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教育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与我国非全日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时间:2020-07-06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此文是一篇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关于研究生教育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我国非全日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适合不知如何写研究生教育及学位及全日制方面的研究生论文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研究生教育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如学习形式多样、“宽进严出”、学分制管理、全成本收费等.然而,“学术性”色彩浓厚的培养模式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应该采用产学研结合的方式,突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应用性”特征.为此,高校应该积极提高认识、改善管理、拓展资源.

关 键 词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余勇(1980-),男,河南信阳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广西 桂林 541004)万卫(1979-),男,湖南衡阳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重点项目“广西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102ZD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19-03

如何提高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一直是各界关心的焦点问题.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招生单位也进行了持之以恒的探索.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多数学者认为,不完善的培养模式是导致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问题在于,人们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讨论并不充分.故本文将对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各种教育教学要素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所形成的主要关联方式,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流程,它主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1]尽管历史较短,然而各高校在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探索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我国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拓宽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渠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尽快步入快车道,1980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五、六条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即可授予相应的学位.这就为我国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打开了大门.为了规范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国家相继颁布《关于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试行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硕士、博士学位暂行规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等多个文件.这些文件对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例如,《规定》强调,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有权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单位可以在已授予毕业研究生学位的学科、专业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也就是说,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取得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资格.不难理解,国家政策的主要出发点在于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20世纪80年代,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严重短缺.为此,国家决定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类型多样、科类繁多、层次丰富的喜人局面,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大量地输送了亟需的各类人才.虽然我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在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其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1.学习形式多样

国际上,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三种:论文型学位;课程型学位;论文、课程分别型学位.[2]与此不同,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同等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