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运动心理学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心理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相关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运动心理学有关论文怎么写,关于心理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运动心理学及乒乓球及竞技体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运动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具.目前,由张忠秋完成的一项科技部课题也涉及心理诊断研究领域,在专门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平台上发展了多项心理测量工具.

综上所述,测评技术在服务于我国竞技体育过程中,经历了从简单应用、专项研发到综合运用等阶段,为运动员心理评定作出突出贡献.然而,随着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测评技术的深入理解,其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还将向如下方向发展:(1)使测评技术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各运动专项的特有评价标准.(2)注重测评技术的系统化,实现运动员心理特征的全方位、多角度测评.(3)提高测评技术的时效性,实现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完成对运动员的有效测评,防止干扰和影响训练竞赛.

三、干预技术在运动训练竞赛中的应用

1.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技术的引进及探索应用

80年代初,董经武等人应中国射击队和中国射箭队的邀请,开始对几名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大胆尝试,其中一名双向飞碟运动员在调整心理状态之后参加比赛,创造了世界记录.于是,更多的运动队(如中国跳水、游泳、体操、田径等队)相继要求心理学家提供帮助,优秀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从此广泛开展起来.如刘淑惠等探讨思维训练对跨栏技术掌握的影响;凤肖玉等用实验方法验证了心理训练对射击运动员的积极作用;徐明欣论述了游泳教学中心理训练的应用;祝树明实验证明心理训练促进了足球战术和训练质量的提高;丁雪琴实验证明了放松和念动训练的应用效果;李建周实验探讨了射击动作特殊知觉的心理训练效果;白丹探讨了跳远心理训练方法等[25].这些初步的理论探讨和尝试,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提高了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认识.

2.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技术的广泛应用

进入90年代后,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主要以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课题形式进行的.在深入运动队的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为竞技运动服务的模式和思路,总结并提出了针对运动员的较有成效的心理工作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扩大服务与科研所涉及的运动项目,显示了运动心理学的强大生命力.

心理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又有许多具体的方法与训练步骤.(1)放松训练:丁雪琴等研究表明,放松训练可以控制紧张情绪,与功法调治相结合可以消除运动员的心理疲劳[14].王惠民研究表明,放松训练能明显降低肌电值[14].刘淑慧使用反馈放松与听放松磁带相结合的手段,能短时间内达到放松,并表现在主观感觉与EMG水平一致[1].(2)表象训练:陈舒永等研究表明,被试在表象某一运动动作时,可记录到该动作所用到的肌肉的微弱的肌电活动,且与实际活动时相似[14].杨锡让研究发现,训练者表象时皮层运动区α波波率减少[14].丁雪琴等研究表明,念动表象训练后心率明显上升,皮肤电阻明显下降;将表象训练与实际训练结合的效果要比单独训练的效果好[14].祝树明研究发现,表象训练可促进运动员战术水平的提高[14].(3)生物反馈训练:王惠民等用生物反馈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放松能力、表象能力[26].(4)模拟训练:邱宜均等对国家击剑队进行了对手模拟,比赛气氛、环境的模拟,比赛过程的模拟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7].丁雪琴采用语言诱导下的内心演练来进行比赛实况的模拟训练,以促使运动员比赛动机的增强[14].(5)集中注意力训练:丁雪琴研究表明,集中注意力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有效集中注意[14].(6)目标设置技能训练:姚家新等采用目标设置技能训练激发了运动员的动机[14].(7)专项心理训练:张书平从射击技术的结构出发,提出贯穿于训练之中的立枪法、心理―技术结合训练法、入静清心法、表象训练法和徒手训练法等[28].

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相对心理训练来说起步稍晚,其依据的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治疗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等.竞技体育中常采用的心理咨询方法有:(1)系统脱敏疗法:丁雪琴

关于心理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的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运动心理学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王斌等曾采用此法治疗运动员一些较典型的心理障碍,如心因性局部疼痛、失眠、某个技术动作严重变形和强迫冲动等,取得了一些效果[14].(2)思维控制法:丁雪琴、刘淑慧等针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出不同的控制策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坚持正确的心理定向并贯彻于比赛之中[14].(3)诱导与说服策略:邱宜均等针对运动员赛前存在的想赢怕输的心理所采取的方法[27].(4)合理情绪疗法:刘淑慧、马红宇等采用RET理论消除运动员的不合理信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4].3.运动员心理训练理论的初步形成

我国学者在致力于运动员心理训练实践,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也总结出了较系统的心理训练理论,如心理建设综合模式和逆境应对训练模式.心理建设综合模式是刘淑惠紧密结合射击运动训练和国际重大比赛的实际,率先提出并逐步形成的以心技结合训练为基础,以积极思维控制训练为中介,以积极比赛自我意象训练为整合的前后有序、上下联结的心理建设综合模式[29].该模式体现了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在实施上的系统性和个体心理建设的综合性.逆境应对训练模式是姒刚彦系统总结传统心理训练范式在运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30].这一训练模式由4个阶段组成,包括:(1)确认或预见典型逆境;(2)找出合适的应对逆境方法;(3)实施个人化训练;(4)评价训练效果.这种训练模式可以使心理干预体现更强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姒刚彦认为,个体对逆境的意识和认知能力是可以被评价和训练的,所学到的应对行为的效果也是可以被评价和再建的.通过逆境应对训练模式,理想的竞技状态就向“通过训练可获得”的境界迈进了一步.

综上所述,干预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应用中经历了初期探索、全面普及和理论建构的不同阶段,不仅为我国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发展了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技术手段,丰富了干预技术理论.但是,我们还应在以下领域继续努力:(1)开发适合不同专项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技术;(2)完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获得更多的实证研究支持;(3)继续研究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效果的监测和评定手段,开发针对性的测评工具;(4)从认知神经生理学角度,探索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作用机制.


如何撰写运动心理学硕士论文
播放:32272次 评论:6450人

四、结语

心理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效益经历了初步探索、理论形成、理论成熟的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回顾心理技术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发展演进的历程,旨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客观分析和梳理心理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应用过程的特征,从而揭示心理技术应用效果的内在规律,以适应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的需要.然而,心理技术运用于竞技体育的内在规律、理论及应用效益评定方法的探索,必须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借助于心理科学创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才能更好地解决今后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面临的各种未知的问题.

[1]张振民,等.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运动员脑功能特征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5):453-457.

[2]李捷.脑对运动负荷自主反应水平协同变化原理与实验评价方法[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 要汇编(二)[C].2000,341.

[3]李捷.运动技能形成自组织理论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胡咏梅,等.优秀击剑运动员脑像图特征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第八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

[5]邹军,屠嘉衡,苑建齐等.散打运动员赛前与冬训期间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

1 2 3

运动心理学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心理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相关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

关于政治学论文

政治学论文发表

高中生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500

政治改革论文

高中政治课论文

国际政治 论文

初二政治议论文

高中政治学科论文

初中政治论文发表

心理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