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范文

关于环境美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孟子环境美学思想相关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环境美学方面论文怎么写,关于孟子环境美学思想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环境美学及生态环境及自然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环境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384;在是事实判断,是纯粹的物质世界;花的明亮是价值判断,是主观的意义世界.没有人,花固然可以继续存在,但花的明亮却失去了意义.因此,自然的美不可抽离人类的存在,自然美需要人的存在.当然,人的存在更需要自然.孟子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恒产就是一定的产业、收入,这主要来自于改造自然.孟子还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经界就是田界.这都说明人要生活下去,要择善固执,就不能不依赖自然.

既然如此,那么如何对自然界索取呢?孟子认为,索取自然资源时,要尊重自然界的生长规律,符合万物的生长周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也就是说,不要耽误老百姓耕种收获的时节,不要用细密的渔网捕鱼,砍伐树木要在一定的时节,做到这样,既可以保证生活物质的丰富,而自然界也不会因为人们的索取而走向枯竭.

而对于动物,孟子的看法也值得注意.齐宣王看到牛被拉去衅钟时浑身战栗发抖的样子,生出怜悯之心,于是“以羊易牛”.对于齐宣王的举动,孟子解释道:“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君子虽然关爱自己的生命,但也关爱动物的生命,不愿意见到动物的无故死亡,也不忍心听到动物的哀嚎.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君子远庖厨”,但不等于“君子废庖厨”.之所以是“远”,而不是“废”,是因为君子有恻隐之心,这种同情心是人性善的基础,如果不加以保存和扩充,就会失去人性,无异于禽兽.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这所存的就是恻隐之心.因此,君子需要远庖厨,需要对动物抱有同情,但孟子并不主张因为同情动物就废除肉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第一,肉食在当时并不是常见之物.孟子所处的时代,肉食并不像现代社会这样普及.孟子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七十岁以上可以吃到肉,这是社会安定富足的表现.如果处于乱世,那么老百姓就是“老弱转乎沟壑”,年老体弱的便被弃尸山沟,所以,能够吃到肉食是比较稀少的情况,既然如此,自然谈不上忧心动物走向灭绝的情况.

第二,对于动物不可一概而论.动物可以分

关于孟子环境美学思想的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环境美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为对人有危害的和没有危害的.有危害的动物,需要驱散;无危害的动物,可以同情.孟子说:“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孟子滕文公下》)可见猛兽与百姓处在对立状态,只有驱赶猛兽,才能让百姓安宁,在这种情况下,谈不上对动物要有同情心.相反,如果能够对抗猛兽,反而会被世人大加赞赏.所以,孟子说:“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孟子尽心下》)晋人冯妇因为擅长与虎搏斗,所以被称为善士.

第三,人的地位高于动物.“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在孟子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能否接受教化,并将四端之心扩而充之,使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主动性需求.如果四端之心不明,孟子则斥之为“非人也”.如果不能尊重五伦之义,那么就会跟孟子所批评的杨朱、墨子一样,“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第四,在仁爱的次序上,人具有优先性.孟子在劝诫齐宣王“见牛不见羊”时,责备他“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由此可以看出,孟子认为在推恩于禽兽和百姓的次序上,百姓具有优先性.如果君王能够关爱禽兽,而说不能关爱百姓,这不是能力上做不到,而是意愿上的不情愿.孟子还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滕文公下》)如果达官贵人对动物妥善照顾,而让老百姓饿死野外,那么这就是率领野兽而吃人.而反过来,如果率领人来吃野兽,孟子则并不反对.因此,既要对动物有恻隐之心,又要尊重人的生存.正如陈望衡教授所言:“绝对反对杀生,也伤害了人类.除少数人外,绝大部分人类是不能做到不食动物的.绝对地不杀生,不就剥夺了人类生存的权利吗?因此,我们对于动植物个体生存权利的尊重是有限的.”①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孟子尽心上》)对于动物,需要有爱,但爱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来处理.对自然万物的爱,是最低层次,意味着爱惜;对于民众,是中间层次,意味着仁爱;对于亲人,是最高层次,是亲爱.孟子还认为,对动物的爱应该以满足其生存需要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对之宠爱,但绝不能上升到人的高度,用对待人的尊严的方式去对待动物.这些都告诉我们,关爱动物要讲究方法,把握尺度.五、真正的快乐

环境美的实现,除了上述不过度索取、养护自然、对动物应有恻隐之心外,更重要的还是人自身的改变.“审美作为一种价值,取决于两个前提:一是客观的前提:事物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潜能.二是主观的前提,主体必须有审美需要.”②对于环境美的生成,同样也是如此.一方面需要环境美的客体存在,另一方面则需要环境美的主体存在.光有环境的客观条件,而缺乏一个具有审美态度的主体,美是无法产生的.因此,孟子也对主体提出了一些要求.

第一,充实之谓美.“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在孟子看来,美的生成是离不了善的.什么是善呢?追求心中向往的.那么何为心中极为向往的呢?孟子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人的心跟口、眼一样,是存在共同感的.尽管每个人就其具体而言,所追寻向往的东西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就人之为人的根本而言,所追寻向往的东西都是理义.有诸己之谓信,自己渴望善,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善,这就是信.充实之谓美,在此不是其他事物的充实,而是心中之善的充实,也就是在“善”“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但需要指出的是,“将孟子的话理解为审美比道德之善还要高一个层次,恐怕是误解了孟子的原意”.③相反,这里的“美”是以善为基础的,“就是指人的充满仁义等美好品德的精神生命和相应的天赋容貌和谐统一”.①

第二,真正的快乐.孟子指出,要真正欣赏自然之美和宫室之美,君主

1 2 3 4

关于环境美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孟子环境美学思想相关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

大学生毕业论文网

大学生就业机构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地址

大学生活感悟论文

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博士生毕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swot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网

电气自动化技术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初稿该怎么写

孟子环境美学思想(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