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范文

关于法律诊所论文范文集,与法律诊所与法律赋能的有机结合:法律赋能诊所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法律诊所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法律诊所与法律赋能的有机结合:法律赋能诊所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法律诊所及法律教育及和法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法律诊所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律诊所还能为法律赋能项目提供丰富的资源.比如,诊所教师的专业指导和监督,诊所学生提供的普法、培训、文书写作、翻译、项目设计与执行以及纠纷解决的法律服务,诊所提供的办公场地、器材以及在法律界的社会资源都对法律赋能项目至关重要[3]25.

三、法律赋能诊所的特点

法律赋能诊所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诊所,具有一些与传统法律诊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产生于法律赋能理念对传统的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形式上,法律赋能诊所多以社区诊所、街道法律诊所等校外诊所的形式存在,但两者之间并是天然的对等关系,不能简单地将社区法律诊所、街道法律诊所和法律赋能诊所混同起来.事实上,构成法律赋能诊所最重要的因素是法律赋能理念的贯穿,也即法律赋能诊所是依照法律赋能理论而建立和运行的诊所:它在价值上重视当事人法律权能的提高;在功能上强调在为当事人维护权利的同时唤醒当事人的权利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能力;在服务理念上反对传统的“为当事人服务”(lawyeringfor)的救世主情结,而主张“和当事人一起工作”(lawyeringwith)的平等精神.这些因素才是使法律赋能诊所成为一种新型诊所而与传统的校内和校外诊所区分开来的根本所在.而至于形式,并不是区分法律赋能诊所和传统诊所的唯一标准.之所以法律赋能诊所常常以社区法律诊所、街道法律诊所的形式存在,是因为这两种诊所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法律赋能诊所根植社区、亲近民众和注重公民社会力量的需要.我们并不能因此就简单地认为所有的社区法律诊所和街道法律诊所都是法律赋能诊所.反过来,只要符合法律赋能的理念,校内法律诊所也同样可以成为法律赋能诊所的形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法律赋能诊所作为一种新型的、独立的诊所形式的特殊性,下文将重点介绍法律赋能诊所所呈现的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强调采用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和实现正义的多种方式.传统的法律诊所以诉讼型诊所为主,而法律赋能诊所虽不排斥诉讼活动,却注意到诉讼程序成本高、耗时长等对弱势群体当事人不利的因素,注重采用谈判、调解、仲裁等替代性争端解决方式;同时法律赋能诊所不局限于个案法律援助,还注重通过社区法律教育、社区组织、意识唤醒、政策倡导等多种方式解决弱势群体的法律问题,改善他们的权利状况.总之,法律赋能诊所坚信“条条大路通正义”,强调以多种不同的方法促进弱势群体的权利和社会正义的实现.

第二,强调以社区为基础.法律赋能诊所的另一个特点在于以社区为基础.所谓社区,是指享有共同习俗、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或居住于共同地域的社会群体.法律赋能诊所扎根或关注的社区主要是弱势和边缘化的社区,包括农村居民、城市贫民、农民工、身心障碍者、妇女、老人、儿童、少数民族等.法律赋能诊所之所以强调以社区为基础是因为社区成员往往面临着共同的法律问题.根植社区,有助于发现和一揽子解决社区的普遍性法律问题.同时法律赋能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唯有长期扎根社区,才能实现对社区的动员和组织,培养社区成员对诊所成员的信任,使社区成员有足够的时间获取足够的知识、技能、信心,形成组织力量,为自己的利益发出声音、争取救济.此外,从诊所的教育需求上讲,“社区环境具有立体性,纵向的历史沉淀和现存的法治运作都比较完整,这种情境创设更为科学,而且社区诊所可以共享社区和大学的各种资源”[14]170.以社区为基础的法律赋能诊所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诉讼代理、法律宣传与培训等多种服务,其内容可以涵盖婚姻家庭、合同、侵权等多种议题[13],在为社区提供最大化便利的同时,丰富诊所学生的实践机会.

第三,强调当事人的参与,注重对当事人的赋能.法律赋能诊所尤其强调让当事人参与到诊所活动与服务当中,使他们对自己案件的处理享有更大的自主性和影响力.诊所学生不再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而是“和”当事人一起寻找问题的法律解决方案.诊所学生不仅要给当事人一个妥善的解决结果,还要向当事人解释解决方案选择的原因,使当事人能够对案件的办理过程有足够的了解,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诊所学生在办理案件、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还要向当事人提供相关的法律信息、传授相关的法律知识、培养当事人相应的法律技能,使当事人在经历过案件办理之后,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得到提升,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增强,在以后的生活中愿意、敢于且有更强的能力和资源运用法律维护权利.比如他们在遭遇小的法律纠纷时能够自己查找法律、运用法律为自己的权利进行声辩;而遇到大的法律问题,也能够知道如何固定证据、寻找律师.一个直观的比喻是,当事人和法律诊所学生的关系就如遭受伤病的患者与提供第一时间救援的医护人员的关系.诊所学生也许不足以“救死”但可以“扶伤”,并且使当事人在日后遇到小伤小病时可以自我包扎、自我医治,遇到大病重伤时也有一些急救常识,不至于加重病情、耽误救治这一比喻是武汉大学法学院张万洪副教授在2013年3月19日于汕头大学法学院举办的“促进农村司法正义:规则、制度和文化变迁”研讨会上所做的发言“从赤脚医生到赤脚律师:从中国农村医疗服务看农村法律服务的未来”中提出的..四、法律赋能诊所的主体内容(一)价值目标


本文网址:http://www.sxsky.net/daxuebiyelunwen/0504518.html

法律赋能诊所的价值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中心、一个基本点”.具体而言,“两个中心”是指以诊所学生和诊所当事人(社区)为中心.作为一种法律教育模式,法律赋能诊所要以培养法学院学生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在诊所的实践学习法律知识、增长法律技能、锻炼法律人的思维、树立法律人的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感[15].在议题、案件、活动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上要围绕学生的教育需求,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比如,案件、活动(法律赋能项目)的选择应考虑其难易程度是否适当、时间周期是否适应教学、风险因素能否妥善控制、办理(执行)成本能否承担、经费是否充足、道德立场与议题是否有助于让学生解决道德困境、养成职业伦理等[16].作为一种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的实践形式,法律赋能诊所要以保护和促进弱势群体尤其是诊所当事人的权利和利益为目标,力求以最好的师生力量为当事人提供最好的法律服务,并且实现对弱势群体的法律赋能.在议题、案件和活动的选择上要以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特点为导向,考虑案件、活动(法律赋能项目)能否解决弱势群体最亟须解决的法律困境、能否产生结构性的影响、是否由诊所学生即可妥善办理或执行.

需要指出的是,法律赋能诊所包括其他诊所经常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学生和当事人的利益有时会出现冲突.在法律赋能诊所组织的过程中究竟是以保障教学需求为首要目标还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为首要目标?笔者的观点是,在案件和活动的选择时应以教学需求为主,但是当案件已经受理、活动已经开展后则应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的利益,因为这本身也是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法律赋能诊所常常以社区法律诊所的形式存在,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中国一般校外诊所常常面临的教师督导不够、社会活动意义多过法律教育意义等问题.笔者认为,解决教师辅导不足的问题可通过发展校外导师和联合导师

1 2 3 4 5 6

关于法律诊所论文范文集,与法律诊所与法律赋能的有机结合:法律赋能诊所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

制药毕业论文

宁波大学论文

大学生就业素质

大学优秀论文

环艺毕业论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论文

生物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初稿是什么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

法律诊所与法律赋能的有机结合:法律赋能诊所(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