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艺术— 范文

关于西方建筑方面论文范文,与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现代城市建筑的影响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西方建筑方面论文下载,关于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现代城市建筑的影响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西方建筑及传统建筑及中国建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西方建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制和均匀对称的特征.由于明清两代皇帝以天朝大国自居,对传教士从事西方建筑文化传播和实践活动既适度支持又严格限制,所以,西方建筑文化在这一历史时段内并未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太大影响,仅仅停留在局部领域和表象层面,在当时国人眼中,西方建筑与利马窦跨洋越海带来的自鸣钟毫无二致,被纳入“奇技淫巧”的范畴,只能作为欣赏和把玩的对象而已,这也表明在近代以前的中西建筑文化交流过程中,国人秉持高高在上的俯视态度,而西方人则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尴尬处境.2近代以后中西建筑文化深度融合

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建筑文化和其它文化形态一样,其演进的基本轨迹是,由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与别样建筑文化的交流交汇,而逐步走向世界建筑文化.在传统社会中,受思想观念狭隘、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工具单一、观察世界的视角狭仄等因素的束缚,建筑文化在更大范围内交流融汇几乎不可能,各国建筑文化一般是相对独立地存在和发展.建筑文化的交流,有时是在和平环境中进行的,有时则是通过野蛮的武力征服和强硬的殖民统治来实现的,近代中国和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走的无疑是后一条道路.

按照史学界的盖棺定论,中国近代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历史跨度.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面临列强欺凌、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特殊阶段,也是中国建筑发展处于新旧交替、中西兼容、承上启下、转型再造的过渡阶段.而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的转型再造,不是由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所催生的,而是在世界建筑体系进化过程中,被一步步地拖入不可逆转的建筑文化发展大势之中.我们知道,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方建筑经历了由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等不同阶段,最终趋向于现代主义,这些不断变化的建筑风格,不同程度地反应在中国近代建筑中.由于西方建筑具有优胜独特之处,引起一些清廷有识之士的关注,例如1847年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对西方建筑作如下评价:“夷人好治宅,重楼叠屋,多至三层,绣闼绿窗,望如金碧.”[4]1879年,戊戌变法的倡导者康有为到英国治下的香港考察,当他徜徉于鳞次栉比的建筑中时,不胜惊叹和感慨:“览西人宫室之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5]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伴随西方列强对中国土地的分割和占领,包括西方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中国,逐步改变了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独撑天下的局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合和之美”“中庸之美”遭遇西方建筑审美观念的强力冲击.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为了满足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建筑领域的新要求以及顺应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在设计理念、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接轨和融合就成为一种历史必然.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中国建筑仍沿袭旧时规范,西方建筑在彼时的中国仅为新异之物,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尚未从根本受到侵袭.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帝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彻底打开,中国近代史上的对外开放在无奈和屈辱中启动:设立租界、开辟通商口岸、租借港口、圈占铁路附属地等,被西方列强霸占的城市或地区经济社会结构被迫转轨变型.因此,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制于封建化和殖民化二元结构的影响,以至于城际和区域之间建筑发展极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全方位整体性的现代化转型尚未出现之际,中西两大建筑体系已经共生并存.例如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控制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摩登式”、“万国式”、“国际式”等现代主义建筑式样.特别是上海开埠以后,西方列强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建造了一大批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建筑,从带有芝加哥学派特点的沙逊大厦,到流溢新艺术运动色彩的国际饭店;从洋溢新古典主义基调的汇丰银行,(图1)到律动折衷主义旋律的江海关大厦,其数量之繁多、种类之庞杂、规模之宏大为世界建筑史增添浓重一笔,中国传统建筑型制逐渐被边缘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遇到严峻挑战.

