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业循环模式现状与评价

时间:2021-06-22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西藏现代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探讨

摘要:为充分认识与挖掘农牧业生产发展潜力与有效模式,推进农牧业生产建设与可持续高效发展提供思想借鉴,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对西藏不同生态发展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采用具体分析与综合评价结合的方法,对西藏农牧业生产中青稞绿色清洁生产种植,农牧林之间内在与产出有机结合,农业与畜牧业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草畜与优势资源综合运用以及渔业与植物共存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总结出西藏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青稞清洁生产型、农牧林种养加结合型、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型、高寒草畜暖棚推进型以及鱼菜共养庭院型5种特色发展模式。分别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青稞清洁生产体系,以“高效生态养殖、科学种植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农牧林种养加结合体系,“资源优化组合与合理利用”的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以“气候特色、草畜平衡与科学养殖”为一体的高寒草畜暖棚体系,“水产养殖与园艺作物共促进”的鱼菜共养庭院体系。上述5种循环模式是西藏不同生态发展区农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具有各自的发展属性与特色,值得借鉴推广与应用,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推进西藏农牧业发展循环模式的4项举措与建议。

关键词:西藏;青稞生产;农牧业;废弃综合利用;草畜资源;鱼菜共生;循环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汤晓玉,主要从事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转化、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以及农村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E-mail:tangxiaoyu@caas.cn;张华国,主要从事循环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E-mail:zhg2002hbhs@163.com;

收稿日期:2018-10-21

基金:农业农村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7015)资助;

Circulardevelopmentmodesofmodern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inTibet

ZHANGHuaguoTANGXiaoyu

AgricultureResourceandEnvironmentResearchInstitute,TibetAcademyofAgricultureandAnimalScienceLaboratoryof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RuralRenewableEnergy,MinistryofAgricultureandRuralAreas/BiogasInstituteofMinistryofAgricultureandRuralAreas

Abstract:Thecirculareconomyisanovelconceptandmethodfortheeffectiveutilizationofwasteresourcesof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Tibethasspecialnaturalattributes,suchasadiversifiedelevationgradient,variedclimate,greatdailytemperaturerange,andalargecomplexityanddiversityofnaturalresources.Itisofgreatimportancetoutilizenaturalresourcestotheirfullpotentialthroughtheestablishmentofeffectivemodesof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production,therebyallowingsustainableandefficientdevelopmentinTibet.Thispaperhassummarizedthecirculareconomydevelopmentmodesof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inTibet,comprisingthecleanproductionofhighlandbarley;thecombinationofforestry,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the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wastes;thealpinegrasslandgreenhouses;andtheco-cultivationoffishandvegetables.Thecleanproductionofhighlandbarleywasbasedontheprincipleof“reduce,reuse,andrecycle”.Thecombinationsystemofagriculture,forestryplanting,andanimalhusbandrywascharacterizedbyhigh-efficiencyecologicalreproduction,scientificplanting,andexpansionofagriculturalproducts.Thecomprehensiveutilizationsystemof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wasteswastheoptimizedcombinationandrationalutilizationofdifferentresourcesreclaimedfromthewastesofcropplantingandanimalbreeding.Thealpinegrasslandgreenhouseswereacomprehensivesystemofgrasslandprotection,grassproduction,andgreenhousegrasscultivation,whichbalancedgrasslandresourcesandanimalbreedingrequirementstomeettheclimateofTibet.Theco-cultivationoffishandvegetablesusedacourtyard-basedsystem,withgreenhouseproductionasacoreelementtopromotetheproductionandcultivationandhorticulturalcropsthroughthesymbiogenesisoffishandvegetables.Thefivecircularmodesweretypicalpatternsof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developmentindifferentecologicalareasinTibet.Eachmodehadits'owndevelopmentattributesandcharacteristicsthatmaybeusedforreference,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Finally,basedontheanalysisresults,fourmeasuresandsuggestionsforpromotingthecircularpatternsof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developmentinTibetwereproposed.

