说“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馀.”[1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宋人看来,书法是一种心灵的适,所以就无所谓佳于不佳了,所以无意,就是由“能为之”向“不得不为之”转化,这也是“尚意”书学理论的核心所在.“能为之”是一种“有意”状态,即理性状态,这颇接近于唐人的“法”的意念,这种状态没有摆脱社会功利的束缚,心灵没有达到自由纯净的状态,虽然也能写出妙文,但与心意或许是并不相通的.而“不得不为之”则是摆脱了现实功利的束缚,是一种心灵积郁的自由抒发,是一种超功利的自由心灵的展示,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化的自由精神状态.[13]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他对于张旭怀素的批评了,他在批评的时候并没有忽视他们的技术性因素,也并没有否定

1 2 3

书法相关论文范例,与苏轼的书学思想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

毕业论文周记

求购毕业论文

大学生创业计划论文

大学论文格式

有关纺织毕业论文

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台

安卓毕业设计

大学生就业情况

oracle毕业设计论文

产品设计毕业论文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