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社会学品德与社会— 范文

关于社会工作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精神性与社会工作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工作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精神性与社会工作相关毕业论文范文。是品德与社会专业与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者及精神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社会工作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化都是需要社会工作者敏感注意到的重要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在全球维度的扩散,遇到诸如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国重男轻女传统、家族主义、乡土观念等多元文化中非宗教的认同和表达.这些精神性资源作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潜在资源或障碍,如果没有得到全面的认识和评价,或者因为社会工作者对这些资源的不敏感、认识不一致甚至排斥,会大大影响社会工作实务的效果.

三、精神性社会工作在全球的发展脉络

广义层面的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实践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社会中的社区、社群、亲属网络以及原始宗教,都通过各种形式提供社会支持、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传统社区中的互助也往往和情感性的网络相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更为注重受助者的心理与情感反应,而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不过,这种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社会互助活动一般被归入社会工作的史前史而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兴起以来,反而将这些活动排斥为“非专业的、不科学的、不系统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在进行实务工作的过程中,将存在于案主及其群体、社区中的精神性支持大大地忽略.当代社会工作有关精神性议题的兴起,正是要恢复或者“重新发现”在当代社会工作专业化和世俗化过程中被大大忽略的精神性资源.

(一)宗教主导的初期(20世纪初期之前的社会工作)

从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渊源来看,志愿社会服务和政府社会福利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基督教和犹太教有关慈善与社区责任理念的影响,强调个体的道德、社会正义、共同责任.在这一历史时期,伴随着新大陆移民和欧洲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非裔美国人、法国、西班牙天主教中的精神性元素对社会工作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当代社会工作往往忽略这一时期除基督教以外其他宗教的影响力.[12]

社会工作形成时期也是新兴民族国家形成和独立时期,这些新兴国家在建立自身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政策的过程中,受到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其社会工作政策与实务往往表现出鲜明的文化多元性.以韩国为例,虽然其社会福利体系主要是朝鲜战争之后受传教士推动的西方化理论与模式的强烈影响,也要充分注意到历史上4 000年本土萨满教和2 000余年佛教与儒家思想以及更晚近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但在韩国当代有关精神性和社会工作的课程与出版物中,却很少提及儒家思想和萨满教.[13]在绵延不断的社会历史与日常生活中,从历史维度考量传统文化如何影响对精神性的理解与否是有相当启发的.研究者注意到韩国电视剧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矛盾的“迷人的父权制”,体现的是现代化过程中中产阶级伦理与父权制家庭之间的冲突,通过伦理对人行为的调整和可靠、负责的男性气质的塑造,起到缓解和抚平家庭中个体紧张状态的作用.[14]

(二)职业化与世俗化时期(1920—1990年)

这一阶段,社会工作受到世俗个人主义和科学的更大影响,社会主义、社会功能思想、弗洛伊德学说、行为主义取代神学在社会工作中成为主导性的思潮.国家和政府对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介入使社会服务领域国家与教会的分离更加明晰,特别是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和社会工作教育协会(CSWE)等专业性机构的建立,明确将社会工作与宗教机构的慈善活动区别开来,更加强调专业伦理、科学化和制度化的社会工作服务.Walker在有关黑人教会的研究中,分析了加拿大黑人教会在宗教的功能之外,发挥着反对种族主义和歧视,增强黑人自我价值感的作用.[15]Graham则利用相关文献,分析了加拿大社会工作教育历史最悠久的多伦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过程中三位系主任的生命史,鲜活地展现了自1914年建系到1980年间,社会工作由一个志愿性的、博爱主义的、宗教驱动的慈善行为转变为世俗职业的过程,并揭示了同一时期美国、英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主导者背后的宗教紧张与融合过程.[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荣格心理学、非特定宗教的精神性议题在社会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90年美国精神性与社会工作协会的建立更是将这一理论转向变为一种制度性、组织化的设置.加拿大、挪威、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南非、韩国、日本、克罗地亚、香港等世界各地社会工作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的加入,使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成为当代社会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如何撰写论文综述
播放:20591次 评论:5328人