Keyword:Tibet;Barleyproduction;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Wastecomprehensiveutilization;Grass-animalresources;Fishandvegetablesymbiosis;Circulardevelopmentmodel;

Author:TANGXiaoyu,E-mail:tangxiaoyu@caas.cn;

Received:2018-10-21

Fund:supportedbytheOpenFundofKeyLaboratoryofRuralRenewableEnergy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MinistryofAgricultureandRuralAreasofChina(2017015);

开放科学码(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基于经济管理学的观点与视角解释如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是作为农牧业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策略,在现有农牧业存在资源稀缺性、不可替代性、相互交融性的条件之下,为使农牧业发展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多重统一与发展,实现技术创新与内在相互结构方式的变革,从物质与能量方面提升农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循环和可持续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农牧业废弃物的污染与环境破坏,推进农牧业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农牧业循环发展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理论技术与方法,通过农牧业生产建设,科学调整和优化发展结构方式,提高生产过程资源优势互补性、废弃物质能量重组多级循环利用,减少、减轻、降低环境污染,充分实现农牧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健康发展[1,2]。

目前,西藏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农牧业历史发展的科学凝练组合与更新推进换代,是解决当前日益紧张的资源短缺导致的供需矛盾,改善生态环境的科学有效方法,对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方式、提升资源优势互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藏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尚少有研究,处于探索阶段。

国外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模式研究主要致力于多学科交融与互补。比较着名的是以“生产过程-产品形成-售后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清洁生产方式与技术,重点以保证整个环境经济体系的良性循环为主线;以“点状、块状、线状以及面状”等特色典型循环利用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单个企业的点状模式工业园区块状模式,回收系统线状模式,循环社会型面状模式;及生态产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与理论堪称经典并值得借鉴[3]。国内研究主要致力于“3R-5R”原则研究,提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再修复”的“3R+2R=5R”原则;国内学术界各自从自身研究角度:如山区农业综合废弃物开发、沼气为纽带循环利用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分类与转化等实践与理论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4]。

西藏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具有独特的农牧业生产环境。具有海拔普遍偏高且呈现不规则梯度变化地形复杂多样,生态脆弱明显,昼夜温差悬殊,紫外线辐射强烈,极端天气变化多端,人均面积耕地不足,自然资源各具特色且丰富多样等特点。农牧业生产依据区域发展特色不同而改变,随着气候海拔不同播种时间与收获时间不同,耕作方式也存在着免耕、人耕、机械化耕作等多样性,家畜养殖同样存在着地方特色畜种以及养殖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因此,面对西藏特殊的高原山地型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区域特殊自然环境条件下如何充分合理搭配农牧业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与利用显得尤为迫切,各种特殊的资源与环境特点决定了循环农牧业模式具有自身发展属性和方式,高原现代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研究意义深远。

目前,西藏农业耕地质量下降、面积持续减少优势后备资源严重短缺、草场土地资源破坏严重虽然水资源充足但时空分布不均,受到山地、地势、海拔等各项因素的影响,农牧业用水严重不足且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随着农业生产与建设,白色薄膜使用量逐年增加导致“白色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致使耕地生产力下降与农产品品质降低,规模化养殖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高原新农村建设发展不合理而产生的生活污染垃圾等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探索新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势在必行。面临新时期的历史发展机遇与挑战,西藏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建设与发展重点面临优势资源挖掘、互补与交融,循环农牧业纵向一体的发展理念,高新农业技术、理论与方法在生产生活当中的有机结合与运用,相对理论实践性、合理性、正确性的辨别与借鉴以及与生产生活、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持相互协调与统一。未来西藏农牧业循环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原高寒高效水资源利用方面,重点开展山地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主要包括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牧业节水饮水工程以及高效水产养殖工程等;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方面,重点开展废弃塑料薄膜回收技术、食用菌培养料混合配比技术、家畜粪便肥料化再利用、再加工生产技术;农牧业清洁生产方面,主要宣传拓展发展清洁生产能源、研发农牧业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绿色、环保、生态农牧业;农牧业社区建设方面,主要培养社区清洁建设带头人,加强社区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重点开展高原社区沼气科学研究工作等,为今后高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5,6,7]。

本研究探讨了西藏现代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依据以理论结合实际、创新发展理念、挖掘资源潜力、改变资源配置、开发利用核心技术、优化最佳组合方式、提高农牧业资源利用的生产率、突出现代农牧业比较优势与地方特色的原则,深入挖掘与研究以不同于常规平原、盆地的西藏农牧业循环发展方式,推进高原循环农牧业模式的推广与应用,为西藏开展高原现代化循环农牧业模式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1西藏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分析与评价

1.1“青稞清洁生产型”农业循环发展模式

“青稞清洁生产型”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实施地点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曲水县、墨竹工卡县等,示范面积1000hm2,基于2015—2017年国家农业与农村部清洁生产体系科研项目资助,采取的是以科研项目资金为支持,以“科技人员+村委+农牧民”为合作主体的组合管理模式,带动30个行政村和1000余户农牧民青稞种植生产,统一采取西藏青稞标准化种植规程,按照统一施肥、种植、管理、收割与收购的方式。

