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翻译文学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的相关毕业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翻译文学方面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的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翻译文学及文学翻译及现代文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翻译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论在当时国内译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对者、持不同意见者很多,但本书作者仍以客观的立场,相当详细地描述了围绕许论展开的争论:赞同者(如郑海凌)推崇许论突破了翻译“以信为本”的传统观念,标举译者的创新意识,是我国翻译理论的一大飞跃;反对者(如江枫)质疑其“既与一般翻译工作的本质属性不符,更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规律性特点相抵触,因而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在实践上导致有害的结果.”作者在总结这一论争时颇恰如其分地指出:“上述围绕许渊冲的‘美化论’、‘优势论’、‘竞赛论’所进行的学术争鸣,不是‘科学派’和‘艺术派’的分歧,而是‘艺术派’内部,在文学翻译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这一问题上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认识,集中地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学翻译理念之间的交锋,也反映了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所具有的内在矛盾性.”作者最后归纳说:“在争论中,双方最终没有妥协.这表明文学翻译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两种不同的倾向的并存是现实的,也是正常的和合理的.可以想象,今后两派会继续在理论争鸣中互相借鉴吸收,在翻译实践上互相展开‘竞赛’,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奉献出不同面貌的译品,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这必将有利于我国文学翻译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3:406]

作者把关于“翻译学”的论争作为全书的最后一章,并从“翻译学可否建立”和“如何看待借鉴西方译论,如何看待和吸收中国传统译论”两个大问题入手,介绍了国内翻译界围绕翻译学所展开的激烈的论争,同样非常值得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前面所提到的所有论争,最终都应该随着翻译学的建立而得到深化或解决.翻译学应该是讨论和解决所有有关翻译问题论争的最合适的平台.

关于第一个问题,即“翻译学可否建立”的问题,本书很详细地介绍了围绕这个问题两派论争者所发表的的意见.一派认为翻译学不可能建立,它只是一个“迷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揭破”翻译(科)学的“迷梦”;另一派则认为建立翻译学完全可能也可行,翻译学的建立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是终究能够实现的.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两派论争者的身份和学术背景,我们也许可对这场论争有更清楚和透彻的了解.在这场论争中,持“迷梦说”的人士多为长期从事翻译实践的翻译家,且多是文学翻译家(如劳陇),其中也有部分虽是大学教师,但身兼翻译家,且讨论问题时的立场基本未摆脱翻译家的身份(如张经浩);另一派则几乎清一色是高校教师,他们多从事翻译教学,虽然其中也有不少人从事过翻译实践,但他们在讨论翻译学问题时的立场和出发点是在学理层面的(如谭载喜、王东风等).由于这两派人士不在同一层面上讨论问题,因此难以达成共识也就不难理解了.

与此同时,作者在该章第一节的末尾援引《文学翻译学》的作者郑海凌的意见,认为“不同专业的翻译活动,性质不同.笼统地讲建立翻译学是不切实际的.笼统地讲翻译是科学是艺术也是不恰当的.”[3:434]我觉得郑海凌的意见很有道理.目前围绕翻译学能否建立的问题争论不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反对者基本上就是从文学翻译的特殊性立场出发来立论的,而持肯定意见者则是着眼于翻译活动的整体来立论的.以局部领域里的一些特殊现象为由反对整体的对翻译活动和现象的讨论,两派的意见自然难以取得一致了.

同样的问题其实也反映在对“如何看待借鉴西方译论、如何看待和吸收中国传统译论”的论争中.许渊冲尽管也在大学执教,但他有相当丰富的翻译实践的经验,而且颇以自己在翻译实践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自豪.因此,他从自身的翻译经验出发(所谓“积60年的经验”),对西方译论持否定态度,认为“西方的翻译理论不能解决中西互译的实践问题”,“只能解决科技翻译问题”,而认为只有“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是全世界最高的翻译理论,能解决全世界最重要的两种语文之间的文学翻译问题.”[3:439]其实,对许渊冲来说,他所谓的“中国学派翻译理论”,说到底,也就是他从自身翻译经验总结出来的“美化之艺术”的“翻译理论”,这在前面已经有所提及,这里不再赘言.由此可见,当我们的一些学者一味固守自己的经验,跳不出实践经验的圈子看问题,那么对一些理论,尤其是纯理论问题,是很难得到比较全面、客观、公允的认识的.

最后,不妨顺便提一下,自2006年起,教育部根据国际上众多著名大学开设的翻译学情况,也同样试点性地在全国部分院校设立了独立的翻译系.而从2007年起,国务院学位办又推出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ing,简称MTI),翻译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和前景.翻译学究竟能不能建立如何正确看待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中西译学理论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国家在部分高校中翻译学学科的建设和探索,相信终究会得到更加清晰、更加正确的回答.

参考文献:

[1]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向远.王向远著作集[M].第八卷.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新书架

杨迎平著《永远的现代――施蛰存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

《永远的现代――施蛰存论》从施蛰存的小说创作、编辑工作、翻译工作以及其他文化活动等方面,论述了施蛰存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而突出的贡献.专著论述到施蛰存的编辑工作和翻译工作的成就,第一次从小说创作以外来看施蛰存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如徐中玉先生在序言所说的“翔实、客观”,从而填补了施蛰存研究的空白.

(之初)姑丽娜尔•,吾甫力9―19世纪的维吾尔族翻译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1期(总第70期)

1 2 3 4

关于翻译文学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的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

台港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外国语文学论文

先秦两汉文学论文

比较文学论文集

文学论文范例

汉语言文学自考培训

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

语文学生论文

汉语言文学怎么样

doc下载 下载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的(4)WOR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