同时,从历史视角对精神性议题进行关注,更为深入地注意到在案主身上存在的宗教与非宗教因素的多元性.这一时期令人瞩目的变化是来自亚洲的宗教开始进入社会工作的视野,佛教思想、儒家思想、印度教、萨满教、道教以及各种超个人的理论开始进入社会工作理论中,极大地丰富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中的精神性议题,也改变了宗派性的理论格局.[17]比如,布兰登和沃尔夫分别讨论了印度禅宗和印度吠陀对于社会工作的启示.布兰登认为,通过社工与正在受苦的人建立一种诚挚的相互关系,不仅仅停留于表面问题,而是寻求更大的个人成就——克服“阻止”人们自我发展的努力,并使他们能够避免环境的诸多特征的影响,努力的方向是自我理解、开悟以及社工和案主的自我成长.[18]沃尔夫发现印度吠陀理论把焦点放在自我上,自我作为一种非物种性的个人实体,脱离于身体以及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掩盖了我们的自我,并限制了我们自我所拥有的自由意志.社会工作实务试图和自我建立联系——自我被所有这些物质现实所掩盖——试图激励并促进自由意志和世界的互动,进而实现个人改变和社会改变.[19]布思从种族发展观出发,指出加强对多元化的关注的重要性,探究地理位置和发展阶段下存在的社会差异.社会工作理论藉此展开文化间的对话与反思,意识到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亦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社会工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判定某一事物的对错,社会工作方法的合理性,甚至不自觉地充当某种文化同化、传教或强制性变革.避免民族中心主义和沙文主义,使各种精神性资源协同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动力.如邓吉·安德森和贝克特认为,我们需要理解其他文化,避免在干预中误解我们自己或案主的反应而产生差错.Lum和 OHagan主张社工应该有“文化能力”(cultural petence)来完成其工作,维护多样性,并理解所接触的各种主要文化.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精神性与宗教议题在这一时期被广泛讨论,但学理上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20]

(三)跨学科整合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1995年以来,社会工作对精神性议题的关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美国社会工作教育中正式承认了精神性的概念,社会工作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开始突破学科、国家等诸多界限,大大丰富和扩展精神性的概念,相关的各种研究与实务机构纷纷成立.这一阶段有关精神性与社会工作的各种定量定性研究急速增长,并整合了保健、精神健康、老年学等多领域的理论与方法.1995版的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指导手册重返对信仰系统、宗教、精神性的关注,强调将这些议题和案主的多样性紧密联系起来.英美两国的社会工作教材中也将精神性纳入其中.包括女性主义、生态哲学、后殖民主义等在内的后现代思潮则使社会工作更加关注除西方人以外的人群和国家,西方社会工作对东方宗教、精神性议题、信仰社区、社会结构、民族敏感性社会工作等议题的关注,特别是基于心灵—身体—精神(Mind—Body—Spirit)的框架重新构建精神性社会工作体系,精神性社会工作全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精神性与社会工作协会第一次国际会议2000年正式召开,对基于历史形成的世俗主义、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主导的西方社会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传统的和本土的精神性资源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基于人在环境中的视角,对当地传统智慧的重视,围绕案主自身的资源更具精神敏感性的社会工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成为广为接受的价值观念.在交流对话过程中,精神性议题对已有的利己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议题得以超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处理个体、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在实务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2008年一项针对1 804名社工的调查表明,超过50%的社会工作者向案主推荐过宗教或精神性的读物,为案主祷告或私人性的沉思,使用宗教或精神性的语言或概念,推荐参与宗教或精神性的支持网络或活动,包括各种仪式、注册等;或者在工作中与宗教/精神性的帮助者和领导人咨询或合作过;社会工作者对精神性与宗教的正面负面影响进行了考量.

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专业期刊、专业机构、相关论著在新的阶段得到长足发展.美国天主教大学建立了精神性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CSSW),开展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的研究、教学和推广工作,推动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的价值、知识与方法在实务与理论中的运用与提升.特别重要的是,该中心还通过设立包括三整天工作坊、五期诊所工作系列席明纳的方式进行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培训,切实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能力.该中心还主办《社会工作中的宗教与精神性》(Journal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 Social Work)期刊,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美国精神性与社会工作委员会(SSSW)和加拿大精神性与社会工作委员会(CSSSW)是北美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性机构,与其他机构联合举办的北美精神性与社会工作会议已经连续举办七届.另外,与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相关的机构还包括Association for Global New Thought、ASOS (A Society of Souls)、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hristians in Social Work等40余家相关机构和组织.另外,佛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与宗教相关的领域,还建立和发展了大量与精神敏感性相关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机构.北美有关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还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著,内容涉及精神性与宗教、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等领域. 四、精神性社会工作对中国社会

工作发展的启示与价值 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的价值在于通过文化自觉的进路,使得能在社会工作者“各美其美”(从自身的文化境地与社会工作专业性出发)的同时,发现自身投入其中的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所具有的精神原动力,并能设身处地地“美人之美”(投入地理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境地与问题),发现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所具有的精神性动力,进而在整体性的意义上追求文化之间的对话,达致“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同社会工作传统间的对话,推动社会工作适应全球化的挑战)的境界.

