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本科论文— 范文

计算机网络类论文范文集,与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的与实践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计算机网络类论文答辩,关于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的与实践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网络课程及计算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计算机网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计算机网络课程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对网络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需要学会自己动手组建计算机网络,较为深入地理解在网络组建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使用和维护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但由于学校教学实践条件有限,因而构建一个突破传统局限的、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网络化虚拟仿真实验环境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详细介绍了虚拟实验环境

关于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的与实践的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计算机网络类论文范文集
0340;需求、功能、组成及特点,借助于软件平台进行了虚拟仿真实验和远程实验的系统设计.

关 键 词关 键 词:虚拟仿真实验;远程实验;虚拟实验软件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801870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于斌(1970-),女,硕士,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信息工程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性能网络和软件开发;余红珍(1970-),女,硕士,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信息工程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

1构建虚拟网络实验室

网络实验室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践场所,目前城市学院实验中心还没有建成专门的网络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建设投入较大,建设周期长,在目前教学任务紧迫的情况下,唯有加强网络虚拟平台建设.虚拟实验平台主要依赖于软件和较少的配套硬件,使实验室的维护费用和工作量大大降低.

虚拟实验是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的.虚拟实验室一般是指在不具备真实实验环境的情况下,在网络环境下用软件平台模拟真实实验环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进行虚拟实验的实验系统,包括相应实验环境、相关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对象以及实验信息资源等.网络虚拟实验室可以是某一现实实验室的真实实现,也可以是虚拟构成的实验室.与现实的实验室相比,虚拟实验室的特点如下:①仿真性.在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虚拟实验室与真正的实验室同等完美,虚拟仪器与实际仪器功能相同,操作方法也一样,实验者在虚拟实验室里做实验、训练技能和汲取知识,与在现实实验室里同样方便;②开放性.虚拟实验室可以给任何实验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广泛地提供赖以学习、工作和研究的实验场所;③超时空性.利用网络虚拟实验室,可以彻底打破空间的限制;④可操作性.实验者可以通过使用专门设备,用人类的自然技能实验对虚拟实验室的物体或事件进行操作.

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在现有对等网基础上构建虚拟实验室,就可以充分完成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虚拟实验室环境需求:①硬件需求:51台计算机(50台学生机,1台教师机,1G以上内存,CPU速度1GHz以上),4台交换机.为教学方便,教师机安装多媒体电子教室服务端,建议计算机安装WindowsServer2003标准版(或WindowsXP双系统),构建常规教学所用的对等网;②软件需求:WindowsServer2003标准版系统光盘、WindowsXP(sp3)系统光盘、Linux系统光盘、MicrosoftVirtualPC2007、BosonNetSimforCCNA(v6.0)、SmartSniff数据包捕获软件,以及光盘工具软件、克隆软件等.虚拟实验室虚拟目标硬件:利用MicrosoftVirtualPC2007虚拟PC机或服务器,利用BosonNetSimforCCNA软件虚拟路由器、交换机和PC机.

在虚拟实验平台上可以开展丰富的模拟实验,包括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子网划分、网络设备的选型配置、网络设备物理连接和连通测试、网络的综合管理和维护等.

2选择网络虚拟实验平台

网络虚拟实验平台是在能够进行网络通信的基础之上将计算机网络上虚拟的各种计算机、通信设备按实验要求组建成一个完整的虚拟实验网络,模拟实现各种计算机网络试验和测试,并能重复演示实验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络虚拟平台,进行优化和合理的实验设计,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Labview、PacketTracer、VirtualMachine、VirtualPC、BosonNetSim都是构建虚拟实验室的软件平台和网络学习辅助工具.

Labview是美国仪器公司推出的一种基于图形方式的集成化程序开发环境,由前面板和流程图两部分构成.用于《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有关信号检测与分析的一系列实验仿真特别合适.PacketTracer是由Cisco公司发布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学习思科网络课程的初学者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网络模拟环境.虚拟机(VirtualMachine、VirtualPC)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PacketTracer和VirtualMachine两款虚拟网络平台的功能相互补充.PacketTracer主要模拟网络的拓扑图、交换、路由和网络测试.而VirtualMachine主要用来模拟网络服务、通信和测试.如按照OSI七层模型来划分,则PacketTracer模拟网络层的工作,VirtualMachine模拟主机层工作.BosonNetSim是目前最流行的、操作最接近真实环境的模拟工具.与真实实验相比,它省去了制作网线连接设备、频繁变换CONSOLE线、不停地往返于设备之间的环节.同时,它的命令也和Cisco最新的IOS保持一致,它可以模拟出Cisco的中端产品35系列交换机和45系列路由器.它还具备一项非常强大的功能,那就是自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及连接.通过BosonNetSim,我们可以随意构建网络,PC、交换机、路由器都可被模拟出来,而且它还能模拟出多种连接方式(如PSTN、ISDN、PPP等).BosonNetSim带有中文使用手册,可用于局域网组网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交换机和路由器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不过Boson是一款付费软件.3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传统实验内容大多局限于实验环境,脱离工程实际,实验效果不好,起不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从事工程实践时,很难将实验功底转化为从业能力.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在实验环节也采用了分组进行模式,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也就谈不上团队意识和协作学习.网络虚拟实验平台,可以拓展和改善学习环境和氛围.

教学方法的改革,其唯一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际应用时能够灵活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采用一些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1)在网络虚拟平台上,将传统的实验题目改编为自主型实验题目.针对设计型实验的实验内容和具体要求,根据机房环境和网络虚拟平台精心设计相关题目和题目的梯度任务或将原有实验题目进行改造,形成与实验要求相对应的自主型实验题目系列.将实验教学中传统的特定环境实验题目改为以问题为主线的任务情境,使学生自主选择合理的任务并进行自主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对于服务器的配置和使用维护、网络设备的物理连接和连通测试以及网络设备选型配置和维护,设定任务情境,对实验任务的选择可以具有梯度,更贴近工程应用.教师制定学习目标,学生可以自己设定任务情境,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例如,在网络设备的选型配置试验中,学生可以自主设计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设备选型,进行模拟设备配置,以提高学生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导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计算机网络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啊
播放:33343次 评论:6866人

图1用BosonNetSim构建的网络拓扑图

下面是一个虚拟实验案例:实验室有多台高性能PC机,能同时供多名学生和教师使用.这些PC机通过高速交换机相互连接,每台都装有WindowsServer2003标准版和WindowsXP双系统,BosonNetSim和VirtualMachine网络虚拟平台,都配置相同网段的IP地址、相同的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构成了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络并且和因特网相连.实验的拓扑图(图1)是使用BosonNetSim构建的网络拓扑图.图中有3个不同的网络或子网.PC1和PC2在左边的子网中,通过交换机Switch0和路由器Router0连接,PC3和PC4位于右边的子网中,通过交换机Switch1和路由器Router1连接.两个子网通过Router0和Router1连接.实际上,学生可以自主设计自己的网络拓扑图,进行设备选型,进行模拟设备配置.

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构造一个小型局域网络,理解局域网通信的过程和原理.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有:①对网络进行规划,会选择合适的终端和网络设备以及线缆构建网络;②配置终端接口、路由器接口以及服务器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③配置路由表,使整个网络达到连通状态;④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⑤理解局域网通信的过程

1 2

计算机网络类论文范文集,与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的与实践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

本科毕业论文重复率

本科生毕业论文手册

厦门自考本科大学

本科毕业生论文提纲

北大函授本科

大学本科论文致谢

电大汉语言本科论文

成人自考本科数学

本科自考保过

数学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的与实践WORD版本 下载地址