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管理学— 范文

关于农业生产类论文范本,与家庭承包制改革经验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农业生产类论文答辩,关于家庭承包制改革经验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农业生产及农业产业及农村经济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农业生产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在我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以来,解决了全国绝大部分人民的温饱问题,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果.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承包制产生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总结家庭承包制的改革经验,对明确土地改革方向、深化农村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家庭承包制;土地改革;因素分析

1978年年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将公家的田地分给每户农家.从此,家庭联产承包犹如星星之火,燃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家庭联产承包是党的正确引导下农民群众发挥创造精神的丰硕成果的体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回顾35年来家庭联产承包改革的经验,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庭承包制的发展历程

家庭联产承包的发展是一个从封闭到开放,从死板教条到灵活性原则性相统一的改革过程.“文革”之后,为了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中央继续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关于家庭承包制改革经验的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农业生产类论文范本
#8221;体制,致使农业生产停滞不前.与此同时,安徽、四川等地的部分农民则开始自发地组织自救--“分田到户”.改革的道路上总有质疑和争论,经过1978、1979两年时间,中央才由“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的责任制逐步放宽到肯定“包产到户”,并开始允许部分生产队和地区包产到户.1980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为中央召开编制长期规划会议做准备汇报时,邓小平同志首次表态“赞成依林同志刚才讲的意见.在农村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生活穷困的地区,像西北、贵州、云南等省,有的地方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之类的办法”.直到9月,中央大部分高层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文批准包产到户.从此各种承包责任制迅速发展,相应而生的基本核算单位也如雨后春笋.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打消了人们对于责任制和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相违背的顾虑,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生产责任制的快速发展.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称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中央文件成为人民的定心丸,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也随之愈发稳定.市场的不断开放促使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而农业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也于1984年浮出水面,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单一,小麦、棉花等农产品激增导致流通渠道不畅,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困境.这促使中央开始进一步探索农业改革道路.中央1982年至1986年连续发布“三农”主题的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强调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业迅猛地发展,土地碎片化整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988年《宪法》修正案对于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土地流转这样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为土地转让提供了法律依据.在1993年八届人大会议通过,将“家庭承包经营”明确写入《宪法》,确定家庭承包经营制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地位.第一个承包期结束后,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农业发展,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关系,让农民敢在土地上增加投入,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在“大稳定”之后,由于人口变动,中央又提出“小调整”的政策,确保第二轮承包顺利经行.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开始,中央着力于完善农业政策的稳定和法律化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土地使用权可以合理流转,土地流转原则要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进行.199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式更名为“家庭承包制”.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2004年以后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为农村土地承包制的长期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在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及相关法律法规,激发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弥补家庭联产承包中的不足.

家庭承包制改革经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生产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家庭承包制改革的成功因素分析

一系列的土地改革在稳定和完善我国基本土地制度的过程中,克服了改革中的重重困难,不断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并取得了喜人硕果.分析其成功因素如下:

(一)主观因素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代替人民公社制度,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解决制度困境.人民公社制度使农民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分粮食按人头算.农民既没有生产资料,劳动过程中又得不到任何激励,越来越多的人“放下锄头等分粮”.家庭联产承包肯定了农民的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解决了“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集体经济中平均主义的困境.农村的土地改革肯定了农民的创造性选择.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替换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把经营权从所有制中分离出来.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经营的土地,再加上承包期从15年延长到30年.农民相对人民公社时期敢于在土地上增加投入,生产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

(2)家庭承包制改革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激发农业生产的原动力.从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从原来的23996.0万吨(1970年统计)到1984年的40731.0万吨,几乎翻了一番,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除粮食连年增产以外,农村的副业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呈多样化、区域化迅速发展.同时,家庭承包制推进了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异军突起”是邓小平给予乡镇企业发展的最高评价,充分体现出乡镇企业崛起的速度之快.乡镇企业迅速崛起解决了农村50%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成为我国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则纷纷涌入城市,为城市建设增砖添瓦.至此,农民的收入也呈多元化,除了经营性收入以外,还有了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拓宽农民的致富渠道.(二)客观因素

(1)农民对于土地和粮食空前的渴望

中国传统的幸福生活状态就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这种状态就是当时农民的最高理想.说到底就是要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生产资料.人民公社运动单从结构上来看,充分发挥了生产的规模效应与相应的范围经济效应.然而这种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极度不符,更不顺应当时农民在生产中的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低层次需求被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对于一个刚刚从半封建半殖民性质走出来的国家而言,人们最需要的是生存需求,是吃口饱饭,或&#

1 2

关于农业生产类论文范本,与家庭承包制改革经验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

应收账款管理 论文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工商管理硕士好考么

管理学位论文

企业的战略管理论文

全员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教程

管理心理学 课程

工程管理硕士待遇

教育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家庭承包制改革经验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