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部控制

时间:2021-01-17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内容提要解决中国的国营企业题目尚需要深进触动微观机制的最本质的题目,即企业的控制题目。体制改革不是万能的,要紧的是微观机制的改造。我国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转变经营观念,增强控制意识,进步治理水平,是我国企业迎接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只在宏观经济范围提控制还不够,也不能在微观经济中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实在,变革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风险。片面夸大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就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
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治理公司的重要手段,在国际上的研究已日渐成熟。三大目标和五大组成部分构造了内控系统的整体框架,帮助人们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内控及其控制对象,使企业能够以内控为有力武器,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视评审五方面开展工作,为实现各项操纵性目标、信息性目标和遵从性目标而自觉奋斗。
国际先进内控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启示我们:要正确理解内控与治理的关系、内控与风险治理的关系和内控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我们要呼唤企业的控制意识,理直气壮地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实践,人们逾来逾感到强化治理的重要,也在积极探索如何才能加强治理。内部控制的概念被国际同仁所夸大,引起了中国金融界,特别是银行界的关注。自从1997年人民银行发出“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以来,各贸易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普遍开展了整章建制的工作。这一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新形势下的内控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这项工作又常被误解为仅仅是金融机构的事,生产企业的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缺乏熟悉。实在,所有制及其组织结构并不是现代企业最本质的东西,最本质的是企业内部的控制文化和控制机制,中国国营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强化其内部控制。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已经研究和创造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中国企业界的迫切任务是运用先进的内控理论和方法,强化内部控制,进步治理水平。
本文通过对部分国际先进内控理论和原则的分析,阐明内控的内涵及其与治理和内部审计(稽核)的关系,分析内控对公司治理的重要作用,以便促使经营治理者加强有效控制。一、转变观念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