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比较文学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1978―2016)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比较文学类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关于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1978―2016)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比较文学及中外文学及文学人类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比较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当代中国比较文学自1978年“复兴”至今,已历三十春秋,正值“而立之年”.对30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的历程与现状、成绩和问题,本文从发展概况、教学业绩、学科建设和学术成果等方面,作了回顾、总结与审视,以便能比较清醒地迈向“不惑”与“知命”的学科未来和发展.

关 键 词:比较文学;教学教材;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存在问题

中国比较文学自1978年“复兴”至今,已历三十春秋,正值“而立之年”.对30年中国比较文学的历程、现状,作一回顾审视,以便健康有力地迈向“不惑”与“知命”的学科未来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历史回顾

30年来,中国比较文学是同新时期国家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同步发展,在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天在座的许多学者,都先后投身于它的复兴与开拓,见证了它的成长和发展,体验了它的历程和甘苦.

首先,我们拥有一支相当稳定、学科专业意识很强的比较文学教研队伍.我们学会的会员数始终保持在千人左右,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各个学校的教研骨干、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和政府咨询顾问,而我们老当益壮的教授,仍在辛苦笔耕、舌耕.据不完整统计,我们还培养了硕士674人和博士百人以上,以及一批博士后(据94所高校中56所公布的数字).我们的队伍是老中青结构合理、又后继有人并齐心合力的教学研究团队.

其次,我们已经成功地举办了8届全国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其年会主题从开始两届的“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和“文学的空间与局限”.到七、八两届的“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学与当代人文精神”,反映出中国比较文学从复兴到发展、从摸索到成熟、以及与国际学界接轨并彰显自己特点的步步台阶.而且我们的前后两任会长,杨周翰和乐黛云,以及孟华、刘象愚等教授都参与了国际比协的理事会工作,协助香港国际比协大会的召开,成功举办国际比协理事会北京会议,使中国比较文学成为当今国际比较文学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与此同时,每年发表和出版的论著,数量稳定,质量提升.1980至2000年,发表论文9269篇;1978至2005年,出版著作1129部.其中获得省部级奖或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均达57项以上.

再次,学科体制化建设趋于成熟完善.我们有权招收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生的高校26个、硕士生高校94所,开设比较文学课程的学校在160所以上,并延伸到理工科专业和中学课堂;出版教材81部,其中国家级优秀教材1部,被列入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的教材8部,被命名为“面向21世纪系列”的教材6本;我们还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和国家级精品课程4个.凡此表明,我们的学科建设正走向优质前列.此外,我们还具有稳定的专业杂志、报纸和专业学术网站:《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通讯》、《比较文学报》、《中外文化与文论》、《跨文化对话》、《海外华文文学》、《文学与人类学》、《基督教文化学刊》和专业网站“文贝网”等,以及由温儒敏、张文定、王向远、唐建清、刘献彪等学者编写的一批功德无量的专业资料工具书.

在这30年中,我们的比较文学无缘“学科之死”,倒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犹如人的成长,今已进入而立之年,并正向不惑、知命迈进.

二、教学业绩

(一)教学业绩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从1978年至1985年的高校教师自发的教学草创、1986年至1996年的纳入国家教学体制、以及1997年到现在的学科建制发展成熟的三个阶段,而且都与高校教改和体制化建设紧密相连,突出表现为六事件:1,1985年,经国家体改办批准成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杨周翰、乐黛云两会长和大家的努力下,使之成为当代中国学界最为活跃的学会之一.也就在这一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在国内外正式招收比较文学硕士研究生.2,1990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与《读书》杂志联合组织了全国比较文学著作评奖活动,十多家新闻出版单位参评,30多部著作获奖,扩大了社会影响.在同年由国家教委制订的研究生培养学科目录中,正式列入了比较文学专业.3,1993年,北京大学获批第―个比较文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发展至今已有26所高校招收比较文学博士生.而四川大学和首都师大还分别成立了招收本科生的比较文学专业.4,1997、1998年,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并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一个二级学科,并将比较文学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奠定了比较文学在高校文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5,获得了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即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又有四川大学、湘潭大学、天津师大、上海师大等校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6,1985年、1987年和2007年,分别于深圳、青岛和成都举办的全国高校比较文学师资或骨干教师讲习班,都获得教育部有关司局的认可,并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为中国比较文学教学和学科的学术规范化作出贡献.

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1978―2016)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比较文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这些标志性的事件,充分反映了我们学科发展并非大起大落,而是稳步向前地建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学科之一,并在国际学界也呈现为“风景这边独好”的一大特点.

(二)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的主要收获,体现在教材编写和学科理论的建树上.

1978年,杨周翰教授就首先提出要编写有“比较法”的文学史教材,后来又明确主张“要求有一部特别适合青年阅读的有关比较文学的著作”.经历了80年代的大规模引进、90年代的小规模更新和新世纪的大规模求新等3个阶段之后,从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导论》出版至今,我国学者已编写出版了教材79部、资料汇编20余种,撰写探讨学科基础理论的论文数以百计.

我们在学科基本理论研究方面,既努力保持与国际学界、国际话语的密切沟通,又致力于摆脱以西套中、以中就西的言说模式,继承传统,容纳新知,丰富更新了比较文学的内涵:首先是认真探究了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问题,逐渐形成了比较文学基于“跨界”(跨文明、跨文学、跨民族、跨学科、跨语言等界限)且以“跨文化”为准的综合性文学研究学科的共识;其次是着力探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基点――可比性和研究视域,并将之学理诠释为学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做到了学科基础理论与具体教研实践的良性互动;再次是我们一直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外部和自身的挑战,使得每一次“危机”都转为本土化的“生机”.乐黛云多次论证并确立的“和而不同”理念,严绍望、曹顺庆先后提出的“变异学”命题,以及关于比较文学“中国模式”,尤其是“中国学派”、“失语症”等问题的争论,激活了学界的探索与创新.

(三)反思不足

目前在教学方面有待我们努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并,由于它们是高校传统中的两门不同课程,因此如何使二者结合并相得益彰,期待大家的探索.

2,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学术的规范化、教学内容的本土化与学科性质的国际化等,它们如何结合创新,如何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等问题,还有待深入解决.

3,目前,硕、博士点数量和硕、

1 2 3

比较文学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1978―2016)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

儿童文学论文

文学论文选题

英语文学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文学

汉语言文学论文

文学学年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范文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自考汉语言文学论文答辩

四年级语文学科论文

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1978―2016)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