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艺术— 范文

教师教育有关论文范文,与学士后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其现实意义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教师教育有关论文提纲,关于学士后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其现实意义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师教育及教育类及教育实践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师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业、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和西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进行比较,发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学位基础课中,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类课程是8个学分,占学位基础课的2/3;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总学分为10)中几乎10个学分全部是与学科结合的教育类课程,如生物学教学原理与方法、生物学教育比较研究等;在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士后教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中也设置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外教育简史等5门教育类课程.经过本科四年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非常扎实的学科知识功底.

2)突出实践类课程

实践类课程是指将学生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课程.学士后教师教育培养的是还没有进入教育岗位的应届毕业生,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实践性课程是重点.与传统的师范教育相比,在四类学士后教师教育课程中,教学实践课程不仅在学分上占据优势,在学时上更是占了整个学士后教师教育学时的一半.实践类课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通过实习、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方式进行,国家更鼓励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完全以一个正式教师的身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在教育实习中,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不仅要学会如何备课、教学,还要学会管理班级.在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士后阶段的第3学期开始去幼儿园实习,另外还要完成34个学时的教育见习、教育调查课程.

3)关注衔接类课程

衔接类课程是指把学生学士阶段和学士后阶段的学习连接起来,以便于学生尽快进入学士后教师教育培养的课程,也叫补修课程.学士后教师教育的对象十分复杂,不同学生在教育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把他们本科的背景与学士后教师教育衔接起来是个关键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在课程设置中都体现对衔接课程的关注,规定非师范学生入学后至少要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考生入学后要至少补修2门学科基础课.以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心理学3门补修课程,第一年开设美术、钢琴、声乐和舞蹈课程.这些衔接课程的开设体现了学士后教师教育对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的关注,给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使他们尽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前进,客观上也保证了教师培养的质量.


该文出处:http://www.sxsky.net/yishu/04042247.html

二、实施学士后教师教育的现实意义

优秀的教师是推动教育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士后教师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师教育,既重视知识传授,又注重能力培养,通过延长学制,对学生进行本硕一体化培养,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成熟,为我国的教育一线输入高学历拔尖人才.在教师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学士后教师教育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1.学士后教师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教育是一种专业的教育.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学士后教师教育一直强调“作为专家的教师”的培养,要把未来教师培养成为像医生、律师一样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它与传统四年一贯的“专业+师范”的模式不同,是通过延长学制的方式把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设在本科和硕士两个不同的阶段来学习的.本科四年主要是学科基础知识的累积,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被提升到研究生阶段.这样分段的培养让学生在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上同时得到了提高.需要指出的是,学士后教师的培养采用的是由高校导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学习的双导师制,全面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学士后教师教育打破了校内校外导师的区间界限,将教师教育的培养向中小学开放.大学的导师主要负责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学校要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专业指导,与实习生一起工作,及时指出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导其改正.除此之外,中小学教师还要在学生的毕业论文中给予指导,规定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这种制度为未来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员支撑.学士后教师教育更是立足于实践的,特别关注学生在实践中对专业的感悟和判断力,通过实践来促进学生专业意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通过这种高学历、长学制的方式培养出来的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任务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迫在眉睫,学士后教师教育正好契合了这一需要.

2.学士后教师教育有助于增强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

据调查,现在的师范生最缺乏的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和对教育一线的了解.随着高等教育大

关于学士后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其现实意义的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教师教育有关论文范文
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长,要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首先就要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加之教学专业知识的本质就是要从“实践中认知”,在“行动中反思”,所以,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士后教师教育关注的重点.在学士后教师教育中,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和理论课程教学几乎是处于同等地位的,这改变了传统教师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学生只有充分贴近教育实际,才能提升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实习是使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是教师从职前职业准备向职业过渡的主要环节[8].学士后教师教育不仅在课程学习中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学生还要花一年的时间投入一线教学.在“4+1+2”模式和“3+3”模式中,学生们在学习硕士课程之前,都有为期一年的教育实践经历.事实上,教师教育的成功依赖于中小学提供的现场实践经验资源.这些经验的关键是教师教育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第一线教学实习的结合[9].与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PDS)一样,为了给学生实践提供支持,我国很多大学与周边的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中小学的教育资源.以西南大学为例,多年来,该校与周边的中小学如巴蜀中学、朝阳中学等学校合作,通过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来保证学生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有机会和中小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事,并接受优秀教师的实践指导.综合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教师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学士后教师教育始终保持对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清醒认识,把它放在教师培养的第一位,不仅增强了未来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满足了社会对优质教师的需求.3.学士后教师教育有助于造就未来教育家

自2003年以来,温家宝总理连续多次提出“让教育家办学”的时代命题[10].每个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教育家,造就一批在全社会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未来教师家是教师教育的历史使命.但是教育家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一名出色的教育家首先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新时期,我国的教师已经从总体数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不再是数量的满足,而是表现出对高学历、高素质的优质教师的极大渴求.未来教育家是中小学最优秀的教师,他们“诚心从教、静心敬业”,精通自己的学科专业,不仅具有“出色的教育、科研和教管能力”,还具备“优异的教学能力”[11].培养未来教育家是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一大新挑战.学士后教师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方面都作了全新的调整,为造就一批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崇高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教育风格的未来教育

1 2 3

教师教育有关论文范文,与学士后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其现实意义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

艺术毕业论文范文

音乐毕业论文题目

音乐鉴赏论文2000字

在职体育研究生

中学体育课论文

体育论文网站

音乐研究论文

体育论文博客

竞技体育工作

关于体育论文

学士后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其现实意义(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