“青稞清洁生产型”农业循环发展模式采取的清洁措施与循环方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高原绿色青稞生产为主线,充分利用科技项目支撑体系适时正确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环保农药,改善区域土壤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减少化学物质对周边环境和青稞的污染,确保改善生态环境与无公害青稞优质生产。二是通过修建配套的农业废弃物回收点强化农业生产剩余物——农用塑料包装物、废弃瓶罐、白色地膜等垃圾的再回收与反复循环利用。循环模式体现在两方面:青稞生产过程中,按照青稞标准生产规程操作与科学管理,减少不合理资源浪费,节约了投入成本,增加了青稞产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青稞由传统种植到清洁生产种植从青稞生产源头与终端看,简单化操作规程与廉价生物制剂利用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便于农牧民接受与认可,扩大示范效应。

“青稞清洁生产型”由“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提高青稞品质-发展绿色生产”“生物有机肥-改善土壤品质-增加土壤肥力-改善种植环境”“农业废弃物积攒点-废弃包装物收集-废弃包装物利用-垃圾清洁回收”3条主要循环模式组成(图1)。以拉萨为中心的“青稞清洁生产型”农业循环发展模式,以西藏特色资源青稞种植为核心,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评价方面产生了积极效益,有效促进青稞附增加值的增长,提高了农牧民经济收入为周边县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见证。

1.2“农牧林种养加结合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

“农牧林种养加结合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基本以藏东南林芝、昌都周边县区为主,主要是以第三方投资、金融抚农项目资金支持为主,合作方式多以“公司+科研+农户+基地”“区外加工+区内生产+协同合作经营”“区域农牧民合作社创新主体”为基准,依据特殊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与特点,进行优质畜草、果树高产种植,特色藏猪、藏鸡放养生态养殖,优质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循环农牧业生产。此循环农牧业发展模式是涉及藏东南面积最广泛、带动农牧民户最多、农牧民增收最显着的主导型循环产业。

“农牧林种养加结合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和循环方式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是以优质畜草、果树高产种植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进行种植,满足了牲畜日常饲料无污染、无添加、无激素的生产要求;二是进行特色藏猪、藏鸡生态养殖,最大程度地满足牲畜的心理、生理和对营养物质如昆虫、嫩草、掉落果实等的需求,保证了家畜肉质无害化;三是放养牲畜的粪便就地还田,藏鸡啄食各类昆虫减少了虫害发生,藏猪拱食有效地疏松土壤改变,有利于局域环境生存环境协调发展;四是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回报高且兼具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五是农产品后加工提高了其附加值,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且有利于加工型企业的长期运作与发展,满足现代饮食业追求纯天然的要求。从源头与终端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将种植、养殖、加工三合一,既考虑到每一环节的物质循环利用,又考虑到三者的有机结合,是目前西藏非常值得推广的农牧业生态循环发展模式[8,9]。

图1“青稞清洁生产型”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循环流程图

Fig.1Circulaionflowchartof“cleanerproductionofhighlandbarley”ofagriculturalcirculationdevelopmentmode

“农牧林种养加结合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由“以苜蓿和果树为主的种植业-生态种植-提供食源与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生产”“以藏猪藏鸡养殖为主-疏松土壤、啄食昆虫-高效生态养殖”“畜产品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公司农户收入-提升经济发展”3条横向循环路线和“种植业基础-提供养殖所需-畜产品产出”“绿色生产-生态养殖-提升农业经济发展”两条纵向循环路线组成(图2)。以林芝、昌都为中心的“农牧林种养加结合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集成了高效生态养殖、特色种植与农产品加工,据统计,藏东南地区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中大型企业有60余家,参与农户10余万人,有效地带动与促进了当地乡村经济发展。

1.3“废弃物综合利用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

“废弃物综合利用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以拉萨、山南沿雅鲁藏布江流域沿岸为主,主要是长期农牧业生产与建设所产生的农牧业废弃物资源的合理搭配使用,既基于多年自然循环科学,也根据农牧民实际生产生活情况,此种废弃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广大农牧民生产与生活中存在居多,是日常生活中农牧民智慧的结晶。

