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_工商管理

时间:2020-09-04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1内蒙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概况

11内蒙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生活和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改善,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内蒙古于1992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调查和试点,1996年开始全面推行,在这期间保险工作也逐步健全了管理制度,保险基金能够按规定要求增值,开始走上正常运转的轨道。1998年,国务院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管理由民政部门划转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并在1999年决定对已有的业务进行清理整顿,内蒙古开始逐步停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009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要求,内蒙古于同年在10个区、旗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在2012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75个旗县区,基本实现全区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

12内蒙古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内蒙古新农保制度的覆盖范围是具有本市行政区域内农业户籍,年满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农村牧区居民。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支付终身。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第二批试点地区确立,新农保参保人数约80万人,参保率约为543%。领取养老金约21万人,发放率为903%。国家试点地区人均养老金达到97元/月,自治区试点地区人均养老金达到100元/月,各市区、旗县自行试点人均养老金达到303元/月。

2制约内蒙古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21多种养老制度并行

在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着多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传统的五保户制度和低保制度在内蒙古实行多年,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给残疾人和无依无靠的老人提供了养老保障。同时,随着城市的建设规模的扩大,一部分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获得了相应的养老保障,他们可以选择参加被征地养老保险。这种多种养老保障制度并存的情况,在人员的配比、设施的配置等方面造成了较大的成本耗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保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22新农保缴费水平低,保障能力弱

在现有的缴费档次的选择上,大部分的农民都选择了最低档(100元/年)的缴费级别,而较高档次(500元/年以上)的缴费级别基本上无人问津。按照2016年第三季度数据计算,农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为7840元,增长77%,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8293元,增长1127%,消费支出增长比例明显大于收入比例,这使得农民很难再有多余的钱来投入到新农保中,这就造成大部分人选择了最低档次的缴费级别。低级别的缴费档次是导致新农保的保障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制约着新农保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选择人数最多的个人档缴费档次(100元/年)和2016年末的银行一年期定期利率水平(175%)来计算,缴费十年的农民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约为14165元/月,16998元/年。对比2016年内蒙古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293元,从中可以看出养老金收入和消费支出相差48倍左右,远不能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23统筹级次低,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差

内蒙古新农保统筹属于市级统筹级次,养老基金保值增值方式只能是存入银行获得利息。近年来,随着我国通货膨胀规模不断增加,单一的基金积累的方式很容易受利率市场的影响,很难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同时低层次的统筹级别,很大程度上缺乏专业的投资人员、相应的技术场地的支持,造成很大一部分新农保基金未能及时由活期存款转存为定期存款。由于养老基金规模大,运营周期长的特点,在新农保养老金制度缺乏通货膨胀和物价指数调整机制的条件下,市级统筹级次很难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24管理服务不到位

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属地管理模式,由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地税部门共同管理,没有设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办公室,在管理层面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造成管理服务的缺失。并且新农保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总体较低,水平较差;保险经办人员数量少,很多试点地区的新农保经办人员数量不过十几个人,却要为数万人服务,服务质量普遍不高。保险经办人员的补充具时滞性与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高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

3促进内蒙古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三方面着手建设高效长远的筹资机制

在现有的社会保障投入水平下,国家应该明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地位和责任,再根据地区发展水平加大国家对新农保的财政支持。在个人缴费为主的同时,国家扶持的比例也应该相应地提高,特别对内蒙古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应对这些地区进一步倾斜,加大中央补贴力度,确保新农保制度的持续性。同时内蒙古各地方财政须调整地方财政的支出结构,扩大和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在财政支出中的份额和比例,而不仅仅大部分依靠中央财政的补贴。

虽然村集体作为养老金的补贴来源之一,但在内蒙古这一补贴所占比例却很少,根本原因在于当地村集体缺少集体收入。所以本地应该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加大集体补助成份对新农保的投入。作为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村办企业,政府应该鼓励其增加对新农保基金的补贴,并给予其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集体,政府应该引导其发展地区特色农牧业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区域内的收入较少的老年人给予养老补贴。

32全面提高养老基金管理使用水平

321提高统筹级次,开辟管理新渠道

目前内蒙古属于较低层次的市级统筹级次,不能满足当地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需求,需要整体提高统筹级次,开辟养老基金的管理新渠道。一方面地区政府针对个人账户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投资政策,可以集中投资高收益的政府或地方债券;并考虑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采取适当的优惠或政策性保护措施,如提高利率水平、对政府公债进行指数化调节及其他临时性的投资优惠政策等。另一方面,可以参考养老金入市的做法,将个人账户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委托专业管理机构进行多元化的组合投资运营,有效地保证其保值增值能力。

322加强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

首先给区县政府要建立健全基金监督体系。各地新农保经办机构要建立基金内审制度;并相应地设立专项的监督机构,而不仅仅将其作为当地财政、人力等部门的附属机构存在。并要将农保基金纳入日常监管业务范围,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其次,对基金的使用、投资运营管理等进行定期检查,能及时将活期存款转存为定期,对事关基金安全的事项更要及时进行处置。最后在群众监督的同时还要加强财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力度。

33强化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目前应该尽快实现区社会养老保障内容、管理、服务的一体化,包括统一的业务管理机构、统一的基金运作机构,统一的监督管理机构,完善相应的新农保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在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更应打通不同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转换渠道,设计出与老农保、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多种“接口”,为各类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和融合为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创造前提条件。

同时借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升新农保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升级劳动保障、税务、财政、人事、银行等部门互联的信息网络系统,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数据网上传输、政策网上公布、咨询网上解答,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最后需要培养一批符合新农保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努力塑造和培育一支适应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管理需要的专业队伍。

参考文献:

[1]任海霞当前内蒙古新农保的财政补贴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3):94-96
[www.dYLW.net第一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服务]联系QQ712086967]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