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疗防控机制防控策略_行政管理论文

时间:2020-08-10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人们的健康和疾病如同光与影一般,在追求健康的路上疾病不期而遇。疾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但又有绝对性,所有的人们都是潜在的医疗患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承担着患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但是随着过度医疗的出现,白衣天使这个名字便开始蒙尘。过度医疗不仅不利于医疗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更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绊脚石。
一、过度医疗及界定:与适度医疗和诊断最优化的区别
《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损害责任”一章第63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这是首次在法律层面对过度医疗有了解释,使过度医疗纠纷有了法律依据。限于范围较窄、概念模糊、实际操作缺乏针对性等缺点,不能很好地为处理过度医疗案件做法律援引。美国心脏病协会(ACC)、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在内的美国九大医学组织对过度医疗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过度医疗是指超出疾病实际需要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包括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美国文森特·帕特罗等社会学家对过度医疗概念的认定是:由于医疗机构对人们生命采取了过多的控制社会变得更多地依赖于医疗保健而引起的医疗。(侧重医疗保健)张忠鲁教授给过度医疗下的定义:过度医疗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过度运用超出疾病诊疗需求的诊疗手段的过程。杜治政认为过度医疗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超出疾病实际需要的诊断和治疗的医疗行为或医疗过程。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研究过度医疗,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侧重于不同层面的解释,突出行政、医学、司法、监督、经济、道德伦理等因素在过度医疗中的影响力。对过度医疗的界定需遵守:从患者的利益出发有利于患者康复和科学的态度。
过度医疗的对立面是适度医疗和最优化医疗。同样,适度医疗和最优化医疗没有统一的概念,二者的界定分别为“优质、便捷、可承受性三要素构成的医疗活动”和“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前者是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医疗,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治愈疾病,保持健康和优良的人力资源有重要作用,后者是医疗努力的目标,偏向理想化状态。
二、过度医疗泛滥成灾的原因及后果
据医学专家预测,全世界的“过度医疗”发生率约20%,在我国更加突出。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过度医疗,引起学者们关注和研究。我国学者近十年对过医疗的原因研究总结为法学、医学、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在医疗体制、法制不健全、社会经济环境、道德缺失、第三方介入、患者本身的局限性条件下的产物。
原因具体分析如下:第一,在经济体制的冲击下医院“自收自支,自负盈亏”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运转,医药补偿机制为“以药养医”埋下隐患。第二,立法落后,法律惩戒力度太小,不能有效形成威慑力;监管辐射面窄,监督失衡。第三,政府管制“失灵”,是现有医疗利益集团的维护者以税收监督管理医药医疗市场。第四,对自经济、金钱利益、社会地位不正常的渴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忽视对患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职责,与公益性福利性背道而驰。第五,医疗是一个高成本高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准入门槛高,社会闲散资金不易进入,具有垄断性和知识不对称性,为监督管理和维权带来难度。第六,保险公司的介入,医患关系复杂,支付方式改变,诱使不道德医生和患者“道德风险”,保险方式落后单一,监督流程不合理,浮于形式。第七,伦理道德流失,制约力小,医生的违约成本低。第八,疾病的不确定性和绝对性,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患者,医疗的刚性需求容易诱使过度医疗。第九,患者医疗知识缺乏,不能正确判定过度医疗;唯科技论对高科技对疾病的作用抱有不正确幻想;对生命的渴望和“孝”的过度异化,满足自己感性情感,忽视理性科学。
国内外学者们研究总结为:一是生物医学和医疗专业对利润、金钱的追求,二是对预防医学和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或异化,三是对高科技的盲目崇拜。
过度医疗带来严重后果:一是浪费本来就很紧缺的医疗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疾病的防控,缩小公益性医疗的使用范围。二是社会稳定性差,最近几年因医疗纠纷而出现的暴力事件频频上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形象大打折扣,医患之间关系紧张,医生公信力降低,彼此不信任。三是背离医疗机构救死扶伤宗旨,脱离福利性和公益化的形象,是滋生贪污腐败温床。四是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可能致残致死;带来生理心理负担,侵犯健康权、生命权、隐私权等。五是我国人民身体素质下降,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过度医疗防控机制的建立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分为三个部分: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即以计划、行政的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指导、服务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监督、指导式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过度医疗的防控机制重点在于防,这符合现代防御医学的本质,不仅可以用较低的社会成本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属于事前控制,以正确的舆论作为前锋,普及医疗科普知识,正确就医观念;增强道德制约作用,法律和伦理道德一起站在防守第一线。控是事后将过度医疗带来的负面作用控制在最小化,综合运用解决PDCA循环将没有实现的目标遗留的问题解决。
(一)行政-计划式防控机制
国家机关是行政计划的主体,立法机关采纳群众合理意见,制定法律法规;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对违法犯罪分子严惩不贷;监督检查机关指导监督网络的构建制定具体操作流程;行政机关改变官僚作风,转变职能由“管”到“服务”,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的原因很大部分与政府制定的政策有关,没有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具体情况,跟风现象明显;引进并组织医学专业人士和医疗机构制定“临床路径”,建立过度医疗鉴定委员会,确保中立和公信力;保险机构参与设计鉴定过度医疗流程和付费种类,守好监督防御第一关。
(二)指导-服务式的防控机制
过度医疗出现直接反映出医患关系的紧张,医患关系具体也可表述为“医政患”关系,政府机构在医患关系中处于引发地位,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合理的财政维持医院公益事业的发展,解决医院后继无力之忧患,扩大基本药物比例,直接招标竞选药厂为医疗机构提供药物,同时利用一切资源宣传过度医疗形式、特征、危害,普及医学知识,提高人民维权意识和水平;医疗机构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依法行医。医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救死扶伤”精神;保险公司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中,治疗方案必须经过保险公司同意,控制可能发生的过度医疗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报销医药费用。
(三)监督-服务式的防控机制
监督的主体是法律、政府、保险机构、人民、媒体舆论,各个主体各司其职,相互形成监督的立体体系网,在过度医疗的环节都有监督。这里强调舆论监督,因为信息传播快捷,接受面广,有道德的制约作用,媒体监督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缺乏正确引导下的不实的舆论会伤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此政府的监督职能必须有效发挥,引领医疗机构朝着有益百姓健康和社会和谐的道路前进。
四、结语
西班牙卫生专家阿兰德·德索赫说:“很多医生和医药公司试图让人们相信,当今世界是一个多病的社会,很多疾病前所未有。即使是一些小小的疾病,他们也要将病人拖入复杂的医疗过程中。实际上这些无关紧要的[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代写本科毕业论文和中学教学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点击进入001lunwen.com第一论文网]小病,是因为人们对自身健康要求过高和忍耐力下降而患上的。轻微的病症被说成大病,甚至有生命危险,以使病人自愿进行毫无效果的疗程。”传统上人们对过度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资源、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保险公司、患者。现在人们开始关注过度医疗背后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延续生命和保持生命质量对医疗资源使用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郝模.医药分业的利益驱动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1):42-45
[2]陈晓阳,杨同卫.关于过度医疗的经济学分析与伦理[J].医学与哲学,2003,24(9):10-24.
[3]杜政治.过度医疗、适度医疗与诊断最优化[J].医学与哲学,2005,26(7).
[4]张鲁仲.过度医疗:一个紧迫需要综合治理的医学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3(9):1-4.
[5]文特森·帕里罗.当代社会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93.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