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医学— 范文

关于黄褐斑相关论文范例,与黄褐斑的西医治疗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黄褐斑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黄褐斑的西医治疗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黄褐斑及患者及色素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黄褐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对称性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常发生于面部,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压力,影响生活质量.本病好发于FitzpatrickⅢ~Ⅴ型的人群,国外报道西班牙裔白人发病率约8.8%,在东南亚女性中高达40%,男性约20%[1].我国尚缺乏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调查研究,有报道在四川凉山地区的发病率约13.61%[2].黄褐斑的病理特征主要是表皮黑素细胞活性增强,表皮全层黑素颗粒增加,真皮游离黑素颗粒和噬黑素细胞增加[3].此外,近年研究发现黄褐斑皮损处毛细血管增生,提示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能是一个新的治疗方向[4].黄褐斑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已知的发病因素包括遗传背景、紫外线照射、性激素水平的改变等.一项全球调查显示,黄褐斑患者中47.8%有家族史[5].而紫外线照射可能通过促进黑素细胞增殖、迁移和产生黑素,并增加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诱发或加重黄褐斑[1].最近研究显示,在IV~VI型的深肤色人群中,可见光也可增加黄褐斑的发病几率[4].此外,黄褐斑好发于妊娠期和使用避孕药的妇女,且黄褐斑皮损处黑素细胞表面雌激素受体表达升高,提示雌激素可能是黄褐斑加重的原因之一[6].其他可能的发病因素还包括:甲状腺疾病、化妆品使用等[1].


为什么要写黄褐斑论文
播放:35681次 评论:3391人

黄褐斑的治疗首先要尽可能去除诱因,包括避免日晒、应用遮光剂、停用避孕药等.在此基础上,可选用外用脱色剂、化学剥脱、激光治疗、系统治疗等.

1外用脱色剂


这篇论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yixue/01057695.html

黄褐斑是一种色素沉着性疾病,因此外用药物的治疗目标主要是干扰黑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过程.酪氨酸酶是黑素生成过程中最重要的限速酶,也是黄褐斑治疗的主要靶基.

1.1氢醌(Hydroquinone):氢醌是研究最多的外用脱色剂,临床应用已有50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酚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为1,4二羟基苯酚,能够抑制酪氨酸和酚氧化酶的酶促氧化.通过对巯基的抑制从&

关于黄褐斑的西医治疗的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黄褐斑相关论文范例
#32780;抑制黑素的生成,并且作为酪氨酸酶的一种基质.它可以与组氨酸共价结合并与酪氨酸酶活性位点上的铜发生反应.它还可以抑制RNA以及DNA的合成,从而可能改变黑素体的合成,因此可以选择性损伤黑素细胞[7].多项研究显示2%~8%氢醌具有良好的脱色作用,但其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8].首先,氢醌具有皮肤刺激性,25%的患者发生接触性皮炎[9];还有散在报道可诱发外源性褐黄病(exogenousochronosis);此外,氢醌通过皮肤吸收,经过肝脏代谢可产生苯衍生物,具有致癌风险[10].因此,2006年美国FDA要求所有含氢醌的化妆品和非处方药必须提供严格的临床观察数据以证明其安全性[11].目前,三重联合霜(含4%氢醌、0.01%氟轻松、0.05%维A酸)是美国FDA批准的唯一含氢醌的黄褐斑治疗药物.但考虑到其中所含激素的副作用,治疗限制在每日2次,不超过6个月[9].而欧盟则在2001年全面禁止氢醌作为化妆品成分使用,但可作为处方药使用[11].

1.2维A酸类(Retinoids):维A酸类可通过促进表皮更替,抑制黑素小体转运,增加其他药物的吸收,从而治疗黄褐斑.维A酸(Tretinoin)还可直接抑制酪氨酸酶及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2的合成,干扰黑素生成,从而用于多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的治疗[12].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0.1%维A酸每晚1次外用40周,68%的患者获得好转或明显改善,起效时间约24周.组织学检查显示,表皮色素减少了36%.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红斑和脱屑,见于88%的患者[13].另一项印度的研究显示,0.1%的阿达帕林凝胶治疗14周后,患者的黄褐斑面积与严重程度评分(MASI)下降了41%,略好于0.05%维A酸(37%),但副作用更轻,患者耐受性更佳,因此可能比维A酸更适合用于长期治疗[14].