“废弃物综合利用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采取清洁措施与循环方式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以青稞种植为主体,农家酿造青稞酒,酒供农户自身和销售以增加收入,酒槽供牦牛作为营养丰富的食用饲料。二是农牧民饲养的牦牛、山羊以及绵羊等牲畜所产生的粪便,一方面牛粪可以进行收集、晾晒与保存用于高原冬季家庭取暖,进一步可直接作为肥料还田;另一方面使用牛粪发酵制作食用菌培养基;其次收集杂草、树叶及羊粪等,发酵还田供来年农作物的养分。三是有条件情况下,少量的猪粪、鸡粪及其他生活废弃物通过沼气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用于日常生活的燃烧、冬季取暖。从源头与终端来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将现有农牧业废弃物进行科学地细化,以粪便和废弃物残渣为主,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农牧业发展状况尽可能地充分合理发挥废弃物资源的利用价值。

图2“农牧林种养加结合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循环流程图

Fig.2Circulationflowchartof“combinationofplanting-breeding-processingofagriculture,animalhusbandryandforestry”of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cycledevelopmentmode

“废弃物综合利用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由“青稞种植-农家酿酒-饮酒食用、买卖交易-酒槽喂牛”“酒槽喂牛-粪便晾晒作为燃料或者作为食用菌培养基-废料还田”“饲养绵羊、山羊等-粪便发酵-废料还田”“农田杂草、树枝-发酵-废料还田”“鸡、猪粪便以及农牧民排泄物生活垃圾-发酵制作沼气-废料还田”5条纵向循环模式路线组成(图3)。以拉萨、山南为中心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集中种植业、牧业以及农牧业综合利用相互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西藏自然生态有机融合,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延伸空间[10,11]。

图3“废弃物综合利用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循环流程图

Fig.3Circulationflowchartof“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wastes”of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circulationdevelopmentmode

1.4“高寒草畜暖棚推进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

“高寒草畜暖棚推进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是主要以那区、阿里以及日喀则为中心的高海拔、高寒区、草甸区以及畜牧养殖为中心的农牧业循环利用模式,基于气候环境异常恶劣,在充分结合原生草地生长保护与人工草地规模化种植基础上,以抵制高寒、促进牲畜育肥为目的,农牧结合、利用光照资源、合理开发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此种循环模式是适合于藏北地区农牧业典型发展模式。

“高寒草畜暖棚推进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采取的清洁措施与循环方式包括4个方面:一是科学合理地对生态草地资源进行保护,对西藏高原生态草地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高海拔、高寒地区科学引进适种优良饲草品种,增加草地畜草量,即促进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也为食草型牲畜提供足量饲草,缓解饲草的供需矛盾;三是通过暖棚养殖牲畜,科学合理地利用太阳风、风能等资源,提高暖棚的生产性能,有利于牲畜育肥;四是牲畜的粪便可以提供草地的肥源,促进植被快速恢复,为牲畜提供丰富食源,形成良性的互利局面。该模式将植被保护与植被恢复有机结合,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合理设计牲畜圈舍达到提高牲畜质量与废弃物合理利用,体现了高海拔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的方式、方法与思维,确立了未来西藏高寒地区“种草养畜”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当中的实施与意义。

“高寒草畜暖棚推进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包含“原生态草地保护与恢复-反季节恢复植被-增加草地产量”“科学引种-增加草地产量”“科学引种-提升水土与环境-提供优质饲草”和“充分利用风能以及太阳能-暖棚养殖-粪便还地-供应草地植被生长”4种横向循环路线(图4)。以那区、阿里以及日喀则为中心的“高寒草畜暖棚推进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特点,将耐寒牲畜养殖与草业种植有效结合,建立适宜于高寒区域发展的特色循环农牧业。

图4“高寒草畜暖棚推进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循环流程图

Fig.4Circulationflowchartof“alpinegrassandanimalhusbandry”of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circulationdevelopmentmode

1.5“鱼菜共养庭院式”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

“鱼菜共养庭院式”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以设施农业为主体,通过设计促使鱼-菜协同共生,充分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互利关系合理利用资源,微生物将鱼类粪便等有害物质分解为蔬菜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微生物作为中介为鱼类和植物提供了相互有益的补充,蔬菜生长可以有效吸收微生物分解的鱼类排泄物”,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

“鱼菜共养庭院型”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采取的清洁措施与途径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通过巧妙的生态工程设计,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循环系统,有效减少传统种植、养殖带来的化肥、农药的污染。二是通过水体养殖有效地避免蔬菜对土壤重金属的吸附与聚集避免了农药、重金属的污染,水体种植的蔬菜和养殖的鱼类的化学物质残留远低于土壤种植的农作物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三是节约空间,为植物与动物提供了良好适宜生存的空间。从源头与终端来看“微生物-鱼类-蔬菜”均处于一个有机的生态循环发展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落都会导致整个食物链的崩溃,“鱼菜共养庭院式”模式是值得推荐的自然生态环保模式。

