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伦理硕士论文字数要求,关于新闻教育要注重实践品格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文是一篇新闻伦理论文范文,关于新闻伦理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新闻教育要注重实践品格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新闻伦理及新闻学及新闻传播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新闻伦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周国平在一篇描写人性的文章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只刚不柔便成脆,只柔不刚便成软,刚柔相济,才是韧.”“韧”字,从韦,从刃,联合起来表示“耐割耐划的皮张”,《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受外力作用时,虽然变形而不易折断”之意.用这个字来形容黄瑚,似乎最好不过.

自1979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35年来黄瑚便再没有离开过,他也因此成为这个集体同龄人中少有的守望者.回顾35年风雨,黄瑚总结自己只干了三件事:20世纪80年代专注中国新闻史教学与研究方向;90年代转向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教学与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后先后担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常务副院长,主持新闻传播本科教学管理与创新改革十余年.作为丁淦林先生的开山弟子,黄瑚的骨子里多少继承了其师遗风,他将自己形容为“随遇而安”“允执其中”,却又用35年的治学之路塑造了自己在深根固本中创新求变的坚韧个性.无论是勇于打破传统的中国新闻史书写体例成一家之言,还是率先引进新闻伦理课程体系开风气之先,抑或是推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2本科跨学科培养模式”力主改革独立潮头,黄瑚凭借着随性不争、孜孜以求、善利外物、甘于奉献的处世之风,用心力书写下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韧”字.有趣的是,在谈及学术人生的最初启航时,他坦率地称自己当初选择新闻专业并不是因为新闻理想,“我本来是个热爱文学的青年,进新闻系只是因为高考分数太高了”.这就是黄瑚,坦诚自信,云淡风轻.

父亲告诉我一定要读书

“我是50年代中期出生的,1955年生人.我们这代人从懂事开始就进入了一段非常艰苦的年代.特别是刚上小学没几年就遇到‘文化大革命’,三四年级就开始停课.在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动荡年代中长大,连基本的文化知识都还没有学到手就开始‘闹革命’,很多人沾染上了打打杀杀的不良习气,因而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我们这代人曾获得过这样一个头衔――‘文盲加流氓’.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不幸.”黄瑚回忆道,“我是1963年进入上海市卢湾区雁荡路小学开始念书的.我家就住在卢湾区,我父母有五个孩子,我在家里是最小的,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家庭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所以从这一点看,我还是比较幸运的.我父亲早年在师范学校毕业后做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后来又到上海的无锡国学专修馆读过书(注:无锡国学专修馆1920年创建于无锡惠山,是20世纪上半叶培养国学精英的摇篮,抗战期间迁徙于长沙、桂林、上海等地.学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教学内容,学术氛围浓厚,在学界传为美谈),他们的校长是前清状元唐文治,学校主教古文.我父亲的古文功底很扎实,所以小时候他教了我许多,我从很小起就整天在家里背诗词古文,因此古代汉语基础打得很好.我父亲很有眼光,在‘文化大革命’那样动荡的年代他也一直熏陶我们:书是一定要读的.”

黄瑚继续聊道:“我小学读到1969年就自然升到中学去了,当时上海搞中学改革,初高中合二为一,既不叫高中也不叫初中,统称中学,学制为四年,所以1973年我就中学毕业了.中学四年里还包括学工、学农、野营、拉练等瞎折腾活动,教学质量连初中水平都达不到.”说到这里,黄瑚不免为自己庆幸,“因为我在家里最小,哥哥姐姐帮着带我,在‘文化大革命’最开始的三年,我就在家里背古文,受到的都是正面教育.进入中学后,我在英语上花的精力比较多.特别是尼克松访华以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专门有个频道每天播放十几个小时的英语教学节目,从初级英语到高级英语都有.中学毕业后,我就自己购买一些英语教材,每天反复听电台英语,所以高考之前还是打了一点基础的.”

黄瑚不禁感慨道:“我觉得我们这代人从整体上来说是很不幸的一代.虽然邓小平一举恢复了高考,给了每个人平等入学的机会,只要是被社会耽搁的,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参加高考,但是当年最吃亏、高考录取率最低的,还是我们这一批人,也就是50年代中期出生的这代人.”他举例道:“譬如当时三十来岁的考生,“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他们至少高中已经读完了,只是没有机会继续上大学而已.再比我们小一些的考生,毕竟也完整读了三年初中.恰恰是我们这一代人,接受文化教育最少,文化基础最差,相当于接受了三年小学教育就去参加高考.”

