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艺术— 范文

关于经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国家转型与经学瓦解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经学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国家转型与经学瓦解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经学及哲学史及章太炎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经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经学在近代的瓦解

民国十六年,即西元1927年,时距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废除经学科的民元年仅十五年,日本学者本田成之出版了《支那经学史论》(江侠庵将书名译为《经学史论》,孙工译为《中国经学史》),在结尾处,本田成之写道:

国家转型与经学瓦解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埃及和迦勒底学问,在其本国已亡掉了,希腊的学问,在他的本国已亡,而在他国却完全保存着呢.佛教也是这样!回想我以前,在南华某人家,曾见左宗棠墨迹一联云“异国古书留日本.”像经学这一学科,将或失于中国,而被存于日本,也未可知,我于此有无限的感慨了.

至1928年,周予同先生在为皮锡瑞《经学历史》作注之后所写的序言,针对当时的学界风气,对本田成之有一个回应:“以具有二千多年经学研究的国度,而整理经学史料的责任竟让给别国的学者,这在我们研究学术史的人,不能不刺骨地感到惭愧了.”

本田成之感慨之时,廖平、章太炎诸大师俱在,但经学研究之一落千丈,已然使东瀛学者,隔海叹息.九年之后,周予同惭愧之日,经师如曹元弼、蒙文通、李源澄诸公正健,而经学研究之凋零寥落,也让周予同这样的学界名家慨叹有加.况且,不论是本田成之,抑或是周予同,他们所谓的经学,都不是在“经”的意义上的经学,而只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的组成部分而已.

事实上,随着帝制崩溃,共和肇造,经学也因之瓦解,进入“后经学时代”.“后经学时代”是陈少明老师在《走向后经学时代》一文中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在社会政治层次上,经学失却其合法性依据的地位,中国社会形式上走向法理化的时代;其二,在学术文化的层次上,对经的研究不必站在宗经的立场上.”也就是说,随着辛亥革命带来的帝制消失,与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反传统思潮,中国学术也卷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之中.

这场革命,核心内容就是经学的瓦解.

从经学科的取消到本田成之对经学亡于中国的隔海感慨,仅仅相隔十五年的时间,而这正是中国学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十五年.在这段时间中,中国学术研究的主流,整体性从章太炎的“以史为本”转向胡适之的“以史料为本”,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古史辨相继兴起,全面移植西方学术分科,从而实现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所谓“中国现代学术”的基本格局.

民族国家下的经学流变

这场学术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晚清.早在辛亥之变的前夜,经学便已经发生了深重的危机.

首先是西学东来对经学的冲击.在中国自汉以后的历史上,经学为政治之大宪章,政教之兴废,往往牵连着经学的盛衰.政、学结合越是紧密,其兴亡越是休戚相关.例如汉世立今文十四博士之学,皆以为孔子之一王大法是“为汉制法”,汉魏之间天下大乱,遂有周公之法的兴起,而古文乃替今文而兴.至于清末,经学行世已二千余载,清代政治,虽非依经而立,但仍然尊经崇圣,政治危机同样带来经学的危机.辛亥之前,已有焚经之议.皮锡瑞于光绪十三年(西元1907年)刊行《经学历史》,其中说到,清末“自新学出,而薄视旧学,遂有烧经之说.”后来熊十力著《论六经》也说:“时海内风气日变,少年皆骂孔子、毁六经,余亦如是.皮锡瑞在清末著

关于国家转型与经学瓦解的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经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经学史》一小册,曾谓当时有烧经之说,盖实录也.”

同时,即便在中学研究中,诸子学的兴起,也冲击着经学的独尊地位.清代之诸子学研究,一开始只是以考证经书之法考证诸子,而随着西学东来,诸子学与西学之冥合,推动了诸子学研究.邓实在《古学复兴论》中有一个非常准确的观察,他说:“夫以诸子之学,而与西来之学,其互相因缘而并兴者,是盖有故焉.一则诸子之书,其所含之义理,于西人心理、伦理、名学、社会、历史、政法,一切声、光、化、电之学,无所不包,任举一端,而皆有冥合之处,互观参考,而所得良多.故治西学者,无不兼治诸子之学.一则我国自汉以来,以儒教定于一尊,传之千余年.一旦而一新种族挟一新宗教以入吾国,其始未尝不大怪之,及久而察其所奉之教,行之其国,未尝不治,且其治或大过于吾国,于是恍然于儒教之外复有他教,六经之外复有诸子,而一尊之说破矣.”

但是,经学的危机更主要表现在经学内部.晚清民初,中国学者面临着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这一大变局的要素,即在于民族国家的构建.在此之前,所谓中国者,乃是一绵延不绝的文明体,中夏王朝,自居天下中心,对周边小邦,视为蛮夷.一朝一代,各有不同的疆域.及至晚清,在西方列强的刺激下,晚清学者产生了明确的“中西之别”,而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国”概念,便必须将整个中国文明体进行系统化,将历史上王朝参差更迭,整体化地整合为一个地域上具有统一性、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的国家叙事,也就是说,在中国固有文明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中国”.这种“建国意识”,落实在学术研究中,便要求建立“中国”的、系统化的思想体系.这一意识在学术研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各种专门之学的通史类著作的写作.中国最早的系统化专门史写作,多由日本学者导其先路,早在1900年之前,日本已经有不少关于中国学问的通史类著作,中国哲学史方面,有内田周平的《支那哲学史》(1888年版,只写到先秦部分)、松本文三郎的《支那哲学史》(1898年版,第一部中国哲学通史)、远藤隆吉的《支那哲学史》(1900年版)等,文学方面,有古城贞吉《支那文学史》(1897年版).为什么这种专门史写作,日本人都比中国本土学者着先一步呢?这不止因为日本的学术更早西化,更重要的是,日本更早学习西方而成为一个民族国家,从而将中国也看成一个民族国家.只有成为民族国家,专门史的写作才有一个固定的空间.中国近代的系统化的专门史写作,都集中在1900年前后,其中包括:刘师培的《经学教科书》(1905年),是对经学历史的总结;夏曾佑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1904年,后改名为《中国古代史》),是对中国历史的叙述;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1904年),是对中国文学史的梳理等等.这些著作的出现,正是因为中国历史已经开始由天下主义转入民族国家时代,需要站在新的“中国”的角度重新看待以前以一家一姓的朝代为单位的经学、历史、文学发展,也就是说,作为民族国家的“中国”,为这些专门的“史”类著作的书写,提供了一个空间立足点.在经学方面,晚清之世的经学,已经形成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共同崛起的局面.有了“系统化”的要求之后,便必须将经学整合成为一个同条共贯的价值体系.这是晚清经师所面对的共同考验.也就是说,在古代中国的“天下主义”政治格局中,学分四部,学者只需要讨论具体的各种问题,而不需要,也不可能去用整体的眼光去将所有问题整合到一个系统之中.因为有系统就一定要有边界,中国学问面对的是天下的问题,天下是没有边界的,因此学问也没有边界,无论是讲明一经,还是弘扬一派,都可以直接达到治学论政的目的.但是,

1 2 3

关于经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国家转型与经学瓦解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体育系毕业论文范文

体育舞蹈大学

澳洲体育学院

在职艺术硕士院校

艺术方面的论文

体育课乒乓球论文

音乐专业学士学位论文

体育舞蹈网

体育学论文

阳光体育 论文

国家转型与经学瓦解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