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关于国家地理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中国国家地理》成功之路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国家地理类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中国国家地理》成功之路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国家地理及地理知识及地理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国家地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李栓科是最具影响力传媒人物之一,他在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上的发言,又一次引起了期刊界的注意.为他撰写的入选理由是这样的:一位自然科学家,成功打造出一本时尚的地理杂志,叫人不得不叹服.他的成功也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原来科学只要找到了合适的传输方式,也是很容易走进普通大众的.

他原先是一位自然科学家,1997年,角色发生了转换,变成了传媒人.这个转变不是没有风险的.但,李栓科还是拿定了主意,他要以从事科学研究的执著,办一本中国人的国家地理.

原先薄薄的一本《地理知识》,在走过47年的风雨路后,于1997年变身为《中国国家地理》.如今,改名后的杂志又走过了10年的路.仅仅10年,《中国国家地理》就跻身国家大刊的行列.这其中有什么奥妙,有什么绝招,它引起了记者和读者的兴趣.带着问题,在5月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举行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这家杂志的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

站在两个巨人的肩膀上,向前推进

《地理知识》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最早的刊物之一.1950年创刊,几十年来,在宣传普及地理知识,介绍报道祖国大好河山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学的人,不少人都阅读过这本刊物,受过它的恩泽.

用李栓科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国家地理》首先站在两个巨人的肩膀上,一个是与科学研究结缘,一个是与传媒结缘.今天的《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科学传媒,而它的前身《地理知识》是一本科普读物,仅仅传播知识,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改刊后的《中国国家地理》就不能停留在科普读物的水平上,而应既有科学的角度,又有传媒的特性.

李栓科对过去的《地理知识》和今日的《中国国家地理》都有太多的了解.他说,从媒体属性来讲,《中国国家地理》抛弃了《地理知识》那种坚持了几十年的传统的科普概念.传统的科普给受众留下的印象是居高临下的姿态,有一种疏远感.因为他在地理学上有成就,是大家,有资格讲地理方面的话题.又,因为他是气象专家,所以他有资格坐在台上讲气象对流.凡是这种居高临下的媒体,都是很难办好的.李栓科认为,居高临下,难免把人拒之千里之外.试想,一个很成功的律师,一个很成功的银行家,已坐在高高的位子上,不看你的《地理知识》,照样有他的社会地位,照样尽他的社会责任,照样为这个社会做贡献.为什么他要看一本居高临下很不舒服的东西呢

即使是地理杂志,也应该做社会热点问题

1997年,《地理知识》进行了改版.说到改版,李栓科谈了他的看法.他说,如果媒体把传播知识作为首要的任务,那是很低的要求.让我们看看传统的纸质出版物,比方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也是传播知识,增长技能.对民众来讲,他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可以通过很多的途径,如课堂教学、学校培训.相对来讲,知识也在更新,但没有传媒更新的速度快.因此,它出现了一个悖律.既然,杂志更新的速度没有其他传媒更新的速度快,为什么读者要一个月一个月地买你的杂志呢这是因为要获得知识.如果仅仅把获得知识作为第一位,怎么能赶得上分秒更新、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以及无处不在的电波、声波呢还有每日更新的报纸.

“应该说,时效是任何一个媒体的生命线.”李栓科说,“但是,作为月刊,它的时效是以一个月为限的.所以,它就涉及杂志的时效性和典藏性问题.因为我们刊物关注的是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背后的故事.这就赋予了时效性.同时,它所有的话题、它的谈资、它的内容的来源是从科学团队、科学家群体那里得来的.所以,它又为刊物赋予了典藏性.”

什么是典藏性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的内容是经得起推敲的,经得起社会锤打的,经得起读者质疑的.能做到这一点,一本杂志就具有了时效性、典藏性.只要杂志能渗透到设定的读者中间,他可能是很好的银行家、成功的商人、有地位的政府管理者、高明的外科医生.“我就希望这些人读这本杂志.因为,他们是有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人.为什么呢在这个社会里面,只有这个群体的人关心这个话题.”李栓科对《中国国家地理》的读者设定作了如是解释.

杂志的时效性,不要说跟不上网络、广播电视,就是报纸也跟不上,肯定跟不上.那期刊怎么办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李栓科立即作出了反应.他说:“做话题和专题.”《中国国家地理》做什么话题呢就是做科学上的、新发现的、新兴的话题,或者说是对以往问题的再认识.读者关注的是社会热点问题、疑点问题后面的科学故事、科学话题.从科学话题里,用新的理念解释问题,加上引人入胜的图片,构成了阅读的快感,进而吸引读者.大家看了以后,觉得有收获.

《中国国家地理》既非时政类刊物,又非财经类刊物,但它脱离了某些刊物那种时尚、流行、低俗的话题.一份严肃的科学类刊物,能得到读者的承认,得到读者的厚爱,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靠什么呢靠的是有深度的报道和精美、有保存价值的图片.试问:有几个媒体能有一个月上百万的发行量

最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编辑部

在采访李栓科之前,本记者作了一些调查.读者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中国国家地理》是怎样作策划的它的选题怎样才能为读者所青睐

“《中国国家地理》走到今天,它是像做科学实验那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它是一点一点地熬出来的.最重要的是建立上个强大的编辑部.”面对记者的提问,李栓科向读者解密.

之所以它能保证刊物常办常新,不断地扩大读者面,是因为这个编辑部有着强大的创新能力.一个选题的策划,就像是作一篇博士毕业论文,要经过许多的环节.首先,责任编辑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然后是一支非常庞大的科学家群体的介入.《中国国家地理》每做一个题目,编辑记者都要看大量的科学家专著、学术论文.人们都知道,业外人士看业内的学术专著有多难,但他们的编辑记者却要啃下去,把它读完.通过阅读专著,编辑从中筛选出哪些是最新的发展,哪些是最新的学术思想.再研究,再发现,再认识.“如果没有与科学家的这种交流,那你刊出的内容就可能站不住脚.”李栓科说.

这方面,他们有许多成功的影响很大的例子,如关于水坝、河流的选题,都是读者非常关心的题材.读者对这些选题背后的故事并不了解,经过编辑的努力把这些故事用优美的文字娓娓道来,加上精美的图片,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编辑记者其实是像电影制作的制片人

要做好一期刊物,自然少不了策划.策划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刊物的质量.《中国国家地理》的策划很多都是长期策划,有的选题要做一年的时间,少量应急的选题,也有在短期内完成的,如突发的泥石流、突发的山崩、整个河流的湮塞这样的选题,为了尽快给读者解疑释惑,就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做出来.

俗语说,慢工出细活.又说,十年磨一剑.都是说,要做好一件事,必须精雕细刻.《中国国家地理》为了出好一期杂志,往往有这种情况,一个题目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熬制,做好了,并不急于发表,他们会放一放,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才发表.一本杂志,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展示,有时,一期的杂志只讲

1 2 3

关于国家地理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中国国家地理》成功之路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

政治方面的论文

高中政治论文选题

高中政治小论文

中学政治论文

政治类论文

小学生政治论文

政治实事论文

思想政治方面的论文

政治论文100字

诚信政治论文

《中国国家地理》成功之路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