“鱼菜共养庭院式”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的循环路线为“园艺作物生长-水生鱼类食物所需-水生鱼类排泄物-微生物分解与合成-营养物质-提供园艺作物生长所需”(图5)。以西藏国家科技示范园区为中心的“鱼菜共养庭院式”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利用园艺设施装备将鱼类的生存环境与蔬菜生长有机结合,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2]。

图5“鱼菜共养庭院式”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循环流程图

Fig.5Circulationflowchartof“fishandvegetableco-culturecourtyard”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cycledevelop-mentmode

2西藏农牧业循环模式创新举措建议与设想

通过课题的调研发现西藏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未来新技术的研究、新产品的开发、新设备的发明以及新理念的融入等方面存在着需改进的方面,现总结归纳如下:

2.1提倡农牧业废弃物4R利用原则,推进互补与交融

加强农牧业废弃物资源自身利用,重视利用西藏农牧业最大废弃物资源——青稞秸秆,通过秸秆粉碎还田与发酵还田减少化肥的使用,防止污染环境;开发新技术进行粉碎性压缩制作工业燃料用于发电照明,可以有效代替汽油、煤炭等稀缺资源,减少有害气体污染;充分利用牲畜粪便、树叶以其他废弃物进行生物质气化,发展沼气以提供清洁能源,用于农牧民生产及生活供热和取暖,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加强合作协调发展,重视涉农产业体系在循环农牧业中的建设,提高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率、回收率和开发率以推进开发节能环保体系,促使多样化的资源在经济产业体系中有效的重新组合与利用,为集约化经济创造有利条件;提升相关涉农企业紧密度与关联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强化利益共享机制的联合体,为实现废弃物资源利用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多环节增值创造条件,实现多方面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增值最大化的要求[13,14]。

2.2重视农牧业循环科研创新,推进平台建设与发展

重视农牧业循环模式基础性研究工作,以重大项目资金为支持和依托重点在以下3个方面进行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一是资源与废弃物利用方面,农业主要以节水、节肥、节药、节地、节劳力为主体,牧业主要以牲畜养殖废弃物低排放、速回收及粪便高效资源化合理利用为主体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研究[15];二是推进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方面,以涉农企业、科研院所为主体,重点开展以产业助推农牧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加大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探索新型生物能源的利用方式和方法,构建科技研发与创新平台,着力促进以农牧产业发展带动高效循环农牧业产业的研发体系[16]三是开展未来高原农牧区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以“高效循环社区、太阳能与风能高效利用、沼气发酵建设示范区”为主体的模式,引领高原农牧业绿色生产与建设。

2.3推进循环农牧业有机结合,打造高原特色品牌形象

重视循环模式必须立足于西藏各地发展具体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依照不同生态环境特点与发展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立足区域特点、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特色,通过不同的实施主体——公司、企业或农牧民合作社,围绕具体发展方向投资建设,形成以特增效、以优占上、以强争先的局面;二是明确与强调农牧民与合作社、企业以及公司之间的责任关系,农牧民是循环农业的具体实施者同时也是受益者,企业与公司是资金与技术的供给者同时也是风险的承担着,合作社是农牧民与企业、公司的联系合作纽带,体现了一种承上启下、双向负责与提供服务的作用,只有三者密切合作才能打造高原特色循环农牧业品牌与形象[17,18,19,20]。