新闻教育要注重实践品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伦理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在对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回忆中,最让黄瑚耿耿于怀的莫过于最好的年华没有用于接受系统的教育,这甚至成了他至今回首这段岁月时去反复丈量幸运或不幸的重要标尺.在特殊的年代里,身为家中幼子的他,在家人的庇护下已然为小小的心灵守住了一块净土,多少弥补了一些不可往复的错失年华,但这依旧不能挽回烙刻在他心中的点点遗憾.当一位几近花甲之年的学者,在穿越山河岁月的重重阻障终达彼岸之时,抚今追昔的那份惋惜又何尝不令人理解与动容.

考复旦新闻系不是因为新闻理想

“1973年中学毕业时,我的两个哥哥已经到农村插队落户做农民了,我就留在上海当上了建筑工人,这在当时已经很令人羡慕了.高考是1977年恢复的,实际上是1978年春季和秋季各招了一批,我是到了1979年才去考大学的,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问题.因为当时上大学虽然不用交学费,而且还有十几元的助学金,但我家里当时的经济状况是,父亲已经退休,大哥作为知青只有考大学一条出路,因此我不可能把那时连工资带奖金每月近50块钱的收入丢掉去考大学.”黄瑚继续说道,“所以,1978年我就直接报考了可以带工资上学的研究生.”


怎样撰写新闻伦理学位论文
播放:30301次 评论:6535人

确如黄瑚所言,1977年到1979年,全国参加高考的总人数分别为570万、610万、468万,最终录取人数分别为27万、40.2万、28万,录取率分别是4.8%、7%、6.1%.七七级学生于1978年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于1978年秋天入学,两届考生只相隔了半年.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即将结束之时,中断了十几年的全国统招研究生工作宣布恢复,教育部在1978年1月10日决定把研究生报考资格扩大到未毕业的大学生甚至没有读过大学的“同等学力”者,黄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直接报考研究生的.“结果没考上.其实很正常,当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很少,被录取的大都是老大学生.1979年,工龄满5年的大学生可享受职工助学金待遇,我也就老老实实地去考大学了.”黄瑚回忆道:“复旦大学新闻系是当时文科中录取分数最高的,所以我们班的上海籍同学都是全市前几十名,外地同学也都是各省市前几名.我对高考是很自信的,自忖就算考砸了,名牌大学考不上,一般大学总是能上的.1979年那年是上海高考史上唯一的一次先公布分数再填报志愿的年份,我的成绩很高,大概在全市文科20名左右,觉得这个成绩报复旦大学中文系有点亏了,于是就报了新闻系.”黄瑚直言不讳,“考新闻系真的不是因为有新闻理想,说实在的,当时对新闻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只是一个文学青年,不可能有这个理想.” 说到这里,黄瑚聊起了刚上大学时印象最深的两位老师.“我记得我们进来后的第一门课就是葛迟胤老师的‘读报评报’课,他很关心学生,有一次问我平时看报纸吗,我说看的.他又问我最喜欢看什么内容,我说最喜欢看报纸副刊.”黄瑚笑道,“我记得葛迟胤老师听了之后一时哑然,这位热爱新闻研究近乎痴迷的老师不知道该继续跟我说什么了.这就是我当年的情况,真正学新闻懂新闻是进来以后的事.”黄瑚说道:“实际上我们这一代人要对新闻入门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我们的政治观念都很强.‘文化大革命’十年就是讲政治,你不关心也得关心,因为你不关心政治,政治就要关心你.如果对着干,就要把你打成反革命.读新闻的人必须是关心政治的人,否则是读不好的,永远不会对新闻有感觉.”

他记忆犹新地继续回忆道:“当时王中已经出山了,他是位非常倔强的人,至今我还记得他重新上任复旦新闻系系主任时的场景.那时候我们刚上大学不久,他在就职大会上慷慨陈词:‘我们新闻系要培养一个布鲁诺,不能培养姚文痞(姚文元),培养出姚文痞是我们的耻辱.’王中是老共产党员,说了几句今天人人都听得懂的真话就被打成右派了,吃了22年的苦头,但是他仍不回头,慷慨激昂地要求我们不能随风转,要坚持真理、坚持正义,他这种情绪特别强烈.”说到王中,黄瑚满怀敬意.