(一)民族社会工作:本土实践与全球价值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城市化、旅游产业与大众传媒等因素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日益加深,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广大欠发达地区的民族社区发展都是需要社会工作介入的新领域.从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的实际需求、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出发,通过“文化敏感”的工作策略、方法和技巧,来满足“案主”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中的重要领域,也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载体.如何避免现有民族工作和社会工作机构及工作人员对民族政策、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现状认识的不足,使现有民族社会工作由外来输入型为主转变为以案主需求及其文化资源为主的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领域的本土化进程中避免将族群文化特性标签化、政治化,是立足于专业化,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有益尝试,也是中国社会工作为全球精神敏感性社会工作的潜在资源.

(二)关注精神性: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必由之路

实际上,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置身事外,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诸种问题或许能从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中获得启示.从精神性社会工作在西方兴起的根本动力来看,理论范式的变革虽然起着很大的作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西方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越来越多元化.不同宗教信仰、同一宗教信仰中不同派别、甚至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多元社群共享着同一社会福利体系,要使社会工作能真正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就必须从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福利政策和相应的理论方法上做出回应.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全盘西化”、“西为中用”、“本土化”、“全球化”和“扩散论”等诸种假设,实际上都没有跳出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体用论争局限.在当前流行的种种社会工作本土化路径中,最需要的恰恰是重视每一种倡议的精神性资源,通过对话、沟通与协作,形成立足实际需求的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所谓的本土化进程实际上是如何尊重本土文化,特别是对不同时空坐落中相关精神性文化的关注和挖掘不足,导致社会工作服务处于一个不中不西的尴尬境地,而实践中的状况是社会工作实务既存在专业化不足的问题,也面临本土化不够的挑战.真正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可行途径,在于尊重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建立以案主需求为核心的实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进行反思和理论的提升,在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双向运动中推进社会工作在当前社会建设中的发展.

[1]IOM.World Migration Report 2010:Future of Migration:Building Capacities for Change[EB/OL].[2012-11-16].http:∥.iom.int.

[2]郭秋梅.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移民:特征、挑战与治理[J].八桂侨刊,2012(2):43—50.

[3]AZCJER M S. Being Huma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186.

[4]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2003:214.

[5]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87.

[6]彼得·卢德思.视像的霸权[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46.

[7]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WVS2005-2008)[EB/OL].[2012-11-16].http:∥.wvesvsdb./wvs/WVSAnalizeSample.jsp.

[8]ASAD T. The construction of religion as an anthropological category[M]∥M.Lambek(ed.) A Reader in the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Oxford: Blackwell, 2002:123.

[9]JAMES WILLIAM. The Variety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M].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1902:20.

[10]CA

1 2 3

关于社会工作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精神性与社会工作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与管理论文
间安排,12月1日。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资源中心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硕士班学年度第学期社会工作实习机构申请表,填表日期:年月日,(本表务必缴回系办存档,以便日後查询.若自行打字内容要一。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课
目: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原理部分包括社。社会工作硕士项目名称北京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中国社会工作文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办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者内。

社会工作硕士msw
目: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原理部分包括社。四川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四川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全日制),研究方向,1.社区社会工作2.心理援助与医疗康复3..社。

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
四川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四川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全日制),研究方向,1.社区社会工作2.心理援助与医疗康复3..社区扶贫与社会救助,4.社会行政5.灾害社。

社会工作硕士大学
四川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四川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全日制),研究方向,1.社区社会工作2.心理援助与医疗康复3..社区扶贫与社会救助,4.社会行政5.灾害社。

社会工作硕士学校
社会工作硕士项目名称北京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中国社会工作文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办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者内地:北京大学港澳台:香港理工大学办学层。

社会工作硕士 学校
社会工作硕士项目名称北京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中国社会工作文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办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者内地:北京大学港澳台:香港理工大学办学层。

社会工作硕士点
.上。社会工作硕士项目名称北京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中国社会工作文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办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者内地:北京大学港澳台:香港理工大学办学层。

社会工作硕士点排名
.上。社会工作硕士项目名称北京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中国社会工作文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办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者内地:北京大学港澳台:香港理工大学办学层。

2016社会工作硕士点
.上。社会工作硕士项目名称北京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中国社会工作文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办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者内地:北京大学港澳台:香港理工大学办学层。

精神性与社会工作(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