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类论文范文素材,与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0-07-04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该文为船舶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相关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可作为医疗保险专业船舶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船舶及油污及责任保险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摘 要 随着海上运输的发展,我国船舶污染日益严重,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参照其他国家国内法以及相关国际公约之规定给出了自己的改善建议.

关 键 词 船舶油污 强制责任保险 法律体系

作者简介:秦雪晴,上海海事大学,研究方向:国际法学(海商法).

中图分类号:D9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5-060-02


船舶职称论文撰写技巧
播放:36132次 评论:4872人

一、 海上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及其存在必要性

强制责任保险不同于一般的商业责任保险,它是一种法定的责任保险.强制责任保险的产生一般源于国家的法律规定,而不是完全出于当事人的自愿,因此,它与一般商业保险的最大区别点在于其在一定程度上有违于传统责任保险的契约自由原则.

海上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美国曾经发生震惊世界的“Torry Canyon”油轮泄漏事件.依照当时美国的法律,由于受到油污损害赔偿责任限制的约束,事故的受害者只能从已受损害或沉船的剩余价值中获得赔偿,最后受害方所获赔偿数额远远小于其所遭受的损失.但建立了海上强制责任保险之后,索赔人在受到油污损害之后,可以直接向保险人或者其他保证人索赔.

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其一,建立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有利于进一步保护我国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其二,一旦发生船舶油污事故,便会带来了巨额的索赔,在我国船舶技术水平较低,老龄船所占比例较高且船舶企业规模较小的环境下,大多数船舶所有人都无法独立承担如此巨大的索赔.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赔偿受害人.其三,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也可以缓解承运人的资金压力,避免船公司在巨额赔偿款下遭遇破产的威胁,从而促进航运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此外,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提高了船公司的营运成本,市场准入条件也随之提高,以此迫使那些无足够经济实力的船舶运营公司和航运风险较大的老龄船退出船舶市场.

二、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立法现状

既然是强制责任保险,就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强制性规定为其依据,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的相关立法主要包括国际公约和国内立法两大部分.我国已经加入的国际公约有《1992年责任公约》和《2001年燃油公约》.国内立法包括《民法通则》、《海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海事诉讼法》等,这几部法律主要是对于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且相关规定分布较为零散,不成系统.为了进一步详细地规范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国务院及交通部于2010年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文简称《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下文简称《实施办法》).

《管理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就我国船舶油污损害强制责任保险和损害赔偿基金予以了明确的规定,该条例第53条第1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但是1000总吨以下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除外.”

《实施办法》也就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予以了更为具体的规定.该办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载运油类物质的船舶和1000总吨以上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其所有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实施办法》就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的投保范围及额度、承保的保险机构的条件、保险证书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均给予了相应规定,是目前实施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强制保险制度的一个较为具体的法律依据.

此外,这两部行政法规从立法角度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其一,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适用范围得以扩大.根据《1992年责任公约》和《2001年燃油公约》之规定,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适用范围仅包含2 000总吨以上载运油类物质的船舶所造成的油类损害以及1 000总吨以上载运非油类物质船舶所造成的燃油损害.但依据《管理条例》以及《实施办法》之规定,载运油类物质的船舶以及1000总吨以上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均需投保(1 000总吨以下载运非持久

关于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船舶类论文范文素材
性油类物质的船舶除外).即我国国内法将强制责任保险的适用范围扩大至2 000总吨以下载运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船舶投保持久性油类损害、2 000总吨以下载运非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船舶投保非持久性油类损害以及1 000总吨以上2 000总吨以下载运非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船舶投保燃油损害.


本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baoxian/ylbx/442054.html

其二,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额度得以进一步规范.我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限额制度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责任公约》、《2001年燃油公约》以及《关于不满300总吨船舶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海事赔偿限额的决定》等,但这些规定分布分散,因而在时间适用上较为混乱.对此,《实施办法》依据现有规定对不同船舶的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限额加以梳理:(1)载运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船舶,其责任限额应适用《1992年责任公约》之规定;(2)载运非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船舶以及1000总吨以上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和300总吨以上的船舶其额度应适用《海商法》关于非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规定;不满300总吨的和从事我国港口之间货物运输或沿海作业的船舶,应依照《海商法》关于非人身伤亡赔偿限额的50%计算.这样方便了相关规定在实践中的运用.

