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艺术— 范文

感恩教育类论文例文,与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路径相关论文发表

本论文是一篇感恩教育类论文发表,关于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路径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感恩教育及大学生及综合素质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感恩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学校和家庭对感恩教育的忽视,市场经济下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落实不到位,以及新形势下媒体的负面影响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本文从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模范导向作用,为贫困生感恩教育制定完善的制度保障,加强对贫困生就业和创业的扶持,以及以诚信教育促进感恩教育等方面的思考,探索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贫困生感恩意识资助有效途径

感恩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遇之恩永生不忘等关于感恩的动人故事层出不穷.对于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中写道:“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当代大学生承载着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贫困生是高校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学生当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质量直接影响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效果,影响高校的教育效果,因此,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实际工作当中,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高校资助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一、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

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山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或者城镇低保户家庭,他们成长的环境相对封闭,教学和生活设施比较差,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进入大学后,从生活习惯到消费习惯都与以前有很大的差别,这使得部分贫困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他们在学习上的优势并不明显,生活中与同学交往时也比较小心翼翼,内心敏感而脆弱.一方面拥有强烈的自尊,另一方面容易自卑,在这两种情绪的共同作用之下,部分贫困生表现得孤僻、少言,无法融入集体.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人格尚未定型,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部分贫困生感谢国家、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资助而又不知如何表达.另一方面,有些贫困生觉得给予自己帮助是国家、学校及社会的责任.这就出现了知感恩而不知如何报恩及不知感恩等两种现象的并存.此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理想,相当一部分贫困生毕业后因就业困难或工作情况不佳而延误了还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困生诚信和感恩意识的缺失.

二、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

1.学校和家庭对感恩教育的忽视.

首先,从高校角度来讲.目前,我国高校基本没有以课程形式开展感恩教育,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大都是通过思想政治课老师自己搜集资料、聘请专家开设讲座、典型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开展的.这样的教育模式不能及时结合时代特征,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容易使感恩教育流于形式.对于贫困生而言,感恩教育更是时有时无,甚至在有些学校是空白的,无法可持续有效地发展.

其次,从家庭角度来讲.贫困生的父母多因繁重的生活负担而疏于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部分家长认为因自己的贫穷而使子女不能享受同龄人的富裕生活,在同学中间没有面子,对子女怀有愧疚之心;还有一部分家长宁可自己省吃俭用、忍辱负重,也要尽量满足子女的要求,形成溺爱.这些造成了部分贫困生埋怨自己出身贫困,认为父母的付出是一种义务,对父母的责任感和感恩意识逐渐淡化;不懂得感恩父母的贫困生,也就更难感恩他人了.只有深刻体会父母辛劳、用感恩的心善待父母的贫困生,才能善待他人,回馈社会.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路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市场经济下多元化思想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全球文化交融.日趋多元化的经济利益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大学生追求传统文化的继承,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另一方面,商业文明却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宣扬个性的张扬.二者的冲突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对感恩意识的培养形成了阻碍.

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一些人心中演化成一切向钱看的观念,金钱成为评价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标志,这对贫困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程度,造成了贫困生的心理失衡.盲目攀比、追求时髦、贪图享受的风气使贫困生容易产生自卑感.此外,社会上“忘恩负义”现象的屡见不鲜对贫困生的思想产生了冲击,使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逐渐淡薄.良好的社会氛围是感恩意识培养的重要因素,长期处于消极的社会氛围之下,势必束缚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发展.

3.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不到位,资助工作缺乏创新.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央16号文件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我校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为主题的、多元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1]但是,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政策宣传解读及贯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少数贫困生对资助政策不理解,甚至存在误解.

部分高校没有专门负责资助工作的大学生资助中心,承担实际工作的专业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和管理人员等,不能参透国家资助政策,在对学生进行政策宣传时不能清楚表述资助政策和程序,导致部分贫困生和家长不能及时、深刻地了解国家资助政策,严重影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质量.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新形势下媒体的负面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体传播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负面作用也随之而来,对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推进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贫困生认为获得资助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自己的贫困是因为社会不公平造成的,国家和社会给予自己的经济支持只不过是一种情理之中的补偿而已.这些学生受到资助后往往不懂感恩、不思回报.另外,少数媒体对于金钱、利益和物质生活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的走向,部分贫困生既想追求安逸享乐的生活,又因为经济原因难以实现,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贫困生的自卑和自我封闭,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媒体对道德建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流媒体应该担当起弘扬社会正气、推动道德建设、防止道德底线偏离的使命.只有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才能营造全社会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三、新形势下开展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1.重视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模范导向作用.

目前,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整体素质比较高,但仍然不排除有个别人存在行为上的偏差,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诚信缺失问题对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开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比如在贫困生认定、助学金发放上帮助与自己关系较好௚

1 2

感恩教育类论文例文,与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路径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

电影艺术论文

音乐本科论文

幼儿园体育课程

小学体育训练论文

高中体育生

美术硕士

舞蹈毕业论文

体育礼仪论文

体育专业单招

美术高效课堂论文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路径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