1.3壬二酸(Azelaicacid):壬二酸是糠秕孢子菌产生的一种二羧酸,是一种弱效的酪氨酸酶竞争性抑制剂,还可能通过干扰线粒体呼吸链和DNA合成,对黑素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作用和细胞毒性.另一个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自由基抑制黑素生成[15].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瘙痒、轻度红斑、脱屑和灼热感.和维A酸类联合外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16].针对IV~VI型皮肤黄褐斑患者的研究显示,20%的壬二酸对于表皮型的黄褐斑具有良好疗效,在治疗6个月时,疗效优于2%的氢醌,在治疗24周时,疗效相当于4%的氢醌[17].

1.4曲酸(Kojicacid):曲酸是米曲菌(Aspergillineoryzae)等真菌分泌的一种酪氨酸酶抑制剂,可通过螯合酪氨酸酶上的铜离子抑制其活性[18].临床常用的浓度是1%~2%.有报道显示,曲酸/羟基乙酸的混合制剂治疗黄褐斑疗效与氢醌/羟基乙酸混合制剂相当,但曲酸制剂的皮肤刺激性更强[19].另一项研究显示,曲酸/氢醌的混合制剂疗效优于倍他米松/氢醌制剂[18].

1.5维生素C:维生素C可与酪氨酸酶铜离子结合,减少多巴醌的形成,抑制黑素生成.但维生素C水溶剂易快速氧化而失去活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16].随机双盲研究显示,维生素C离子导入法(iontopheresis)治疗12周可明显改善黄褐斑,但缺乏长期随访观察[20].

1.6熊果苷(Arbutin)/脱氧熊果甙(deoxyarbutin):熊果苷是从杜鹃花科植物熊果(Uvaursifolium)的叶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脱色作用的单体,是氢醌的一种天然存在形式.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和TRP-2抑制黑素小体成熟.而人工合成的脱氧熊果苷是一种更强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体外具有和氢醌相当的抑制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16].日本采用3%脱氧熊果苷治疗日光性雀斑样痣,其长期疗效优于氢醌.但高于3%浓度的脱氧熊果苷可导致色素沉着.其对黄褐斑的治疗尚缺乏大样本研究[21].

1.7甘草提取物(Licoriceextract):甘草的活性成分甘草苷(liquiritin)和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具有抑制酪氨酸酶及抗炎作用[15].有报道20例患者采用甘草提取物每日2次连用4周,配合遮光剂,其中16例获得痊愈,而20例基质对照组仅1例痊愈[22].1.8黄豆胰酶抑制剂(Soybeantrypsininhibitor):黄豆胰酶抑制剂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吞噬黑素小体所必须的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receptor-2,PAR-2)通路,从而抑制黑素小体转运[23].有报道黄豆胰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雀斑样痣,但对黄褐斑的治疗尚缺乏可靠的临床研究报道[24].

1.9鞣花酸(Ellagicacid):鞣花酸是来源于植物的抗氧化剂,可作为酪氨酸酶底物抑制黑素生成[25].有报道1%的鞣花酸外用治疗10例黄褐斑患者,6个月后10例患者色素含量均获得明显改善[26].

1.10寡肽类(Oligopeptides):最近研究显示,寡肽类可能成为替代氢醌的新一类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显示,5例患者采用0.01%的十肽菌素外用16周后,所有患者色素消退均>50%,且副作用轻微[27].但尚缺乏大样本研究.

2化学剥脱

化学剥脱法可减少角质层厚度,去除表皮黑素,促进其他药物吸收,可用于治疗黄褐斑.但此方法具有皮肤刺激性

1 2 3

关于黄褐斑相关论文范例,与黄褐斑的西医治疗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急诊护理知识

门诊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口腔医学本科毕业论文

外科护理学

医学妇科检查

医学类本科毕业论文

肺炎个案护理

人文医学论文

爱爱医医学论坛

黄褐斑的西医治疗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