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装饰类论文例文,与广东开平侨乡民国建筑装饰的特点与成因其社会意义(1911―1949)相关论文的格式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建筑装饰类论文的格式,关于广东开平侨乡民国建筑装饰的特点与成因其社会意义(1911―1949)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建筑装饰及建筑风格及建筑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建筑装饰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五邑地区及邻近县份的部分地区,很多赴海外谋生的华侨回乡结婚,并建碉楼和别墅等楼房供家人居住.时人在建设过程中,以模仿西洋建筑为尚,参考及借鉴西方古典建筑的某些特征,又混有本地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以岭南地区盛行的建筑装饰壁画与灰雕为主要表现手法,兼用进口材料与西画技法.然而,此种装饰无论在材料或者表现主题和表现手法上,都不同程度地异于岭南地区的传统特点.本文以民国时期广东开平县的华侨建筑为例,分析民国时期北美华侨之乡的壁画和灰雕装饰的特点、成因及其社会意义.

关 键 词:民国建筑;壁画;灰雕;建筑装饰;开平碉楼

中图分类号:TU-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3)03-0054-07

中国早期的侨乡因为华侨的回归而于20世纪之初逐渐形成.最出名的有四处:以福建厦漳泉地区和台湾金门地区为主的闽南侨乡;以广东五邑地区为代表的五邑侨乡,以广东潮州和汕头为代表的潮汕侨乡;以广东梅州和兴宁为代表的粤北客家地区的兴梅侨乡.五邑地区的华侨多旅居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而其它几个侨乡的华侨多旅居东南亚诸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各地侨乡都有华侨回乡建设家园.然而,建设的目的与方法则因华侨当地的文化和居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而各有特点.以东南亚为主要居住地的华侨回乡建设的目的是光宗耀祖、尽孝或者投资,建造者往往不把乡下的新居视为自己长久之家;而以北美、澳大利亚等地为主要居住地的五邑华侨因为排华而无法在当地生根,故其建造目的是为父母、妻儿等亲人营造一个舒适家园,新建之居是他永远的家,建造之时着重彰显建造者的身份.再者,五邑地区的侨民与西方殖民地香港和澳门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文化和生活观念上深受港澳思想的影响,对传统的保守逐渐放宽.

开平便是五邑地区富有北美侨乡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之一.

开平人多侨居排华严重的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很多人把结婚生子,回归祖国投资实业和建设家园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选择在国内的大城市投资,但更多人则因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家庭观念的影响,选择回家乡投资和建设.因此,归乡成家和建造家园是大多数出国谋生的华侨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新建之楼也是他们自己将来从外国退休回乡后颐养天年的处所.可以说,乡下“家”的呼唤是五邑华侨回乡建设的主要“拉力”,而在排华情绪高涨的国外,“无家”的感觉恰恰是华侨回家建设家园的主要“推力”.①这些思想可从以下谣中得到体现:

20世纪初,开平侨乡的民间建筑除沿袭了传统岭南建筑中“三间两廊”的风格外,有些建筑的形态也逐渐改变.如县志所载,“新建之村颇革前弊”,新村空间规划改良了旧村落民居建筑“方向不一,门巷参差,四壁不通风”的弊病,新建的庐式建筑也在通风和采光方面大大地得到改善.这些改善了的民居建筑有:为了防卫而建造的“碉楼”民居,为了追求生活的舒适而建的中西合璧的别墅――“庐”民居.这些逐渐崛起的侨乡建筑装饰常以模仿西洋风格为尚,参考及借鉴西方古典建筑的某些特征,兼有本地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拼凑而成.

一、开平民国建筑装饰的界定与特点

综合田野调查所得的建筑装饰的内容与种类,笔者把“开平民国建筑装饰”的范围界定为:民国期间,开平华侨在建造家园的过程中,利用传统或者外来技艺和材料制作的、非当地传统题材的建筑装饰作品.如:以表现当时侨乡风貌及其侨乡理想社会为内容的壁画和灰雕作品;用本地岭南传统灰雕技法雕刻的西式花纹,以及普遍用于立面装饰的西式拱券、古典柱式和屋顶的凉亭等装饰手法.

