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关于社会保障方面论文范例,与社会保障、经济与区域差异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社会保障方面毕业论文格式,关于社会保障、经济与区域差异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保障及经济发展及社会保险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保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基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析,发现2001—2011年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保持着良性互动,两者的关系从磨合阶段逐渐趋向协调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社会保障水平也相对较高,但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不匹配性,尽管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社会保障水平较高.从协调等级看,优质、良好协调和严重失调的省份较少,多数省份属于协调发展的中间类型,并且东部地区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关 键 词:社会保障;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C9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4)01-0005-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加.201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反映在利益关系调整的公平性上[1].作为社会“稳定器”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缩小社会贫困差距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保障体系要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可见今后几年,社会保障制度将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社会保障制度必定会成为调节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基本杠杆[2].由于社会保障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可承受能力相适应.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穆怀中根据人口结构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了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测定的理论模型,阐述了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3].杨翠迎、何文炯提出了社会保障发展系数(CSS),并对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进行了研究[4].郑智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进而阐述了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5].张向达、李宏[6]从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出发,研究发现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长期偏低且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并未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6].

由于我国地缘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经济差异较大,省际间的社会保障水平也不尽相同.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到底呈现什么样的协调关系?是不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就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就低?为了弄清以上问题,有必要从省域层面开展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事实上的参考和依据.

二、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

根据选取指标的原则,利用CNKI数据库对近年来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关论文进行了查询并做了频度统计,从中选取了最近几年研究者使用频度较高的社会保障和经济方面的指标,并在借鉴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7-10],构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本文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覆盖水平、待遇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层面11项指标来反映社会保障综合水平;从经济总量、经济水平、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4个层面10项指标来刻画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过社会保障综合水平和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两大评价系统,共同构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如表1).

主要指标说明:(1)本文的财政性社保支出口径包括原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三大类,2007年政府收支科目改革后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社会保障支出口径包括由社会保险支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组成.(3)养老保险覆盖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占年底城镇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医疗保险覆盖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占年底城镇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失业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占年底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4)社会保险基金结余率在财务上反映了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它是指在计算期内社会保险基金当期结余额占同期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额的比率.

(二)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本文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2)、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2—2012)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11)(2008年前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分省市的统计年鉴等.为了消除数据的数量级以及量纲不同造成的影响,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差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3)式中:D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综合调和指数,k为调节系数(k≥2),本文k等于2;u1、u2分别为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当α和β相互作用程度相同时,α等于β等于0.5,但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α等于0.4,β等于0.6.

根据D值的变化,借鉴相关研究成果[10],本文采用均匀分布函数法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7个等级,见表2.

三、2001—2011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变化的总体态势及其特点

通过对2001—2011年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的分析,近10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总体态势及其特点如下:

1.社会保障支出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社会保障支出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部分,其发展情况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从表3可知,2001—2011年,随着中国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有了大幅度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09655.2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472881.6亿元,社会保障总支出从2001年的4735.4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9164亿元,反映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总体来看,近10年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逐年增加,表明政府在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强.2.近10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略有下降.从表4可知,2001—2011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基本保持在10%~11%,如果将研究时间段放在1998—2011年,不难发现,财政性社保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的增长主要发生在1998—2002年,2002年以后,这一比重略微有所下降.这与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有很大关系,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自求平衡机制逐渐健全,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补助的增速大大放缓,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却保持了较高的增速[12].据统计,2002—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数量越来越少.当期收不抵支的数量越来越少,2002年是29个省份,2007年是19个省份,2010年是15个省份(含新疆建设兵团),2011年是14个省份(含新疆建设兵团).

3.近10年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基本上保持同步增长.从表5可知,2001—2011年,中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趋于同步增长.2001—2002年,与人均GDP相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较快,CSS指数出现了远大于1的情况.从2003年开始,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逐渐与GDP增长速度基本一致,CSS指数维持在1左右,且浮动幅度不大,这一阶段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上逐步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2009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速度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出现了CSS指数远远大于1的情况,这是由于一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2009年GDP增速放缓,较2008年下降了0.4%[14],而另一方面财政住房性保障同比增长迅速.国家为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于2009年实施了《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2009至2011年,中央财政将投资9000亿元,用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15].2009年,中央财政保障性住房支出550.56亿元,比2008年增长202.7%[16].

四、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研究

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时序耦合

从时序角度分析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变化可以更清晰地揭示两者相互作用的阶段特性.如表6所示,2001—2011年,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01年&#

1 2 3

关于社会保障方面论文范例,与社会保障、经济与区域差异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自考教育经济学

市场经济学论文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

经济类 论文发表

国际经济贸易 论文

经济学本科论文范文

经济学包含哪些专业

经济法学形成性考核小论文

社会保障、经济与区域差异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