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播学类论文范例,与“鱼传尺素”看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实物传播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0-07-04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文关于传播学及大学学报及文化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传播学类论文范例,与“鱼传尺素”看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实物传播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传播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本文试图以成语作为切入点,结合两个案例,分析传播媒介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文化的物化,启示我们进行传播学研究时,要重视媒介和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关注文化及其变迁,也不能忽略传播媒介.

【关 键 词 】实物传播 传播媒介 文化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诗词作品,而在这些作品中也不乏典型的传播现象.而现在国内学者的研究领域也多局限于西方或现阶段国内的传播现象,把目光投向中国古代则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毕竟西方的传播学理论和模式无法涵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蕴藏的传播现象和观念.

一、“鱼传尺素”出典

秦观在《踏莎行》中写道: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这首词是秦观在北宋绍圣四年因被贬在郴州所做的,上句的意思是说作者在郴州旅舍,不断收到亲友的寄赠,但这些寄赠却无法安慰自己,反倒勾起被贬谪的愤恨.[1]

用“鱼”来传递书信的典故,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一部叫《饮马长城窟行》的乐府诗集里,说的是秦始皇为了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造成了许多家庭的离散,而亲人之间的书信大多只能让他人代为传递.为了防止信件在途中被私拆,古人发明了在鱼腹中放置书信的方法.该乐府诗中的一首五言写道: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其实,诗里的“双鲤鱼”不是指真正的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木板拼成的木刻鲤鱼.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而这两块木板通常被人们有意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2]

二、“鱼传尺素”的传播学分析

就传播的本质而言,人类的传播活动是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如同物质的流动一样,社会信息的流动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渠道才能完成,这些方式和渠道在传播中称为媒介.[3]根据媒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变革,传播学界通常将人类的传播活动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依次是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而我们上面所说的成语“鱼传尺素”,却很难在这四个传播时代中找到具体的位置,笔者更倾向于把“鱼传尺素”归入实物传播的范围中.实物传播最早是艺术领域的一种传播方式,艺术的实物传播,是以实物的形式把艺术信息直接呈现在受传者面前的艺术传播方式.[4]这里所说的“鱼传尺素”,指的就是文学作品里的实物传播.所以笔者为实物传播下的定义是:以一定的文化内涵为背景,用客观存在的物体或其符号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传播方式.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是古人选择鱼作为媒介的原因之一.在我国,自古以来鱼的地位都是非常特殊的,除了味道鲜美,是逢年过节每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外,鱼还代表吉祥的意思.鱼在中华民俗中的吉祥意义,可从上古历史文化背景着眼进行考察:初民的谋食方式及对司水鱼神的崇拜使鱼成了丰收富裕的象征,而由水生殖信仰演化来的鱼生殖信仰及鱼本身繁殖力强的特点,使鱼在传统文化中染上生殖色彩,成为婚姻、情爱的象征物或性及隐语.[5]

“鱼传尺素”看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实物传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传播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本篇论文来源:http://www.sxsky.net/chuanbo/cbjs/385406.html

随着时代进步,媒介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文化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小小的“鱼传尺素”固然没有这么大的魔力,却也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留下了些许足迹.像晏几道“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宋琬“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以及李商隐“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这些诗词都借折成鱼形状的书信,表达了作者对恋人、朋友的思念.鱼的形象演化为了一种信息符号,承载讯息的同时自身就传递了其他的含义.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用“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解释这些诗歌呈现的传播现象,就会发现以鱼或类似其形状的物品传递信件,都可以让受者在不看书信内容的前提下,明白传者没有或难以用文字抒发的心意.而传者与受者的心意相通,不能不说是共同的文化经验前提下,实物传播的盛行所带来的.


传播学学术论文撰写格式
播放:28956次 评论:5547人

如今,在实物传播的功效远比不上电子时代的大众传媒,但日常生活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残存的实物传播的影子,比如恋人之间的玫瑰花语.潘忠党老师认为,如果将我们的日常交往看作是文化活动的话,那么传播媒介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他提出了三种理论模式来阐释传播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分别为:媒介是表述现实的工具;媒介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介是社会交往仪式和文化的生存与再生的场所.[6]的确,“鱼传尺素”中以鱼为媒介不仅充当了表述社会现实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还起到了承接中国自古以来的鱼文化的作用.媒介的工具性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更重要的是“鱼传尺素”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传播媒介的另一层含义,作为一个分析概念,它是社会传播或交流的工具以及沉淀于这些工具并通过这些工具所表现的符号交往的形式和常规,这些交往发生于一个文化,同时也再生这个文化.[7]这样的媒介定义,更强调了文化和媒介间的互动,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和传承的场所,我们不能离开信息的交流来谈论文化,也不能忽略文化来审视媒介的功能,因为特定的文化时代是实物传播出现的重要因素.

三、实物传播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折柳送行

“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起初离别赠柳是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之后在文人墨客中,赠柳枝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等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可以看出这种社会时尚存在的普遍性.

