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类有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我国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问题文献综述相关论文文献综述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为您写社会保障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社会保障类有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我国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问题文献综述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包括关于社会保障及覆盖面及养老金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社会保障论文范文。

[摘 要 ]文章对研究我国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的文献从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基本养老保险(公共养老金)覆盖面扩展、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影响因素、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方式.我国企业年金计划是自愿性的.今后应该加快推进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的进度,以适应我国多层次保障体系中的第二支柱的要求.

[关 键 词 ]企业年金;覆盖面;基本养老保险;中国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2-0136-05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进行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企业年金得到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企业年金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在近20年的发展中,从无到有,从试点到逐步展开,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它发挥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难以成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一个支柱.据统计,从2000年底到2012年底,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覆盖人数占同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的比例仅在4.11%~6.05%之间;就覆盖率而言,历年企业年金参保人数占当年就业人口比重在0.78%~2.06%之间;历年建立年金计划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均不足1%;基金累计结余占同期GDP的比例均在0.19%~0.76%之间.

覆盖面窄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非常关注,从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的影响因素和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公共养老金)覆盖面扩展与企业年金密切相关,因此,本文拟从以上三个方面梳理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基本养老保险(公共养老金)覆盖面扩展

科林·吉列恩(Colin Gillion,2002)在《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中指出:“至于什么是最适合的养老保障制度,要根据很多因素来判断.然而,全面覆盖和良好监管是检验一国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程度的基本标准.”2004年,在作为最早改革养老金制度的国家——智利改革进行了25年之际,世界银行发布一份研究报告《遵守社会保障的承诺:拉美状况》(Indermit S.Gill,Truman Packard,Juan Yermo,2004),评估了智利的改革成果.该报告指出,养老金改革改善了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但是普遍存在覆盖面较低的问题,大多数国家的覆盖率低于50%.覆盖面问题成为诟病养老金改革的一个主要标志.Rofmann and Lucchett(2006)指出,养老金体系的评价指标不外乎三个方面:覆盖面、恰当性、可持续性(coverage,adequacy,and sustainability).因此,覆盖面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国外有专家认为,隐肚债务的规模是决定公共支柱保留程度的最主要变量(Estelle James,2001).也有专家将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制约因素归纳为五种:贫困人口情况、自由职业情况、体制交易成本、制度设计问题、制度可信度(Robea Holzmann,2001).我国有专家发现,人均基本养老保险受益额在对覆盖面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并且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人均基本养老保险受益额每增加100元,覆盖面下降0.4%.人均基本养老金标准与覆盖面之间存在持续一贯的负相关关系(张光、杨晶晶,2007).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替代率与覆盖率的偏相关系数约为-0.22(李薇,2007).事实上,养老金制度的三个主要目标(即充足性、覆盖面、财务可持续性)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具体地说,养老金的充足性越高,则覆盖面越低;充足性越高,越需要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越多,越有利于覆盖面的扩大”(陈雷、孙国玉,2010).


社会保障职称论文撰写技巧
播放:33650次 评论:3183人

“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是我们多年以来所坚持的基本方针,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制度目标.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为主体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障制度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实际覆盖面有限,保障水平低,在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在实践上尚未实现.

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逐步扩大到城镇所有企业及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也要逐步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是,我国1999年初开始的养老保险扩展覆盖面并不成功,正如胡晓义(1999)所指出的,“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在努力扩大覆盖面,另一方面被保障人口却在流失”.这种情况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为以扩展覆盖面为手段来缓解养老金基金压力,“寅吃卯粮”,对此,非国有企业会产生其缴费将被用作向退休人员较多的国有企业进行实质上是现收现付性质的收入转移支付的预期,因此没有动力和积极性来参加这样的养老金计划,或是会设法逃避缴费(王东进,2001).而且强行扩覆,后果将很严重,因为这将置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于死地,产出将大量减少,失业将大量增加(李珍,2000).除了以上两位学者列举的制度设计和企业类型的原因之外,理论界认为扩覆难的主要原因还包括:分散决策、分割管理导致决策权责模糊,隐性债务显性化,企业漠视临时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权益,各地自主选择保险金基础部分比率使保险政策碎片化严重,养老金异地转移难,执行社会保障政策的行政部门(各地社会保障局)缺乏权威,民营和私人企业参保意欲不高,地方政府害怕扩展覆盖面影响外来投资等等(郑功成,2002;姜向群,2005;朱冬梅,2005;穆怀中,2006;史寒冰,2005;柳清瑞,2009;黎民,2009;高芙蓉,2010).但是,基本养老保险扩展覆盖面是非常紧迫的.扩展覆盖面有利于维持现收现付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有利于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可靠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封进,2004;景天魁,2005;郑秉文,2005). 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这项规定速度不快,效果并不好.有专家提出,应该针对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等从业人员制定弹性缴费和给付的政策,不断提高这部分群体的参保率(穆怀中,2006);同时,还要通过改善就业工作,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措施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王延中,2005);需要制定适中的缴费率和完善管理来提高其参保水平(邓大松,2007).

三、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影响因素

目前,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展是个热点问题.对于企业年金来说,学者关注较多的是企业年金的性质定位、制度设计、筹资模式、赋税政策、投资运营及监督管理等.尽管这些问题都很重要,但是它们是建立在企业年金覆盖面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对企业年金覆盖面问题的研究.