如前所述,最早出现在中国土地上的西方建筑是传教士建造的教堂.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中宗教占据至高无上的位置,而传经布道的场所就是神圣肃穆的教堂,所以,教堂在西方人心目中应该是最好的建筑.早在明末清初之时,由西方传教会出资在北京建造了天主教堂,清朝顺治、康熙时期对建造教堂比较宽容,雍正皇帝君临天下后立即颁布“教禁令”,已经建造完毕的教堂被关闭停用,后来个别教堂被官府和民间弃绝或焚毁.鸦片战争结束后,摄于英、法、德等国的威逼和胁迫,满清政府不得不将雍正颁发的“教禁令”予以废除,京内外被关停废弃的教堂重新发还教会,以此为发轫,各种西方教堂在中国各地不断涌现,仅1843年一年英国人就在广州建造了6座.[6]受中西礼仪之争的影响,1764年法国制定了废除耶稣教会的法令,随后葡萄牙、西班牙也叫停耶稣教士的传教活动.1773年,罗马教皇克莱芒十四宣布罢黜耶稣教会,至此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修建教堂活动暂告一段落.由于这些教堂绝大部分为西方教会组织或神职人员出资修建,因此,近现代中国的天主教堂几乎全部以西方建筑式样为主,而最为流行的当属哥特式风格.在中国较早出现的且非常有代表性的哥特式教堂,当属1910年由英国建筑师W.M.Dowdall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建造的上海徐家汇天主教教堂;而此前1888年建成的北京西什库教堂,虽然建筑材料全部取自中国本土且施工工匠也均为中国人,但教堂建筑风格依然是哥特式,只是该教堂的规模不如徐家汇天主教教堂宏大精巧.当然并非所有在中国建造的教堂都是哥特式的,例如始建于1907年3月的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如今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拜占庭式建筑,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这些教堂由于由中国工匠施工建造,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事实上,正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建筑文化的并存互补、互动互彰,才使得中国近现代建筑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风貌.(图2)


本文地址:http://www.sxsky.net/yishu/040136715.html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殖民与反殖民是非常重要的时代主题,而近现代中国建筑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的物质表象之一,其发展路径不可能不受到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制约.如果说教堂建筑彰显的是纯粹西方建筑文化,那么星罗棋布于中国各地的其他方面的西方建筑则包蕴或多或少的中国建筑文化元素,不仅富有实用功能,而且彰显人文意蕴.换言之,尽管教堂在中国出现得较早而且数量较多,但其毕竟只是扮演着心灵寓所和精神港湾的虚妄角色,他们的真正目的是窃取这块土地上的资源和财富,因而这一时期比教堂规模更大、数量更多的西方建筑是与兴办实业搭界的商业建筑和行政建筑.例如,建于1917年的上海浦东陆家嘴路的陈桂春商行是一个综合中西建筑文化优长的复合性折中式建筑,该商行是一座四进三院的宅邸,院内空间格局呈方块型,轴线对称明朗,四周房屋疏密有致,外相属于典型的中国式院落.但正房两端的开间采用西式风格,如天花板、地板、卫生间、百叶门都吸纳了西方装饰手法,两侧厢房镶嵌的是中式格子窗,而居中一间空廊的两根木柱采用柯林斯柱头加以装饰,与中式格子窗相映成趣,达到中西建筑艺术水乳交融的奇妙效果.再比如,始建于1906年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马迭尔宾馆,(图3)建筑的立面处理完全采用西方建筑手法,门窗、阳台、女儿墙和室内穹顶的设计装饰体现出“新艺术”风格.而对阳台和女儿墙的设计则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模式,特别是女儿墙以砖砌为主,以轻柔、灵动的曲线勾勒出极具气势与动感的造型,整个建筑仿佛具有鲜活的不竭的生命力.建筑不是普通的文化符号,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往往具有深不可测的政治权威意义.行政建筑在我国历史悠久,历朝历代不同级别的行政官员都有自己的办公用房——衙府官邸.这些衙府官邸的建筑布局都是模式化的平房院落式,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鸦片战争以降,西方建筑多层式样的引进使中国一些城市开始建造多层楼房院落式的

1 2 3

关于西方建筑方面论文范文,与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现代城市建筑的影响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

数学与艺术论文

怎样写体育论文

高中学生音乐论文

竞技体育概念

舞蹈专业论文题目

体育舞蹈

艺术类硕士毕业论文

艺术类省级期刊

音乐表演论文

中班体育总结

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现代城市建筑的影响(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