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马克思经济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与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相关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马克思经济学方面有关论文网,关于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马克思经济学及新制度经济学及制度经济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马克思经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但两者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在理论体系、方法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

[关 键 词]马克思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作者简介]林建红,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广东 潮州 521041

[中图分类号]F091.91;17091.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045-04

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研究两种理论的异同,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同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因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1 2

马克思经济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与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

时事政治的论文

初中政治职称论文

初二政治论文

初中政治论文600字

政治生活论文

政治建设论文

时事与政治论文

政治学硕士论文

政治论文提纲

责任政治论文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