公共养老保障可以在其提供特别丰厚的待遇时,“赶走”私营养老保障;但当公共养老保障鼓励就业者提前退休,增加就业者的储蓄需求时,会“请来”私营养老保障.6种公共养老保障政策可以对私营养老保障产生直接的影响,即强制、补贴、解约、规范、保险、最低保障(科林·吉列恩,2002).

尽管我国学者没有对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的影响因素作专门的研究,但我们可将影响企业年金发展的诸多因素看成是企业年金扩展覆盖面的障碍因素.对此,大致可分为两类: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缺少企业年金发展必备的条件,如市场环境欠公平,劳动力过剩,税制优惠欠缺,资本市场不成熟,专业机构及专业人才缺乏(庹国柱、朱俊生,2003;刘俊延,2004;郑功成,2007);另一部分专家认为,主要是制度的原因,如参与的条件限制过多,赋益权时间过长,税收优惠政策不统一导致的“需求不足”,信托管理、投资管理、相关执行等年金供应方面问题,以及企业年金自愿建立的原则与我国的企业环境不相适应等(崔少敏、武玉宁,2006;林俊荣,2006;褚福灵,2006;彭雪梅,2005).

下面两个课题组则对阻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因素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保所课题组结合上海、成都、深圳、大连、北京五个城市企业年金的情况,分析了企业年金的定位不清、远行机制、财税政策、企业负担、基金管理等问题(崔少敏、刘燕生等,2003).《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与管理规范》(劳动社会保障部和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共同课题组,2002)则指出了制约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五大原因:缺乏基金法律体系;管理不规范;基金投资渠道不合理,投资效益不佳与投资风险大;企业年金金融市场中的运行规则与程序不成型;缺乏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与专业管理人员.

四、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方式

各国扩大企业年金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覆盖面有几种政策,这些政策可以归为四种实现路径:自愿的税收激励、协议退出、劳动协议、强制.自愿路径下,政府不要求雇员提供养老金,也不要求雇员参加养老金.在自愿框架下.一般通过税收激励鼓励扩大覆盖面.政府对公司和工人征税越高,则税收减让的价值越大.美国、加拿大、德国都起始于自愿养老金制度.协议退出则是规定,在雇主和雇员的替代计划满足最低标准时,可以自愿退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或全部.如果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提供税收激励,那么协议退出通过减少社会保障缴费,提供了进一步激励.在英国,个人账户可以被用来协议退出,雇主可以减少对传统DB制度的贡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和秘鲁也实施了协议退出.劳动协议是由劳资双方达成的协议,即由雇主和工会谈判达成.这个路径只在一些工会组织发达的国家发挥重要作用.劳动协议通常是行业性的或职业性的,或是在大公司存在.在日耳曼国家,荷兰和法国有非常全面的私人部门劳动协议,在德国公共部门协议比私人部门协议更重要.而强制则在几乎每个国家的退休体系中都发挥重要作用.除上述路径外,扩大覆盖面,还应巩固已有覆盖面、打击逃避缴费行为等(Martin Rein and John Turner,2004).

国外很多专家主张对养老金进行私有化改革,他们对我国提供的建议大多是要建立产权清晰的养老金制度.马丁·费尔德斯坦认为,对于中国来说,核心点在于朝着投资式的个人账户转换(Martin Feldstein,2004).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在2005年“诺奖大师纵论中国经济”论坛上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保障提了一个建议,就是必须由政府强制进行,或鼓励个人储蓄,然后通过资本市场加以运作,即引入个人账户,从根本上刺激社保制度的总体收入.这些建议可看作是企业年金扩覆比较充分的根据.

国内很多专家认为,从多支柱养老保障理论的角度看,随着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逐步实账化,可以将个人账户与企业年金账户合并,捆绑在一起进行市场运营.企业年金可以轻而易举地成就它的第二支柱地位,我们可以称之为企业年金的“消极扩覆论”.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宋晓梧(1999)、王宗凡(2000)、郑功成(2002)、刘遵义(2003)和彭雪梅(2004)等.

与此相对的是“积极扩覆论”.这种观点认为,要建立真正第二支柱的企业补充保险,必须脱离与基本养老保险的捆绑关系,允许不参加(没有资格、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加入企业年金计划(王延中,2005);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划改革,采用一次性退休金加个人账户的职业年金计划或名义个人账户制的方案(李绍光,2006).认同企业年金“积极扩覆论”的还有席酉民(2000)、庹国柱(2003)、朱俊生(2003)、潘莉(2004)和胡秋明(2006)等.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改革走的是第_等于条道路——部分积累制,兼有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特点.“消极扩覆论”的主张其实是恢复现收现付制的第一支柱,另外重组完全积累制的第二支柱.“积极扩覆论”实质上是用企业年金来改造基本养老保险,使其获得与基本养老保险并列的地位.目前,这两种扩展覆盖面方式都缺乏现实的基础,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都是空账.做实个人账户还只是在全国13个省区市进行试点,未完全展开.

五、简评与展望

以上学者从基本养老保险(公共养老金)覆盖面扩展、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影响因素、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各研究者的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大都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年金的成功经验和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实际状况作出的客观判断,表现出了研究者对于扩展养老保障第二支柱的充分关注和研究者希冀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的良好愿望.

养老金计划分为强制性(准强制性)和自愿性两大类.国际上企业年金覆盖率较大的国家通常实施强制性的养老金计划,即强制要求雇主必须建立养老金计划,缴费率则由政府规定.还有一些成员国实施准强制性的养老金计划,即一般通过全行业性或全国性的集体谈判协议,由雇主建立养老计划、雇员参加.目前,我国已确定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社会保障体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