为什么要选择柳作为委婉表达情感的媒介呢?这种风俗还有更深的文化内涵吗?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是不忍分别,二是永不忘怀.另,清朝褚人在《坚瓠广集》卷四中又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8]这样的解释确实要合理得多,柳树与其他树种相比,更加容易成活.“折柳送行”喻意亲人或朋友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一样随处可活,是一种对亲朋的美好祝福.并且,由于折柳的习俗出自《诗经》,作为五经之一,《诗经》对这一文化习俗的传承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案例二:红豆寄相思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每日以泪洗面.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

关于“鱼传尺素”看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实物传播的本科论文范文
关于传播学类论文范例
085;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恋人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又称红豆.[9]红豆和人类的相思联系起来,得归功于唐朝诗人王维的那首《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中国人从来都很注重感情,“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既是汉代李陵赠苏武的诗句,也是历代民间流传的谚语.[10]现在人们大多把红豆看成是恋人间寄托相思的媒介,其实最初相思也指朋友间的友情,王维的《相思》原题为《江上赠李龟年》,李龟年是唐代著名的宫廷乐师,也是诗人多年的好友.而之后红豆在古代诗词中多是代表爱情的象征物,如前蜀牛希济《生查子》云:“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唐末诗人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此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红豆还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溶入了诗人怀恋国家的情感,明末抗清志士屈大均《红豆曲》:“江南红豆树,一叶一相思.红豆尚可尽,相思无已时.”

红豆成为一种相思的代言物,不仅因为其形状类似心脏,颜色鲜红,质地坚硬,永不褪色的物理特征,而且在封建礼教占统治地位的古代社会,红豆代表了一种转喻,让文人们毫无顾虑地在作品中描绘真切的相思之情.红豆文化也经由诗人们的笔下流传着,演变为了民间的一种流行文化.而“红豆寄相思”的实物传播形式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今天的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红豆作为媒介一定意义上传递的是传者的情感,受者无须其他的信息,比如书信之类的,就可以很清楚地明白传者想念自己的心意.随着这种传播形式的扩散,红豆这个媒介符号继而又促进了相思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上述两个案例,只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两种实物传播形式,其他如鸿雁传书、驿寄梅花等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媒介寄情手法.与我们所熟知的传播形式相比,实物传播更多地强调传播的主体文化和传播媒介的互动关系,因为是文化赋予了传播媒介特定意义下的信息,才使像柳和红豆这样的媒介在历史发展中演化成一种即定的感情符号,继而通过人际交往,这些媒介从空间和时间上继承了自身特定的文化.美国传播学界文化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凯利宣称,传播的最高表现并不在于信息在自然空间内的传送,而是通过媒介符号的处理和创造,参与传播的人们构筑和维持有序的、有意义的、成为人的活动的制约和空间的文化世界.实物传播里的“鱼”、“柳”、“红豆”等媒介就在人们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媒介与文化的互动继而促使这样的文化流传下来.

结语

诚然,现代社会中实物传播的方式似乎逐渐被人们遗忘,因为它不可能有大众传播那样令人惊叹的传播效果,也不可能在电子媒介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吸引住大众的眼球,对注重实际效果的现代人也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但这样的传播方式还是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至少实物传播对文化的重视和传承能启发我们研究人们的传播活动时,不要忽视传播媒介所存在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毕竟没有媒介符号的创造和交流,古老的文化就不可能在悠长的历史诗篇中持续存在和演化.

注释

[1]陈祖美:《秦观〈踏莎行〉简析》,《文史知识》,1986年第11期.

[2]l

[3]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第2页.

[4]宋瑶林:《论艺术传播方式的特征》,《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4期.

[5]潘莉:《中华民俗中的“鱼”文化》,《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年第9期

[6][7][11]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下)》,《现代传播》,1996年第5期

[8]l

[10]李晖:《魅力〈相思〉诗 长盛“红豆”俗》,《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

关于传播学类论文范例,与“鱼传尺素”看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实物传播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

如此“文博士生”
有人大代表提出的“中组部把这些博士官员都招来考一下”的建议,附和赞同者甚众. 如此“文博士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

关于“红烧肉”的博士文
现增加营养、避免增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关于“红烧肉”的博士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

费孝通的博士文答辩“花天酒地”
张非常考究的学位审定书上签字,并再喝一杯酒祝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费孝通的博士文答辩“花天酒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学的论文范文。

“文博士”不能成为卖***的通道
像全日制学生一样上课,只需要提交博士论文,通过严格的博士论文答辩,可获得博士学位. “文博士”不能成为卖文凭的通道参考属性评定 。

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参考书目:《中国建筑史》潘谷西编着,《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编着,《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着,《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编着,《建筑构造》第五版上下。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教师9nla.gov.au/nla.cat-vn5865933zhongguogudaidifangfalu?wenxian.yibian/yangyifa。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教师9nla.gov.au/nla.cat-vn5865933zhongguogudaidifangfalu?wenxian.yibian/yangyifa。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适用于宁波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试卷的题型大致上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三大类。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真题赏,2,36,6,8,中国古代杂项文物鉴赏,2,36,6,9,中国古代建筑鉴赏,2,36,6,10,中国古代钱币鉴。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招。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论文招生,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论文目录种图书获2007—2016年度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5)《新编基础会计学》获2007—2016年度中南地区大。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品牌传播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自有品牌的整合传播透析相关新闻传播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品牌传播论文范文,品牌传播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自有品牌的整合传播透析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品牌传播及重要性及文献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品牌传播相关开题报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