参考文献

[1]尹昌斌,周颖,刘利花.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47-53YINCB,ZHOUY,LIULH.TheoryandpracticeofrecycleagricultureinChina[J].ChineseJournalofEco-Agriculture,2013,21(1):47-53
[2]尹昌斌,唐华俊,周颖.循环农业内涵、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1):4-8YINCB,TANGHJ,ZHOUY.Suggestionsontheintension,developingroute&policyofcirculatingagriculture[J].ChineseJournal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RegionalPlanning,2006,27(1):4-8
[3]罗娜,李美慧,张欣莉.四川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农业综合体发展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6,33(6):22-28LUON,LIMH,ZHANGXL.StudyonthegreencircularagriculturalindustrysynthesesinSichuanQinbaMountainAreas[J].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ManagementofLandandResources,2016,33(6):22-28
[4]吉晓芹,张明祥,陈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303-304JIXQ,ZHANGMX,CHENF.Necessityandcountermeasuresof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circulareconomy[J].ModernAgriculturalSciencesandTechnology,2012,(21):303-304
[5]严少华.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农村经济,2006,(11):13-15YANSH.Practiceandexplorationofmoderncirculating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model[J].JiangsuRuralEconomy,2006,(11):13-15
[6]蒋志毅,陆海,陈曦,等.“多位一体”农村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1):75-78JIANGZY,LUH,CHENX,etal.Discussionontheruralcircleeconomicmodelwithanorganicwholewithmulti-functioninGuiyang[J].GuizhouAgriculturalSciences,2007,35(1):75-78
[7]刘学敏,郝春,安晓玥,等.模式与对策--农业产业循环经济[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6,(2):54-56LIUXM,HAOC,ANXY,etal.Modelsandcountermeasures-Agriculturalcirculareconomy[J].ChinaVentureCapital&High-tech,2006,(2):54-56
[8]赖德芳,沈魁敏,蔡元呈.闽东南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4):210-213LAIDF,SHENKM,CAIYC.Eco-agriculturalmodeloffruit-grass-livestock-ediblefungi-biogasinsoutheastofFujian[J].ChineseJournalofEco-Agriculture,2005,13(4):210-213
[9]张家宏,王守红,白和盛,等.双链型牧草-鹅-鲜食玉米生态农业模式高效配套技术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2):167-169ZHANGJH,WANGSH,BAIHS,etal.High-efficiencycomplementarytechnologiesfordouble-chaineco-agriculturalmodelofforagegrass-goose-fresheatablemaize[J].ChineseJournalofEco-Agriculture,2005,13(2):167-169
[10]周昱,谢振华,刘英苓.户用“猪-沼-果”生态模式经济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4):201-203ZHOUY,XIEZH,LIUYL.Economicevaluationonhousehold-scaled“pig-biogas-fruit”ecologicalmode[J].ChineseJournalofEco-Agriculture,2004,12(4):201-203
[11]宣梦,许振成,吴根义,等.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分析[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8,35(2):126-132XUANM,XUZC,WUGY,etal.Analysisofutilizationoffecalresourcesinlarge-scalelivestockandpoultrybreedinginChina[J].Journal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8,35(2):126-132
[12]盛彦文,马延吉.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40(1):75-84SHENGYW,MAYJ.Constructionofcircularagriculturaleco-industrialinChain:Researchprogressandprospect[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17,40(1):75-84
[13]何华勤,肖知亮,梁义元,等.福建省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2):164-166HEHQ,XIAOZL,LIANGYY,etal.Studyonthetypicalmodelofeco-agricultureinFujianProvince[J].ChineseJournalofEco-Agriculture,2004,12(2):164-166
[14]张丽娜.“3R”原则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12,(30):106-107ZHANGLN.Applicationof“3R”principleinagriculturalcirculareconomy[J].MarketModernization,2012,(30):106-107
[15]刘长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分析[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5,(11):51-52LIUCX.Thoughtsondevelopingagriculturalcirculareconomy[J].CountrysideAgricultureFarmer(B),2015,(11):51-52
[16]张录强,王衍喜,甄惠丽.农业生产的反环境属性与农业循环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704-7705ZHANGLQ,WANGYX,ZHENHL.Researchonthepropertyofagainstenvironmentinagriculturalproductionandagriculturalcirculationeconomy[J].JournalofAnhuiAgriculturalSciences,2007,35(24):7704-7705
[17]于国丽,谭桂梅.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4):114-115YUGL,TANGM.Discussiononmod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basedontheagro-circulareconomy[J].JournalofHebeiAgriculturalSciences,2008,12(4):114-115
[18]杨威.借鉴国外循环农业模式,促进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J].时代金融,2018,(1):207YANGW.Drawinglessonsfromforeigncircularagriculturemodel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circularagricultureeconomyinChina[J].TimesFinance,2018,(1):207
[19]陈菁,陈颖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理解与路径思考[J].时代农机,2017,44(9):155CHENJ,CHENYY.Developingcirculatingagriculturaleconomy:Understandingandpaththinking[J].TimesAgriculturalMachinery,2017,44(9):155
[20]金志荣.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与探索[J].农民致富之友,2013,(6):48-49JINZR.Practiceandexplorationofeco-circularagriculture[J].FriendsofFarmerstoGetRich,2013,(6):48-49

    张华国,汤晓玉.西藏现代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08):1275-1283.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