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本科论文— 范文

关于孝道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中华孝道-孝的力量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孝道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华孝道-孝的力量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孝道及生命及儒家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孝道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0340;一番说辞,最后打动了汉武帝,汉武帝说可以,但是有个条件,就是我们没有那么多骑兵,你要去就带步兵.于是,李陵带了五千步兵北上.他们遭到对方三万骑兵的包围.李陵的五千步兵训练有素,战车在外边围成一圈,这些人构筑好工事,潜伏在战车后面,匈奴骑兵一接近,弩箭齐发,当时就射杀了五千多个匈奴兵.匈奴一看,这股汉军原来是非常英勇善战的,怎么办?于是发动员令,把周围的匈奴骑兵全都聚来,一共聚了八万骑兵,对阵五千汉军的步兵.这场仗打得昏天黑地,汉军非常骁勇,每次冲锋下来都杀死对方几千人.据说有一天,汉军射出去的箭就有50万支.(图4、5、6)

后来,匈奴已经僵持得有些吃力了,准备撤退.这个时候,一个戏剧化的场面出现了,李陵队伍里出了个叛徒,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就跑到匈奴那边说,你们接着围,汉军的箭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匈奴一听,加紧进攻.李陵让大家从四面八方突围,已经不行了.李陵带人往外冲没冲出去,最后李陵仰天长叹,我手中现在只要再有几十支箭就能杀出去.这些步卒拼着自己的力量往外突围,最后回到汉朝400多人,其他的全军覆没.

这个故事,在说什么呢?就是汉军强大的战斗力,他面对多自己十几倍的敌人敢于从容作战.汉朝人是最注重孝道的,汉朝的读书人,包括军人没有不背《孝经》的,军队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所以有人讲,孝道会让人很懦弱,完全是无稽之谈,李陵所带领的这五千勇士是最好的证明.李陵以五千步兵抗拒匈奴八万骑兵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现象,就是在现实生活中遵守孝道的人,他虽然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但这和他在面临危险的时候,有英勇的气质并不矛盾.那么,是否只有在战争年代,在那种极端的情况下,遵守孝道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举动,而在平时就会变得懦弱了呢?也不是.

我们再举个例子,孔融.很多人都知道孔融,融4岁,能让梨.4岁能让梨,这个孩子就不简单.对这个问题,我特意问了一些幼教专家,问了一些孩子的家长,孩子能不能把自己的好东西让给别人?家长说,有两种情况可以让:一种,这个东西我们家有的得是,孩子就会让,还有一种,跟孩子说,还有更好的,这不算最好的,孩子会把它让出来.把最好的东西让给别人,很难.人有一种本能,小孩子也有.孔融4岁时能把梨让给自己的兄弟,挺了不起.这个孩子身上有一种特殊的禀赋.我们今天讲的不是这个,是讲孝道在他身上表现的力量,让梨按照传统文化来说是“悌”,是对兄弟的感情.

对于孝呢?他也有表现.孔融16岁时,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他把客人迎进来,经过交谈,发现这个客人是朝廷追捕的钦犯,这个人叫张柬,他得罪了宦官、朝廷,亡命天涯,希望孔融家能收留他.但张柬不是要找孔融,而是找他的哥哥孔包,可是不巧,这一天他哥哥不在家.张柬很为难,我在这个家藏起来合不合适呢?如果待下来,给这家带来的压力和风险可想而知.这个10几岁的孩子能承担吗?他想走.这时孔融说,虽然我哥哥不在家,这件事情我可以做主,你是天下大名鼎鼎的义士,我很敬重你,在我们家住下来,没关系.张柬在孔融诚恳的挽留下住了下来.后来,张柬怕住时间太久走漏风声,便离开了他家.但风声还是走漏了,朝廷得知孔家窝藏钦犯,要追究这件事情,孔融的哥哥跟朝廷的人说,在家里我是长兄,张柬是来投奔我的,这个事情我来承担.孔融说,张柬来的时候,我哥哥不在家,这个事情应该由我来承担,是我留的他,跟我哥哥没有关系.办案人员犹豫不决,到底抓你们谁呢?这时,孔融的妈妈出来说,这两个孩子是我教育出来的,应当我来承担罪责,把我抓去好了.这叫什么?这叫一门争死.谁顶这个罪名谁是死罪.这个事情震动了社会,震动了朝廷,最后,朝廷把孔融的哥哥孔包杀了.争死,表现了这家人的亲情,这家人的凝聚力,这家人血浓于水的感情.