“我们这代人比较有吃苦精神,其实讲到底,只要肯吃苦,什么都能干好.所以当年读书的时候,我们的教室、图书馆都是人满为患.大学四年毕业后,我又考上了研究生,我考研的那年应该说是新闻系最难考的一年,公布的招生名额是两个,并强调宁缺毋滥,结果只录取了我一个人.”就这样,当年懵懵懂懂考入复旦新闻系的黄瑚,在以优异成绩完成本科学业之后又如愿留下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那个起初对新闻学毫无兴趣的上海青年渐渐走出了家庭的指引,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学术之路.“丁淦林老师那年刚刚评上副教授,可以招收硕士生了.我的本科论文就是丁老师指导的,于是我选择了丁老师,选择了新闻史.”黄瑚平淡而又深情地说.

新闻学不重视新闻史是不对的

1983年,黄瑚成为复旦大学新闻系这一年唯一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从此开启了他学术人生的第一步.“那时候还没有博士点,硕士生就是最高级专门人才了,考硕士的时候就知道毕业后大都是留校当老师的.因此,我读研究生觉得学好历史和理论很重要,要掌握一门学科必须从掌握它的历史入手.你看学文学的人都很看重文学史,哲学教授、历史学教授也都对自己学科的历史非常熟悉,但是我们新闻学的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不重视新闻史是不对的,这是我们这门学科不成熟的一个表现.只有学了历史,才能有研究根基,才能有职业认同感.”黄瑚说,“所以我当时想,既然要搞科学研究,以后还要当老师,就得扎扎实实地首先学好新闻史.”就这样,黄瑚成了丁淦林老师的开山大弟子.

“硕士三年主要是搞新闻史,很扎实地在看书中度过.当年只有我一个人,所以也很自由.当时是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的课程都是导师安排的.丁老师给我安排的课程,师生比是一比一,像余家宏老师、徐培汀老师,还有历史系的余子道老师等都单独给我一个人开过课.余家宏老师给我上的是马列原著选读课.至今让我感动的是,当他得知为我上课后,从家里找了两本新闻系自己铅印的马列原著选读,跑了好长的路送到我的宿舍去.碰巧我不在宿舍,他就把书放在我寝室后离开了.老先生那年都已经70多岁了.”黄瑚谈及此事不禁动容.“我上他的课在时间上很自由,反正他退休在家,什么时候想去都行,我就挑我合适的时间骑辆自行车去找他求教.丁老师给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课,其实一堂课也不讲,就是教我找文献、读文献,让我自己去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关新闻史的各种重要文献,最后我们两个合作编写了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教学参考资料选注》,这本教材编完了,丁老师的这门课也上完了,这门课的期末考试成绩依据也有了.后来这本参考资料作为内部教材,在复旦大学新闻系用了十几年.所以我们基本上都是以研究为导向学习的,研究生就是真研究,不像现在的研究生,像本科生一样整天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灌输.”黄瑚笑道.

黄瑚说,回想起来,从本科毕业论文研究邹韬奋的《生活日报》,到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孤岛时期的抗日报刊,再到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一路上都是丁淦林老师亲手指导的.“丁老师搞历史有个特点,就是注重填补空白.当年新闻史有很多空白,比较容易做,而且都很有价值.我们可以随便选一个题目,都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非常有意思.1983年到1986年之间,我在新闻史研究领域打下了一些基础,做了许多事情,为了写硕士论文还在上海市档案馆泡了一个多月,天天抄档案,毕业以后我就当老师了.”

1986年,黄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此坚守至今,未曾离开.“80年代百业待兴,新闻系留了很多老师,但是到90年代不少人都走了,因为当大学老师太清贫了.”黄瑚解释道,“90年代中期的时候,学校的工资是1500元,最好的媒体的工资是7500元,差距很大.严格地说,从来没有离开过新闻系的教师就我一个,这里面当然也有机遇问题,但也和我的个性有关系.我为人比较中庸、保守、不张扬,不喜欢冒尖,这点我和丁老师蛮像的.”然而,不独是机遇与性格的缘故,就在90年代复旦新闻系教师纷纷转行的背景下,黄瑚却开启了学术研究的另一段征程――攻读博士学位.

“我是1994年读博士的,1998年拿的博士学位,我的博士论文《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是法制研究和历史研究的结合,这两块正好是我的专长.我读了四年博士,这也是走不了的原因.1995年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