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学习班方面论文范文,与上海市委写作组举办的各类学习班相关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学习班方面论文网,关于上海市委写作组举办的各类学习班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学习班及政治经济学及第一篇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学习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是“文革”期间上海市委写作组的一大创造.

市委写作组前后一共办过多少学习班,连朱永嘉本人也一时说不清楚,粉碎“四人帮”以后,经过认真的清查核实,才得出如下的统计数字:1971年以来,市委写作组共举办了二十九期学习班,学员总数达八百七十四人.

市委写作组为何要如此大规模地举办学习班?答案是:一有主观需要,二有客观可能.

先说“主观需要”.在写作组写文章是很累的,时间短,任务重,经常突击熬夜,又没有任何补贴(“文革”期间取消稿费),王知常曾经感叹地向写作组的历史组成员说:“像我们这样拼命写文章,过了四十岁,精力就不行了.”写作组成立初期,本部及各下属组织的成员,多半是高校和原社科院的中年业务骨干,长此以往,势必出现“断档”现象,必须未雨绸缪,及时补救.朱永嘉曾考虑设立上海社会科学院,也许他在复旦大学长期教书,“书生气”尚未完全消失,觉得社科院的名称较为响亮,容易吸引业务人才,所以于1974年6月1日写了一份“加强理论队伍建设”的请示报告给张春桥、姚文元,建议成立社科院,结果被浇了一盆冷水,张春桥批示道:“对社会科学院问题,我认为不忙于建立,一搞这类机构,势必增加许多行政问题,忙于应付.”姚文元也于6月3日作了批示:“同意春桥同志意见”,并在原报告中“办临时学习班”一语旁写道:“这种形式比较灵活.”张春桥不愧为“四人帮”的“军师”,深谋远虑,唯恐朱永嘉等忙于事务,丢了“大批判”这个头等大事.姚文元的出手也不同凡响,他的“灵活”二字点明了要害所在,以后的发展完全证实了这点.大凡各类学习班开始时,参加的成员都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但“临时”了那么两三个月,便分出高低优劣来了,这就便于朱永嘉、王知常选拔尖子,分别安排.大部分没有留下来的成员回到原单位,那也没有关系,反正他们已经完成了学习班规定的战斗任务,接受了“四人帮”一套的理论熏陶,以后有需要还随时可以抽上来,投入新的“战斗”.至于学员的工资、福利、后勤杂事等,写作组一概不管,真是“灵活”极了.


怎么撰写学习班毕业论文
播放:28006次 评论:7735人

再说“客观可能”.“文革”以前,上海市委写作班子的地位开始时没有后来这样高,要向其他非市委宣传部管辖的单位调人并不简单,例如要调的是高校教师,就得经高教局和各高校同意.“文革”开始以后,“四人帮”得势,情况便大不一样了,当时上海市革委会负责人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对市委写作组刮目相看,知道该组是张春桥、姚文元的重要基地,因此为写作组举办学习班大开绿灯,可说要人有人,要钱给钱,要地方给地方.当时写作组总部设在康平路一百四十一号(原《支部生活》编辑部办公楼,离康平路上海市委大院仅两三百公尺之遥),下属各组则分别设在原党校、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华东师大等处,真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不胜枚举.

既有“主观需要”,又有“客观可能”,写作组举办学习班自然越来越红火了,请再看一组统计数字.学习班的类型:按专业分,有党史学习班、政治经济学学习班、自然辩证法学习班、文艺创作学习班等;按专题分,有评《水浒》学习班、“儒法斗争史”学习班、反击“右倾翻案风”学习班;按时间分,有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学习班人员集中“学习”两三个月,结束后即回本单位,长期学习班人员平时在本单位,每星期五来写作组“学习”.经过各类学习班的实践和考察,朱永嘉、王知常等人就先后从学习班中留下了四十二名青年,分在原写作组及下属各组工作.

在进一步了解各类学习班以前,先来听听王知常的一句名言和朱永嘉提出的一个宗旨.

王知常曾经明白而自豪地宣称:“我们现在办学习班,就是用我们的观点去影响一大批人.当年蒋介石也办黄埔军校和庐山军官训练团嘛!当然阶级属性不一样.”朱永嘉提出的办班宗旨是:“以任务带战斗,以战斗带队伍.”朱、王这两番话真可以说是言简意赅,把他们举办学习班的终级目的和原则方式等都囊括无遗了.

上海市委写作组举办的各类学习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习班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怎样实现“以任务带战斗,以战斗带队伍”?试看朱永嘉、王知常交给文艺组、历史组、经济组分别举办学习班的几个例子:

姚文元于1973年底来上海,在接见朱永嘉等几个核心成员时说:“批孔、评红都是大问题”,鼓吹写评《红楼梦》文章要“同现实斗争联系起来”.朱永嘉立刻照办,不久便指使文艺组举办了一期“《红楼梦》评论学习班”.朱永嘉在学习班开学第一天就到会讲话,他一再强调“评红”要“触及时事”,要“吸取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意义”.朱永嘉一方面拿出写作组得力郭某所写的《大有大的难处》的清样,作为“影射红学”的范文要大家学习,另方面又鼓励大家选好角度,可以从一人一事出发引申开来,发点议论.不久他就同学习班学员共同议论了许多《红楼梦》中的人物和题目,要大家写文章.王知常也抓得很紧,经常向学员出点子.如他说“写贾政要写贾政在大观园里的地位,贾政是大观园中制定政策路线的”,妄图影射周总理.此外如发在《学习与批判》上的《薛宝的中庸之道》、《贾探春的新经济体制》等一大批文章均是联系现实和影射攻击之作.还有一件颇有讽刺性的事不妨在这里一提:既然朱永嘉、王知常要求联系人物来写,学员当然会写到贾母,谁知朱永嘉把评贾母的文章题目都勾去了,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朱永嘉神秘兮兮地说:“老祖宗不能评.”原来他害怕这么一来,旁人也会效法他们,说文章是影射毛主席的!

“四人帮”大搞“批儒评法”.1974年6月,姚文元批示要出一本通俗性小册子《儒法斗争简史》,以扩大“批儒评法”的战果,朱永嘉立刻授意历史组负责人,让正在举办的历史学习班转向,把十六位学员分成先秦、两汉、唐宋、元明清四个小组,声称为了“使这批学员得到锻炼与培养,青年人自己写书给青年人看”,要求突击进行编写.学习班学员当即开会讨论,提了各种设想,有的主张章节体,有的主张写成章回小说体,最后朱、王拍板决定:“可采用史话体,写得有血有肉一点,可避免枯燥乏味.”经过了七八个月的苦干,这本《儒法斗争史话》终于在1975年10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印数达三十万册,发行全国.这还不算,王知常为了扩大影响,又特地组织了一篇“书评”,发表于《学习与批判》1975年第12期.遵照朱永嘉指示,该书以罗思鼎文章为依据,紧跟紧随,亦步亦趋,不少地方还照抄或是化用罗思鼎文章的原话,吹捧吕后,大批宰相.如书中“楚汉相争”一则抄录《论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说什么刘邦的关中根据地“在吕后、萧何的领导下”,“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输送人力和物力”.“黄老之治”一则抄录《论西汉初期的政治与黄老之学》,吹捧吕后“依照刘邦的遗嘱”,“按照汉高祖刘邦的既定路线、政策办事

1 2

关于学习班方面论文范文,与上海市委写作组举办的各类学习班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

汉语言文学论文致谢

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

有关文学的毕业论文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英语文学论文答辩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目

美国文学论文题目

比较文学论文选题

文学类论文格式

上海市委写作组举办的各类学习班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