孔融性格刚正不阿,小的时候懂得谦让,但他内心不是没有原则.后来,冒着天大的风险收留张柬.孔融长大后,到曹操手下做事.曹操不喜欢这个刚正不阿的人,最后居然找了孔融不孝顺这么个借口,把孔融杀了.

孔融有两个孩子,告别时,孔融说,希望你们两个能够保全.小男孩就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鸟巢如果被打翻,里面的鸟蛋都会碎.果然,曹操派人来抓两个孩子,抓的时候两个孩子正在游戏,小妹妹对哥哥说,如果咱们死了之后能见到爸爸,那就是最快乐的事情.两个孩子带着对父亲的思慕,走上了人生最后的路程.

孔融一家人是讲究孝道的,这家人有没有力量?相当有力量.让梨的孔融跟就义的孔融是一个人.所以,我们不能说孝道仅仅就是一个人只为了保护自己,很懦弱,不是这样,它有一种动人的力量在里边.孝道可以让一个人很有力量,他可以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而舍生取义,也可以为了亲情而一门争死.但一个人如果做到了对长辈尽孝,但他对自己却很不重视,在遭受挫折的时候,甚至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算不算是有违孝道?这种事情古今都有.那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他看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孔子的看法,在今天还有意义吗?

一个人一生,不见得都一帆风顺,有时候会对自己丧失信心,有的人会自残,有的人会自杀.按照我们传统的社会要求来说,这是不合适的,这是损害了我们神圣的生命.


如何撰写孝道本科论文
播放:24741次 评论:6965人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会使这些人这样做呢?孔夫子对这种事情也有分析.孔夫子说,是人一时的糊涂,这个糊涂,表现为人的一种强迫性的心理.原话叫“一朝之愤,忘其身,以及其亲,非过以”.就是一下子冲动起来,把自己生命的宝贵性全都忘了,把自己的父母双亲,对自己那么好的亲属们全都忘了,这是最糊涂的一件事.尽管有些人自残,伤害自己的身体,都有自己的原因.但这个时候,应当再坚强一点,生命是尊贵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挫折一时想不开,走这条路.孔子的教导,对中国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中国人有珍惜自己生命的传统.

一个人从生下来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再到社会上去服务于社会各个阶层,最终他要完成自己的人格.孔子讲,这是什么?这是一个人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才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不仅儒家关注这个问题,很多学者、文人墨客也关注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比如陶渊明,他有一首诗写得很好,他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怎样一个状态呢?他怎样来认识生命的呢?他说,纵浪大话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他的意思是整个宇宙、生命、起伏、生灭,这些现象就像波浪一样,浪起来了,又落下去了,我们这个渺小的生命,是宇宙的一分子,在宇宙的这种浪潮起伏中表现着、存在着.在这样一个状态中,我们谈不到多么高兴,也谈不到多么畏惧,我们应当以平常心来对待,叫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需尽,什么事情有开端,有结果,这样看待生命是很豁达的.生命就是有生有灭的,你得有一个豁达的态度来对待它.陶渊明很豁达,他说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有些人在这方面考虑得不清楚,想不开,愁肠满结,很压抑,情绪不好,这有问题,没有必要.宋代有一位大儒,叫张载,他有一番话说得很经典,存无顺事,他说,活着的时候,我就努力积极地去做事,去为社会服务.末无宁也,他说,如果我这个生命不存在了,那么我就处在一种安宁的状态中.给人一种很豁达,很踏实的感觉.(图7)

说到这儿,还有一个意思要讲,行孝道是一个人个人的问题吗?我们曾经讲过,一个人上面有父母,父母上面还有列祖列宗,往下走,还有无穷无尽的后代.所以一个人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他关系着整个家族.那么,这个家族怎样能够发展得好?怎样算是维护了家族的荣誉呢?

1 2

关于孝道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中华孝道-孝的力量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

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汉语本科

自学本科费用

本科论文抄袭率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本科自考网站

工商本科论文题目

电大本科论文答辩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致谢

黑龙江大学自考本科

中华孝道-孝的力量(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