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趋势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

时间:2021-06-11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本文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和生态环境在内的河北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运用马尔可夫链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得分进行了高、中高、中低、低水平的区域划分,并对2010~2013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类型状态和类型转移概率进行了分析,在2013年新型城镇化基础上预测未来五年内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转移概率矩阵和四种类型分布数量。

【关键词】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马尔可夫链

一、引言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的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虽然河北省在城镇化速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新型城镇化质量却不尽人意。河北省作为国家建设京津冀城市群的一员,其新型城镇化质量直接影响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质量,由此,利用马尔可夫链对河北省城镇化质量得分进行分析,以此来深入了解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现状及趋势,寻找制约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因素。

二、河北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趋势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状态划分

基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优劣最终落到“人”,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选取32项指标构建河北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

本文根据马尔可夫链“无后效性”特点,选取河北省11个市域的新型城镇化质量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马尔可夫链优化模型研究其城镇化质量的变化规律,并在2013年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基础上进行趋势和预测分析。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划分为四种类型:高水平(综合得分>=0.75)、中高水平(0.70=<综合得分<0.75)、中低水平(0.58=<综合得分<0.70)、低水平(综合得分<0.58)。

(二)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趋势分析

由于马尔可夫链是一种时间和状态均分离的无后效性过程,以河北省新城镇化质量为研究对象,该方法将连续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数据离散化为4种类型,然后计算相应四种类型的概率分布及年际变化,最终得到一个44的马尔科夫转移矩阵P。通过计算和统计得出河北省2010~2013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类型分布情况。

2010~2013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总体较差,并且各市之间城镇化质量差异较大,高水平地区较少,中低水平地区和低水平地区数量的比重高达66%,2010~2013四年间,河北省各市城镇化质量呈现下滑趋势,高水平地区和中高水平地区数量总和几乎维持不变。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分布不均匀,大体呈现出以秦皇岛、唐山、石家庄为代表的高城镇化质量区域,而以衡水、邢台为代表的低城镇化质量区域的情况。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呈现出下滑趋势,并且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高水平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呈现好转趋势,而中低水平和低水平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呈现下滑趋势,高水平地区即使内部排名没有发生变化,但其城镇化质量得分提高了。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趋势实证分析

采用马尔可夫链方法求出各水平的变动趋势及概率,最终得到2010~2013年间的三个马尔可夫矩阵,将三个马尔可夫矩阵求平均值,求出2010~2013年间的平均转移概率,如表1。

根据表1的结果分析可知:非对角线的概率即不同类型区域发生转移的概率区间为11.1%~27.8%,其中向上转移的概率和向下转移的概率大体相同。根据2010~2013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马尔科夫矩阵可知,对角线上的元素数值较高,最低的为61.1%,而非对角线上的元素数值相对较低,其中最高的比例为27.8%。除去非对角线上的概率值较小外,其数据集中分布在对角线的两侧,表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变化不会出现跨越式提升或者跨越式降低的情形,即不会出现提升到比基期类型高两到三个级别的区域类型,也不会降低到比基期低两到三个级别的区域类型。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趋势预测

根据马尔可夫链的原理,在2013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分布类型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五年新型城镇化质量类型转移概率矩阵和类型分布数量,如表5。

通过表2结果可以看到,河北省未来五年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类型转移概率矩阵的对角线元素数据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其大部分数值仍然高于非对角线元素数值,但其差距出现了明显的缩小,其下降的数值逐渐转移到对角线的两侧,甚至出现了跨越式的转移,出现了向比基期低两到三个级别的区域转移。

三、结论

基于马尔可夫链研究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研究发现: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区域间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冀东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远远高于冀北地区,冀中南内部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异较为明显;2010~2013年期间河北省高水平地区中秦皇岛和石家庄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中低水平和低水平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质量存在逐渐下滑的趋势,高水平和低水平地区间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差距越来越大;从新型城镇化质量类型的转移矩阵可知,新型城镇化质量类型一般不易发生变化,更不会出现跨越式的提升或降级,即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需要长期不断发展和调整。

参考文献

[1]张向东,李昌明,高晓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及评价[J].中国市场,2013(20).

[2]邹军.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J].人民日报,2013-4-5.

[3]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

[4]吴杨等.基于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J].管理学报,2013(3).

作者简介:丁波(1986-),女,汉族,河北省沧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研究方向:数理统计;杨孟阳(1990-),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助教,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研究方向:数理统计。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