(一)西方建筑装饰特征――华侨身份的象征

从开平的民国建筑装饰,几乎可以看到近代以来岭南地区建筑风格的发展历程.比较常见的农村民居装饰风格具有如下几种情况:

文艺复兴式建筑特征出现在开平的建筑当中,如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罗马法尔尼斯府邸的窗户装饰风格在开平瑞石楼得到发展,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在开平碉楼与民居中得到运用;各种罗马柱式与拱券更广被模仿.

具有炫耀财富,追求新奇等特点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深得开平侨乡民众的接受且被广泛模仿,并与本地建筑工艺融为一体,是开平庐建筑中最为普遍的装饰风格.

多用于室内装饰的洛可可式风格特征在开平民居的山花与门楣装饰上较为常见,以卷草舒花,缠绵盘曲的弧线、S形线和旋涡等手法为主.多见于1910年代至1920年代初的碉楼与民居建筑.

由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文化融合而形成的英印建筑风格的穹窿顶通过东南亚、澳门和香港传入,成为富有人家的碉楼与庐建筑的顶部装饰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主义(或者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在中国各大城市的租界内颇为流行.此种风气也影响了侨乡的建筑风格,部分由建筑师设计的民居、学校、图书馆等作品多倾向于此种建筑风格.

1929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和上海的市政建设计划中提出通过复兴建筑而复兴中华文化的概念,倡导建造“中国固有式建筑”(又称中国复兴式),部分公共建筑和私家楼房响应此号召而采用富有中国风格特色的绿色琉璃瓦坡屋顶,在屋檐与墙面装饰上则趋向简约.

193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风靡世界建筑界,开平的民居与公共建筑都有类似的装饰风格出现,如建于1934年的赤坎永安里,整个村子14座庐(别墅)建筑的门窗及立面都具有艺术装饰风格的特征,类似风格的建筑在大部分华侨村庄都有.

(二)现实题材的壁画与灰雕――梦想中的侨乡社会

壁画和灰雕是开平(岭南)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明清时代已经盛行于寺庙,祠堂和豪宅等建筑.这些装饰的传统题材以山、水、花、鸟、虫、鱼等为主,表达民间的祝福和愿望,如富贵、如意、吉祥、多子、多福、多寿,以及成功、升官、发财、气节高雅等.然而,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归乡建造家园的时候所采用的壁画和灰雕等装饰,在内容与技法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开平工匠在使用传统技艺和矿物质颜料的同时,也开始尝试使用西画技法和进口颜料,如国画、[HJ2mm]镜画、水彩画、水粉画、油画等各种技法混杂使用,或者把外洋颜料与本土颜料混合使用,在色彩上逐渐走向亮丽与张扬.壁画与灰雕装饰的内容逐渐从纯粹的本地传统转向现实社会的题材,频繁出现汽船、火车、飞机等象征西方社会文明的景物,以及小汽车、电线杆、高楼住宅、公园、学校、旋侨俱乐部等本地侨乡的新生事物.

楼顶的装饰则以三角造型的山花为主,混合西洋花纹、涡卷、中式匾额及文字、望柱等.常常有蝙蝠、鹰、狮子、凤凰和葫芦、如意、钱币、莲花、木棉花等表示吉祥富贵的题材混在西洋花纹之间.

(三)亭台楼阁――追求舒适生活的象征

在楼房顶部建造花园、凉亭是富有者身份象征的主要装饰元素之一.历史上,亭台楼阁向来是生活无忧且有闲情者在自家花园建设的奢侈品,华侨把花园的概念运用于楼顶,他们不但在楼顶设置天台花园,种植各式花草,而且建设各种风格的凉亭,如:中式的四角或六角攒尖顶,西式的拜占庭、罗马、甚至是锥形风格的西式穹窿顶.这些楼顶凉亭的建造,一方面反映了楼主欲通过凉亭来炫耀身份的初衷,但同时也反映了楼主对悠闲舒适生活的追求.

这些西方风格的拱券、柱式、亭子、花纹在开平的大量使用源自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装饰作用,建筑立面的拱券、柱式和楼顶的亭子等元素最容易吸引乡人的视线,成为地标建筑,增强楼主的身份和地位;底层栏板的洋花、大门与窗户的装饰能够让人

1 2 3

关于建筑装饰类论文例文,与广东开平侨乡民国建筑装饰的特点与成因其社会意义(1911―1949)相关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高升专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12000字

网站类毕业论文

学前毕业论文范文

遗传学毕业论文

大学生历史论文

大学生与就业论文

毕业论文汽车

毕业

大学生素质论文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