三、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相关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建议

(一) 负有投保义务的责任方定义过于狭隘

《实施办法》中规定,负有投保义务的责任方是船舶所有人,但是此处的船舶所有人是否可以广义地理解为既包括船舶的登记所有人亦包括船舶的经营人?依据《海商法》第7条的规定:“船舶所有权,是指船舶所有人依法对其船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此处所有人是与船舶所有权一起定义的,据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这里的船舶所有人应当狭义地理解为船舶登记所有人而不包括经营人.即我国国内立法中仅仅将投保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的投保义务方狭隘的限定为船舶的登记所有人并不包括船舶经营人. 但是,船舶的经营人对燃油具有实际的控制能力,其应当对于燃油负有一定的照料义务.此外,尽管相对于船舶的登记所有人而言,船舶经营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一次运输中也绝不会出现多次更换船舶经营人的情况,所以让船舶经营人承担投保义务未尝不可,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

对于在立法中将负有投保义务的责任方定义得过于狭隘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参照国外某些国家的相关立法情况以及国际公约中的相关规定予以改善.美国的1990OPA(美国1990年油污染法案)就规定船舶经营人在某些(例如发生燃油事故)的情形下责令其与船舶所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视其为污染责任人.再或者可以参照国际公约的做法,对燃油损害事故的责任人分不同船舶不同情况予以特定的规定.

(二) 责任限额过低,有损于受害人利益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限额制度主要建立在《1992年责任公约》、《2001年燃油公约》以及《关于不满300总吨船舶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海事赔偿限额的决定》基础之上,2010年实施的《实施办法》也仅是将分散于以上国际公约和国内规章中的内容加以系统梳理,换言之,本质上还是适用了十几年前的责任限额制度,这过于保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适用过低的责任限额是极其不利公平而充分地保护受害人利益的.

对于责任限额过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最直接的改善方案是出台相应司法解释直接提高责任限额.此外,还可以通过扩大船东不得享受责任限制的情形来达到保护受害人利益的目的.美国1990OPA就采取了此种做法.美国的有些州甚至规定船方不得享有责任限制.

(三) 对于1000总吨一下的小型船舶,我国尚未建立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依据《管理条例》以及《实施办法》,在中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载运油类物质的船舶以及1000总吨以上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的船舶所有人应当依法投保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产担保.即1000总吨一下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的船舶所有人无需投保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笔者认为小型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的缺失是不利于保护我国海洋环境,保障受害方利益.对此,我们应当尽快通过立法将这一部分小型船舶的污染损害纳入强制保险制度,倘若小型船舶的油污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仅仅只对大型船舶进行强制保险,海洋污染的治理是得不到改善的,并且受害方的利益也不会得到充分的保障.

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船舶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四) 直接诉讼制度的不全面

一直以来,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中的直接诉讼制度在立法上一直规定模糊,2010年先后出台《管理条例》以及《实施办法》也并未解决该问题.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中的直接诉讼制度依然是不完整的,不具有实践操作性.

根据《1992年责任公约》,直接诉讼的范围限定于2000总吨以上的油轮.其一,笔者认为公约限定的此范围较小,大部分的受害方并无权采取直接诉讼维护自身利益.其二,如果国内没有相关更加具体的规定加以支持,直接诉讼制度在实践中是很难落实的.对此,国内法中虽对直接诉讼有所提及,但是相关规定极不完善.《海商法》中的海上保险合同一章仅就海上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予以规定,并未提及与保险合同之外的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即《海商法》并未赋予第三人直接诉讼的实体权利.《保险法》第65条第一款规定:“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失,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即亦可理解为可以依据合同的约定不向第三方支付保险赔偿金.此外,该条第二款规定:“被保险人对第三者的赔偿责任确定的,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保险人应当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此时,如果被保险人对第三者的赔偿责任不确定,直接诉讼中的保险人必定会提出先诉抗辩,要求第三人要先行通过诉讼、仲裁等来确定被保险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故此规定貌似赋予了油污受害者实体请求权,实质上是给受害者设置了障碍.我国直接诉讼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97条的规定,但该条仅仅是在程序法上明确规定了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中的直接诉讼制度,实体法上却无法可依,这将会导致受害方向保险人提起诉讼后因无实体法律依据而败诉.由此可见,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的直接诉讼制度存在实体法上的缺失,相关立法极其不完整,难以保障受害第三方的利益.

对此,我们应当尽快通过修改《海商法》、《保险法》或者出台新的法规以及相应的司法解释从实体法上明确规定保险人与油污受害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使得直接诉讼制度在实体与程序上均有法可依.

注释:

暴子睿.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生态经济.2011(8).第155页.

李一丹.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中的强制保险制度.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第29页.

参考文献:

[1]杨良宜,汪鹏南.我国海上保险条款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

[2]徐国平.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基本原理.中国水运.2008.

相关参考资料: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