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管理学— 范文

通货膨胀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我国通货膨胀会计准则的构建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通货膨胀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我国通货膨胀会计准则的构建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通货膨胀及通货膨胀会计及会计信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通货膨胀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大规模释放,这也增加了社会各界对中长期通货膨胀预期的担忧.根据经济周期理论,通货膨胀作为一种客观经济现象,任何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可避免.因此,出台通货膨胀会计准则十分必要.本文对此~_45-了探讨.

关 键 词:通货膨胀 会计准则

一、通货膨胀会计理论研究历程

(一)思想萌芽阶段(20世纪初至中叶) 这一时期世界客观经济形势已经迫使西方理论界开始关注通货膨胀对会计计量基础的影响.最早在1918年,美国权威会计刊物《会计期刊》上发表了题为“在账应否反映美元价值变动”的文章,提出应以物价变动指数重新表达账户余额.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物价飞涨,西方学术界普遍意识到采取一种稳值货币的重要性.斯威尼(H.W.Sweeney)在1936年提出如何把传统财务报表上的美元调整为“等值美元”的程序.1940年,会计学家佩顿(W.A.Paton)和列特尔顿(A.C.Litlleton)提出了把入账成本按货币购买力换算为“等值美元”作为财务报表的补充资料的意见.

(二)古典理论阶段(20世纪中叶至60年代中后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通货膨胀不明显,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币值基本稳定,此时占统治地位的是古典理论学派.该学派主张会计程序和方法应以货币计量假设和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为依据,即维持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反对改变历史成本会计结构.针对物价上涨,建议微观会计主体选择特定会计政策减少通货膨胀影响,如在存货发出业务中采取接近于现时成本的后进先出法计算销货成本或者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来提高成本、减少虚增收益.


如何写通货膨胀论文
播放:23354次 评论:4866人

(三)新古典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 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数据流行采用指数化应对通货膨胀,如工资或退休金指数化、存款利息指数化、合同金额指数化,这种思潮作用在会计领域,催生了对会计主体各项会计数据进行指数化的新古典学派.其主张放弃币值不变基本会计假定,在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基础上,对会计信息按照“一般物价水平”加以调整.在实务中,对会计要素特别是资产按一般物价指数而不是个别物价指数调整,导致不反映各类资产实际价值,仅是对历史成本基础进行“一刀切”的简单修正,但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消减通货膨胀带来的成本失真和利润虚增.

(四)激进理论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 1973年,西方国家经历了石油危机,通货膨胀给经济带来了长期负面影响,会计学家普遍认识到单纯指数化调整已经不能解决通货膨胀造成的会计信息扭曲,只有采取更为彻底的做法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即破除原有会计结构,改变会计计量基础,相对于以前对通货膨胀进行的保守会计处理,其被称为激进理论学派.该学派摒弃历史成本原则,不满足于对物价变动进行指数化的全面调整,而是根据当前的个别物价水平即现行成本直接对会计要素进行重新估值入账,被称为现时成本会计或者现时重置成本会计.

(五)理论协调和趋同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主体出现了大规模的贸易、投资、金融等活动,经济全球化让不同国家经济金融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货膨胀已经不再是单个国家的经济金融问题,这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信息可比性和会计标准的统一性.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推动下,国际会计准则认可程度日益提高,2001年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会计国际趋同计划开始启动.2006年9月,美国发布了SFASl57《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提出以公允价值作为新的计量方式,具有重大意义,即使是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公允价值也不会让会计信息丧失相关性,目前,IASB也将公允价值列入工作划,预计未来通货膨胀会计计量问题可有效解决.

二、通货膨胀会计理论的核心原则

(一)资产计价标准 对于资产主体有着不同的持有目的,进而有不同计量价格.传统观点认为,如果持有资产为了生产经营消耗,则资产按照购入或者投入的交换价格,即买价;如果持有资产为了销售变现,则资产按照卖出或者置换的交易价格,即卖价.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交换价格,过去的叫做历史价格,现在的叫做现行价格.通货膨胀时期,历史成本会计不能正确反映资产价值,而现行成本会计则被认为最好的选择,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可采取现行重置成本或者现行市价进行计量.

(二)收入实现原则 收入实现原则是会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在收入产生的过程中,选择在哪一个时点作为收入确认日期.传统收入实现理论中,资产收益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资产持有收益,可分为已经实现或者赚取的收益如(存货持有利得)和未实现持有收益,前者确认,后者不予确认;另一种是经营收益,是指销售商品和劳务获得收益,理应确认.在通货膨胀时期,通常情况下主体持有资产会升值,而且持有实物资产的意愿非常强;即使主体不愿脱手也会使得当期会计收益低估.现行成本会计则主张,可以假定主体是参与交易方,按照交易双方可接受价格对资产重新估值,其增值部分无论是否实现或者赚取,都应该确认为收入.

(三)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 是指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将收入和产生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按照特定因果关系进行抵减,从而计算出当期收益,该原则核心是如何确认费用,即如何确认已耗的成本.但在通货膨胀时期,如果采取传统配比原则,收入按照现时价格计量,费用按照历史价格计量,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更无法反映主体持续经营特点.传统模式下,会计循环按照“现金一)购入存货―销售―收账―现金”进行,收回现金时,现时收入与历史成本费用配比得出损益;在现时成本会计模式下,会计循环按照“存货―销售―收账―现金―购入存货”进行,重置存货时,现时收入与现时成本费用配比得出损益.

我国通货膨胀会计准则的构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通货膨胀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我国通货膨胀会计研究状况

(一)改革开放前宏观经济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会计研究情况 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大致经历了三次通货膨胀.第一次是在1949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建国伊始,受到解放前国统区恶性通货膨胀遗毒影响,加上当时国有经济比较薄弱,一些私营机构囤积居奇,物价飞速上涨.为了稳定物价,国家利用一批在旧社会从业的会计师,对经济实体进行监督和检查,查处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为我国早期通货膨胀@it探索提供了实践的基础.第二次是在1958年至1961年,“十二五”计划时期.由于生产上搞“大跃进”运动,在所有制改革上按照“一大二公”思想急于冒进,造成工业内部、农轻重比例和财政收支严重失衡;同时银行信贷和货币政策也犯了极左错误,货币和贷款投放盲目扩张,造成1961年物价总体水平上涨16.2%.同年,为了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国家成立了物价管理部门,利用向生产企业收集到的成本费用等会计信息,考虑到国家计划和企业合理利润,对全国物价进行统一管理和综合平衡,迅速恢复了正常物价,此次治理通货膨胀,会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第三次是在1966年至1978年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生产遭受严重破坏,供给紧张,货币投放逆势增多,造成了严重供求矛盾.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实行凭票供应,冻结商品价格,国民经济处于隐性通货膨胀状态.由于认为会计核算和管理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要从根本上否定会计,于是出现了“厂长成本”、“书记利润”等怪象,使得商品价格信息严重失实,通货膨胀会计探索过程

1 2 3 4

通货膨胀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我国通货膨胀会计准则的构建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

国际管理论文

物业管理投诉论文

质量管理模式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题目

电子商务管理软件

农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考什么

工业企业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银行战略管理论文

我国通货膨胀会计准则的构建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